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浅析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指标内涵

职教云智慧职教

职教云智慧职教

浅析高校人才培养的工作状态数据收集平台指标的内涵及其相关性杨梅王将仁(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重庆万州404000 )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活动状况数据采集平台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活动评价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也是上级教育主管机关监测评价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也是加强学校建设和管理,深化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收集和报告工作,深入研究和理解数据平台指标的内涵及其相关性,将数据平台用于日常管理工作,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数据平台内涵相关性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平台)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价的基础和重要依据,是上级教育主管机构和评价专家组监测评价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也是学校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为了使数据平台的建设、管理和报告工作更加规范、准确、科学,笔者认为必须认真解读数据平台,深入理解相关指标的内涵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笔者就数据平台指标的主要内涵的理解和数据关联度的把握发表了一些管理,以期对高校数据平台的建设、管理和报告工作有所帮助。一、数据平台主要指标内涵解读(一)基本信息

这个指标主要记录和反映学校过去、现在和明年的概况。

1、反映学校历史的主要指标有建校日期、建校基础、启用校名等,这些指标栏反映了学校历史的积淀。 学校创办时间短,专业开设时间短,一般都还没有形成各自的特色。 办学历史悠久,重视品牌和特色的建设和培育,才能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2、反映学校当年状态的主要指标包括:基本信息(包括学校代码、大学名称、所在地区、举办者、上级主管、性质类别、示范学校等字段); 联系; 招生; 在校生; 正在收集学校的基本公共信息,包括设施的设置。 在这些指标中,尤以当年在校生人数最为重要,它要求计算和监测基本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基数,统计准确。3、反映学校明年发展预测的主要指标有两个,即招生计划和招生方式。(二)高校辅导员

本项指标从两个方面记录和反映学校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和关注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程度。

1、基本情况栏记录和反映学校领导班子的组成和结构、学校领导个人基本信息及科研成果,宏观反映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

2、收集参与课堂、联系学生栏、听反映学校关心教育、关心学生情况的课程、走访学生宿舍、走访实习场地、参与学生社团文体活动等4个方面的数据,以学校的教育中心地位、人为本理念的落实学校教学工作中心的地位是否确立,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校领导要重视教学工作,仔细研究教学工作,能深入教学第一线。 )2)能正确处理人才培养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3)教育经费投入充足,处于优先地位;(4)各职能部门可以围绕育人开展工作,积极为教育服务;(5)学校各项政策和规定向教育倾斜,体现对教育的重视; (6)育儿是学校宣传舆论的中心。(三)基本办学条件高校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必要的基本教学设施,不断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师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 (教高[2008] 5号文件) (以下简称教高5号文件)的要求,作为是否具备评价资格的预审条件,也是高校是否具备办学资格的必备条件。 学校要特别关注这些数值是否接近吃红或黄牌警告的阈值。 发现异常时,应迅速进行警报报告。本项指标应特别关注和分析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栏的相关内涵。

1、占地栏是指学校持有国家颁发的土地使用权证的土地面积,不包括农场、林场占地面积。 已经办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但尚未开工建设的也不计入。 另外,要注意统计学校租赁的其他公司的用地。 具有10年以上合同期限,且可以包括自行独立使用、自主支配的计算机的。 这对学校产权建筑面积不足的高校来说是福音,租期10年以上,可由学校独立使用的地方弥补。2、总建筑栏,包括学校产权建筑面积和学校非产权建设面积。 学校产权建设面积是指学校有产权并已交付使用的建筑面积,不包括尚未竣工的建设工程和棚架建筑面积。 非学校产权建筑面积是指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提供给学校使用的建筑面积,包括学校租用一年以上的建筑面积。 学校产权校舍建筑面积尚未达标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建设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租用其他机构的校舍面积,弥补自身校舍建筑面积的不足。3、教室栏目、数据平台将教室分为两类。 一个是普通教室,其主要设施有讲台、黑板、课桌椅、照明灯等。 现在,大学里一般教室里大多设置电脑和投影仪等,也被称为“多媒体教室”。 在数据平台中,可以作为“多媒体教室座位数”进行收集。 尽管如此,这些教室的主体功能没有改变,主要用于理论教学。 二是一体化课堂,数据平台注释“一体化课堂是兼具理论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功能的课堂”,揭示了与普通课堂的主要区别。 必须指出的是,对某一教室的具体归属或定性均由学校自行决定,两者必属一方,不能同时并存。4、藏书资料栏应当纸质图书内涵易掌握,以版本“册”为当量,图书分类编目,为不同范围读者可用图书。 本栏指标为专家组和高级教育行政机关重点监测的数据。  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则较易混淆,往往拿捏不准。电子图书又称e-book,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使用,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体。其类型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和软件读物等。因此,广义的电子图书亦包含电子期刊,故而在认定和统计时容易产生混淆。数据平台采集的电子图书数值是狭义的电子图书数。这种概念的电子图书多为pdf、pdg等格式的,它一般对应有实体出版的图书,并且忠实于出版的实体书,在排版上也与实体书相一致,故可以册为单位来统计。而电子期刊又称电子出版物、网上出版物,就广义而言,任何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期刊皆可称为电子期刊,它的计量单位一般为GB。  (四)实践教学条件

  高职教育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就必须具备与学校专业设置相匹配 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数据平台从 3个角度进行采集:一是校内实践基地,反映校内实践基地实况;二是校外实践基地,反映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况。这两处采集的数据都是以基地为单位,不是以室(实训室、实验室 )为单位。一个基地由几个"室"、以什么性质的"室"构成,由学校根据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员配置等情况自行决定。从校内实践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名称可以看出校内是"实践",一般指实验、实训和实习三部分内容。而校外是"实习实训",即没有"实验"。就此可以理解,校内基地包括实验室、实训室和实习场所。而校外基地,仅指实习、实训场所。三是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反映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情况,其机构的本意是指学校现有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所)。但在学校的实际采集中,其本意已经泛化,即把高职学生去参加鉴定的单位都包括了进来。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因此,也就不作为问题提出,但学校必须清楚本校究竟有没有符合本意的鉴定机构。  (五)办学经费  数据平台从收入、支出两个方面来反映学校经费运用情况,采集时段为自然年度,即本学年第一学期所在日历年度,如 2012/2013学年度,办学经费统计年度为2012年。本栏目可以反映学校经费管理和使用是否合理,是否以教学为中心,为教学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上级教育行政机关和专家组尤其关注日常教学经费的监测,学校一定要注意搞好预算,保证充裕的教学经费支出。  (六)师资队伍

  数据平台共设置了四类教师,即:校内两类--专任教师和兼课教师,校外两类--兼职教师和兼课教师。重点是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师资队伍栏目是数据平台中内容最为复杂、关联度最高、折算比例类型较多的部分,学校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校外的兼职与兼课两类教师。一是折算不同:《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文件)(以下简称教发2 号文件)规定: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0.5。教高5号文件规定:核算教师总数时,兼职教师等非专任教师数按每学年授课160 学时为1名教师计算。《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 号文件)的规定更为详细:所聘兼职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者是在本行业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企业在职人员优先聘用。兼职教师聘用原则上不少于160 学时/岗位·年,每个兼职教师岗位可根据教学需要聘请 1位或多位兼职教师。二是标准不同:教发2 号文规定:"聘请校外教师经折算后计入教师总数,原则上聘请校外教师数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教高5号文件规定:"核算教师总数时,兼职教师等非专任教师数按每学年授课160学时为1名教师计算,专兼教师之比无限制"。  2、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 8 号文件)(以下简称教高8号文件):"3 年建设期内,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非示范高职院校可以参照此规定进行计算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  3、校外兼职教师所授课程。学校聘任的校外兼职教师所授课程类型主要应是实践技能课。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 号文件)(以下简称教高16 号文件)指出:"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关于校外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的比例 ,教高8 号文件规定 :"3 年建设期内,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非示范高职院校也可以参照此规定执行。数据平台将课程分为ABC 三类。根据教高16号文件和教高8号文件的精神,校外兼职教师主要承担c类课程或B类课程,不宜承担A 类课程。  4、教学工作量。数据平台所采集的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是教师工作量的主要部分。《教育部关于试行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制度的通知》(1981年4月20 日)指出:"教师工作量包括:教学工作量(含教学法研究工作量)、科学研究工作量、实验室建设工作量等。教师全年工作量,按每天8小时,每周5天,每年暂按42周计算,应为1680小时。""高等学校应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首先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实验室和教材建设、培养和提高师资等项工作。全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一般应占全校教师工作量的2/3 左右。"《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中对教师工作量计算有具体规定,如第二条是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高职院校都应制定本校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数据平台则应按各校的规定采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数据。  (七)专业  专业是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数据平台从专业设置、开设课程、职业资格证书、顶岗实习、产学合作、招生、就业等多角度地采集学校专业建设情况和建设成效的数据,用于分析学校专业结构与布局的合理性,专业设置与学校定位的匹配性,与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适应性以及专业自身基本办学条件的达标性。

  1、专业带头人与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是专家型人才。《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 12号文件)(以下简称教职成12 号文件)指出 :"聘任(聘用) 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而专业负责人,顾名思义,是学校指定的负责专业行政事务的管理人员。一般来说,专业带头人可以兼任专业负责人,但专业负责人则不能自然认定为专业带头人。  2、实践课时比例。《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1号文件)指出:"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文件对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规定:"高职高专类专业确保其比重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50%"。而教职成12 号文件规定:"实践教学比重应达到总学分(学时)的一半以上"。这两个文件对比例的提法虽有差别,但其精神是一致的,建议学校应掌握实践教学的比例≥总学分(学时)的 50%。  (八)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  数据平台采集学校的教学管理、管理队伍 以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数据,多角度反映学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1、管理文件。关于文件的范围,数据平台注释为:"教学与学生管理文件是指高职院校成立起至今正在运行的全部教学与学生管理文件。"文件可分为两类:一是沿用的文件,即文件制定后至今仍在执行、正常运行;二是变更的文件,有三种类型即新增、修改和取消,它可以反映学校制度建设的情况。因此,学校不能仅仅采集本学年度的变更文件,应将历年来三种变更类型的文件采集齐全。  2、管理队伍。数据平台采集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招生、就业指导、督导和教学研究等6类管理人员数据,据此,可以分析学校管理队伍建设状况。需要强调的是,这6类人员都是指专职人员,不是兼职人员。因此,必须遵循数据唯一性原则,凡是专职人员,彼此之间不能重复出现 ,但可以"一专多兼"。数据平台总共有 8 类专职人员,除这 6 类人员外 ,还有院校领导和校内专任教师,同样也要符合"一专多兼"的原则。  3、同行(评教)。数据平台在 8.7评教情况中采集了同行评教数据。这里同行是指教师,其最大值为4类教师之和(不折算),最小值是校内专任教师总数。就当前情况来说,将校内专任教师总数作为同行评教的总数比较合适。  (九)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是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对学校综合实力、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的认可程度。数据平台采集了招生、就业、社会捐赠、质量工程、获奖情况等 5个方面的数据,据此可以分析学校教学质量、社会声誉等状况。  1、报考原因。数据平台从 2011 版起在7.6.1招生栏目中新增了报考本校原因,这是学校了解社会评价的重要途径之一 ,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  2、就业状况。数据平台也从 2011 版起在7.6.2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和7.6.3上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栏目中新增了对口率、升迁率、转岗率、用人单位满意度以及不同生源类型、不同招生方式的就业率等反映就业质量的字段,这是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新设的内容,从中我们可以领悟上级部门对招生、就业的关注。学校应形成制度 ,每学年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分类统计,采集并分析数据。  二、数据相互之间的关联性  平台数据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1、 某个特定的项目(字段)的关联性,如培训、顶岗实习等。2、某个领域的关联性,如专业、教职工等,它所反映的不仅是数据之间的匹配问题,还有内涵的关联性问题。  (一)项目的关联性

  1、高职在校生数。

职教云旧版本

职教云旧版本

(2)7.1 专业设置 中的在校生数,这是从专业角度,分专业分年级采集各自的在校生数,这里总人数的合计值应与1.5中的全日制高职在校生总数相一致。

  2、培训人次。数据平台中涉及培训情况的共有4处 :(1)1.1 培训(人次),包括对社会的培训和对本校学生 的培训,反映学校在一个学年 内总体的培训情况,这个数据是最大值。(2)4.3 鉴定数(人次 ),这里是指学校获准设置的鉴定机构或借助社会力量对社会人员 、对校内学生组织鉴定的数量。(3)7.5 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数(人次),这里反映的是学校为产学合作的企业培训员工情况 ,不包括未建立产学合作关系但也为企业进行了员工培训的数量。这类培训的数量可以反映在1.5 和 7.7栏目中。(4)7.7 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技术培训总数(人次),这里强调的是培训性质,必须与专业相关,与是否产学合作企业无关。  3、实践场所。数据平台中有2处分别采集实践场所的建筑面积。平台注释指出"实践场所包括实验、实习、实训场所(含合作共建)及附属用房",由此可见,3.1基本办学条件中的建筑面积应≥4.1 校内实践基地中的建筑面积。  4.设备值平台中有2处分别采集设备值。在4.1校内实践基地中对设备值作了注释:"设备值主要是指学校实践基地固定资产中的一般设备和专用设备的价值。"也就是说,该项设备值仅仅采集校内实践基地中的设备数据,而校内实践基地外的设备并未采集。因此,平台3.5 固定资产中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应≥4.1校内实践基地中的设备总值。

  5、社会捐赠采集社会捐赠的数据共有4处:(1)4.1校内实践基地,反映社会捐赠和准捐赠的用于实践教学的设备情况,即安装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中的设备。若不是设备,在该项内就不采集。(2)5.1经费收入,反映社会捐赠的经费情况,但不包括准捐赠 。凡属于社会捐赠的所有项目,如现金,设备和材料 (折算数)等,都统计在内。(3)7.5 产学合作,反映与学校合作企业中的5个主要企业的捐赠和准捐赠情况,而不考虑这些捐赠是否用于实践基地。(4)9.3 社会(准)捐赠情况,全面反映学校接受社会捐赠(包括准捐赠)的总体情况。因此,这里出现的数据应是最大值。  6、实训项目。数据平台中采集实训项目的数据共有3 处 :(1)7.2开设课程中的"主要开设实践项目名称"(下设"实验、实习、实训"三个字段)。(2)4.1 校内实践基地中的"实训项目",反映的是校内各基地的教学功能。(3)4.2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中的"实习实训项目",反映的是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教学功能项目。这两种基地所开设的实习实训项目应与7.2开设课程中的"主要开设实践项目名称"相统一,换言之,在7.2开设课程中所采集的数据 (主要开设实践项目,不是全部开设的项目),在4.1校内实践基地或在 4.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中有的实习实训项目应该都能找到。  7、顶岗实习。数据平台中采集顶岗实习的数据共有3处:(1)4.2校外实践基地,反映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顶岗实习情况,采集的是顶岗实习时间在半年及以上的学生数。这里强调的是时间,至于学生数量,包括所有全日制在校高职生。(2)7.4 顶岗实习,这是从专业角度反映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要注意4点 :①采集的是与专业对应的 5 个主要单位,不是所有的实习单位。②采集的是5个主要岗位,不是实习单位中所有实习岗位。③实习学生没有限制条件,即 1-3 年级都可以。④实习时间没有限制在半年及以上,按实际实习时间填写。(3)顶岗实习还应注意两类数据的采集 :①顶岗实习学生的参保情况,凡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不论哪个年级都要采集;②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情况。这两类数据的关系是顶岗实习学生总数≥顶岗实习应届毕业生总数。  8、课程类型与授课地点。数据平台7.2课程设置,将课程类型分为ABC三类 ,并对授课地点设定7个选项,两者应匹配,尤其注意C类课程的授课地点不能为普通教室;其中机房、其他(语音室 、体育馆等)这两项因与课程类型无对应关系,可以不匹配。  9、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数据平台中采集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数据有 2 处:(1)7.2 课程设置,这是从专业的角度去采集,凡属于学校与企业双方合作开发的课程都可以采集。(2)7.5 产学合作,这是从产学合作角度去采集"共同开发课程数",且每个专业限于5个主要合作企业。这两类数据的关系是7.2 课程设置的合作开发课程数≥7.5产学合作的共同开发课程数。  10、职业资格证书。数据平台中采集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数据有两处 :(1)7.3 .1职业资格证书,这是从专业的角度去采集,凡在本学年度内 ,高职学生不分年级,只要获得了符合专业面向的职业资格证书,都要采集。(2)7.3.2 应届毕业生获证及社会技术培训情况,这是采集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了符合专业面向的职业资格证书数据。这两类数据的关系是 7.3.1 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获取人数≥7.3.2 应届毕业生获证及社会技术培训情况获得证书的应届毕业生数 。

  11、招生。数据平台中采集招生数据有5 处:(1)1.3X X年招生计划 ,这是要了解学校下一学年度的招生专业、数量以及生源类型等情况 ,这些学生尚未进校。(2 )1.4xx年招生方式,这是了解学校下一学年度招生时所采用方式,即学生是通过什么渠道入学的。(3 )7.1专业设置,这是从专业角度去采集招生数据,①该专业下一学年度是否招生,②该专业首次招生哪年哪月,反映专业历史 ;③本学年度招生情况:录取率、报到率。这"两率"可分析学生的质量和水平,也可分析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的认可程度。(4)7.6.1 招生,该指标数据来自7.1 专业设置中招生数据,自动生成。(5)9.1 招生情况,这是从社会评价的角度去采集招生数据,分为2 种:①报到、录取情况,该数据来自7.6.1,自动生成。②学生报考学校的原因,可分析是什么因素最能吸引学生报考学校。  12、就业。数据平台中采集就业数据有 6 处 :(1)4.2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采集基地接受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2)7.5产学合作,采集校企合作单位接纳应届毕业生的数据。(3 )7.6.2 就业。①反映应届毕业生首次就业率,②上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情况和用人单位满意度。(4)9.2 就业率,从3个角度采集有关数据:①就业状况 ,该数据来 自 7.6.2,自动生成,但满意度数据需采集。②不同生源类型的就业率,③不同招生方式的就业率。(5)9.4就业单位。(6)9.5 就业类型。  (二)领域的关联性

  以教工号为例,据此可以分析学校三支队伍建设的基本状况 。数据平 台中设置"教工号"这个字段的有12个二级指标,可分成三类:一是领导班子。2.1 基本状况,可以分析领导班子数量、各类结构(年龄、职称、学历、资历)和科研水平等,有助于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二是师资队伍。数据平台设6.1校内专任教师,6.2 校内兼课教师,6.3 校外兼职教师,6.4 校外兼课教师,可分析四类教师各自结构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也可分析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状况。与师资队伍有关的还有2个,一是 7.1专业设置,反映专业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情况;二是7.2课程设置,反映教师授课情况。综合上述指标,可以分析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性、各院系分布的平衡性、与专业发展的匹配性等。三是管理队伍。教学管理需要一支既有专业知识又懂理论的高素质管理队伍,主要是指校、系两级直接从事教学和学生管理的人员。数据平台采集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管理人员、招生和就业指导人员、督导和教学研究人员等6类管理人员数据,据此可以分析各自结构状况,进而可以分析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情况 。  总之,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采集和填报工作,要深入研读和领会数据平台指标内涵及其相关性,并将数据平台用于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 5号文件)  〔2〕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V2.13a001版  〔3〕陈方辉,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与内涵建设关系辨析,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1月,第25卷第1期第 8 页 共 11 页

随机看看

NEW ARTICLE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