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技术学校的就业问题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主题:技工学生创业、就业问题调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主题:技工学生创业、就业问题调查姓:何懋芳

学号: 1008G0602系(室) :计算机609专业班: 10封信阅卷老师:成绩:年月日

技术学校的就业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技校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是:

1 .高新技术学校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大学毕业生也在快速增长,就业学生群体不断壮大,2001年至2007年全国高中毕业生人数从115万人增加到495万人,翻了一番多,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为70%,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为70% 每年都在增加,技能学校学生找工作的压力也逐年增大。2 .准备不足,职业生涯模糊,技校学生的就业不能等到大三才开始准备,而是从进入技校的第一天就要有思想基础。 一年级了解自己,二年级识别感兴趣的职业,有目的地提高职业修养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在我们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学生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注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3 .专科生盲目择业现象严重,专科生在就业前阶段比较迷茫,对就业信心不足,在就业区域、就业岗位性质、就业岗位选择方面矛盾突出,在期望报酬方面超出企业预期。 同时,社会需求变化,供需结构矛盾加强,“有职业就好”和“无业就好”并存,而且部分技校生职业价值观存在问题。4 .对学校老师、家长依赖性强,创造性弱。 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依赖学校老师。 希望老师能帮助他们落实工作岗位,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这样长时间养成的依赖性,极大地影响了技校生的就业意向、成交率。从近年来我国技校生就业情况来看,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失业技校,甚至出现了“一毕业就失业”的现象。 这是一种社会竞争的趋势,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主观原因: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不适应社会需要,就业创业能力薄弱,不能很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学校的教育者,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养成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高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二.对策研究

1 .大学生要改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

当前,我国技校生教育已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教育”,当今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等、心”与“一步一步、终身不渝”的就业心态。 必须调整自己的目标,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观念和就业新观念,同时注意提高自己的能力。 积极从多方面寻找就业机会和就业渠道。2 .学校要改革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技校要充分了解市场信息,把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与市场相结合,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积极与市场、社会相接触,考虑与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配合。 在专业课程设置、招生规模等方面与企业等进行协商,同时引导学生尽早了解和参与企业活动。3 .有效进行就业指导,全程指导学生技校要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立动态岗位需求信息库,广泛发放到社会、学生,收集各类案例,开展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同时组织企业家专家讲座团协助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开展工作三、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1 .课堂上注重就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无论是教师在课堂上授课,还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都要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就业指导思想,加强专业教育,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2 .加强学风建设,鼓励学生考级、考证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

当代职业教育

当代职业教育

因此,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求知欲也越来越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不断更新。 抓紧时间参加外语、计算机基本技能证书的考证工作,并参加专业技能证书考试,为自己进入职场拓宽知识面,增加就业压力。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来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认识更多的同学,参与与专家合作的活动,为自己走向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从而在活动中增强对专家的认同感,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学院和院系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为学生搭建舞台,展示他们的多余风采,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社团、专业活动和各项文体竞赛的推广,增强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4 .利用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研究的方法和能力,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社会实践与教学相结合,通过参观企业了解企业对学生的岗位情况,还有专业教师参与的教学实践,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使学生熟悉业务,了解企业流程; 同时,社会实践以三乡村移民和社区活动为载体,开展社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5 .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鼓励自主创业

高校作为人才输送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注意与市场接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开展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 让学生具备创业实践活动所需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缓解压力,拓宽就业渠道。 首先,学校通过组织创业计划竞赛形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创业活动作为企业的孵化器,创业者可以根据企业给予的项目进行策划。 以项目组的名义,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创业活动,在策划活动中加入财务分析,聘请企业人事专家,对创业计划的可行性和创新性提出质疑,帮助各自完善创业计划。 第二,学校开设大学生创业课程选修课,掌握基本创业知识。 最后,开展创业演讲和创业论坛等活动。

随机看看

NEW ARTICLE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