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高职高专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

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

高职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推进,信用问题在我国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信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迫在眉睫。 从2002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等10多所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信用管理专业本科、研究生教育,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浙江经贸、金融两所职业技术学院从2007年开始开设信用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但国外信用管理专业的学历教育都在本科以上水平,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如何办好信用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有待教育界共同研究和探索一.信用管理职业特征、知识和能力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界定了人才的特征,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在充分分析职业特点、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基础上,可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信用管理师职业认定中心于2005年3月公布的《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将信用管理师定义为“企业中从事信用风险管理和征信技术业务的员工”。 ' '信用经理职业能力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 语言能力强,善于协调和沟通,团队合作意识强。目前我国信用管理的职业特点如下

1 .从针对性看,信用管理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遵循社会化分工过程,以规避信用风险为目的的职业2 .从独立性看,信用管理是以征集信用信息为基础,以生产信用产品和提供专业信用服务为主业独立存在的职业3 .从社会性看,信用管理是以从事各类信用活动的主体为客户,广泛服务于社会其他群体的职业4 .从规范性看,信用管理是以信用服务市场为载体,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都要用完善的法制规范的职业5 .从总体上看,信用管理者不仅从事信用调查等信用管理服务业各部门,而且从事包括广大企业在内的开展各类信用活动的市场主体,是一种相当规模的职业。6 .从稳定性看,信用管理是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较高要求,员工有相对固定岗位的职业

7 .从发展性看,信用管理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诞生的一种新职业,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大。信用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市场、财务、商法、信息、数学、统计、数据库、网络计算机软件技术、信用检索与管理等各个方面。信用管理人才不仅要有财务知识,而且要有数理统计学、经济学、信息科学、营销管理、客户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知识。二、高职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信用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针对专业特点,信用管理专业大学教育有两条路径。 一个是学术轨道,另一个是职业轨道。 职业轨道是如何培养学生,而不是探索未知的问题,应该把形成的体系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操作专家。 高等教育是职业轨道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最早从外资、外贸企业起步,从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学习信用管理知识,建立信用管理制度。 与此同时,为企业开展信用活动服务的信用管理服务业应运而生,信用调查、信用评级、信用担保、保险、保险、商帐追缴、信用管理咨询等信用管理服务业日益发展,现已规模巨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进入新世纪,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大决策。 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进入全国推广实施阶段。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也给人们敲响了讲信用的警钟,特别是我国许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遭受损失的出口贸易企业也深刻认识到了信用管理的重要性。权威部门表示,经过“十一五”,我国预计将有数十万至数百万信贷管理专家进入各类信贷管理岗位。 目前,能够胜任我国信用经理要求的专业人才不仅数量少,而且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005年,“信用管理师”作为国家新职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公布,为信用管理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天地。结合我国目前信用管理职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高职高专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的责任感,熟悉和掌握信用管理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信用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形象,开展信用调查、市场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保险能够从事商帐催收、信用管理咨询等工作,是生产、建设、服务、一线岗位管理必备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知识技能型专业人才。 根据国家信用管理人员职业标准,可以具体定位于培养合格的助理信用管理人员。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

结合工学,注重工作过程,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现在有“以就业为导向”成为高职高专的指导思想,要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找到相应的岗位。 岗位设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题。信用管理是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法学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学科,体现重视职业能力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难度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设计学习领域⑥ 编制一个专业完整的学习领域课程计划⑦编写课程领域教学大纲。  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

[作者:朱晟利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3期上半月刊更新时间:2006-11-17 文章录入:hnmrw1]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近年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基本问题至今仍然比较模糊。如果这些问题不搞清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很容易走入误区。 一、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

查阅近年来的资料,我们可以列举出几十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分歧?因为构成"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人才培养"和"模式"两个概念本身就十分复杂。

人才培养就构成要素上来说,包括人才培养者、人才培养措施和人才培养对象三个。就范围来讲,包括社会的人才培养和学校的人才培养两种,通常所指的人才培养即学校的人才培养。学校的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者采取某种人才培养措施以使人才培养对象(学生)的身心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的活动。也就是说,人才培养者在培养活动开始之前就预先设立了一个目标,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作用于培养对象,以使培养对象的身心发生变化。如果培养对象达到了培养者预先设立的目标,那么,一个培养过程就算完成了。由此可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是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模式"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由此,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人才培养标准样式。《现代汉语词典》对"标准"有两种解释:(1)衡量事物的准则;(2)本身合乎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标准"取第二层意思为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人才培养模式做一个概括: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样式),它合乎一定的准则,使人可以照着做。这个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一定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基础之上的,可以把人才培养模式看成是某种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的应用化、具体化、操作化。(2)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唯一的,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样式)是相对于同一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指导下的其他人才培养形式而言的。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就会不一样。(3)人才培养模式是较为稳定的人才培养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这种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人们可以效仿。(4)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

由于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准则不同,其人才培养模式也会不一样,但无论哪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内容都要涉及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措施两方面。或者可以说,要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内容上主要应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措施如何构建。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者对所要培养出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一般可以表述为: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某些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里的全面发展指个体身心和谐地发展,并不是样样精通、"百科全书式"的通才。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但无论怎样表达,其基本精神应该包括如下几点:一是体现方向性,即培养出的人才为哪个阶级或集团服务;二是培养公民或建设者,即培养出的人才是一个既履行义务又享受权利的社会成员;三是注重全面性,即培养出的人才是身心和谐发展的;四是崇尚个性,即培养出的人才是有自己的特点的;五是考虑多方面的需要,即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能谋生而且会休闲,懂得追求和满足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六是拥有现代品质,即具备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进取精神、协作意识、自主性、时效观念等品质。    (二)人才培养措施   

人才培养措施是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办法。它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手段、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评价四个方面。    1.人才培养内容   

人才培养内容是培养者用来作用于培养对象的影响物。学校人才培养内容是以课程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这里所指的课程除了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包括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与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是人才培养内容的主体。其编制体现为制定课程计划、制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三个层次。课程计划居于最高层次,它是根据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设置、考试考查等。课程标准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标准性文件,它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也是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居于第二层次。课程编制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设置哪些课程。从理论上讲,设置的课程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然而,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在浩如烟海的各种现代课程中只能有选择性地学习能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的课程。由此,高等教育一般分专业和科类设置课程。某一专业或科类设置的课程可以划分为三块:一是公共基础课程,侧重于通识知识的传授;二是专业基础课程,侧重于专业基础性知识的传授;三是专业课程,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深化。在三块中各类课程占多大比例为宜是与培养目标相联系的。如果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通才,则公共基础课程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如果培养目标侧重子培养专才,则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高等教育课程编制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每一门课程具体内容如何编制。按照课程内容是重知识体系还是重生活经验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类。学科课程是从各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不同的具有各自逻辑系统的科目。这种课程便于教师组织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在短时期内获取该门学科系统的知识,因而受到普遍的支持和欢迎;然而,这类课程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分科过细,只关注知识的逻辑体系,容易造成知识灌输,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动课程则打破了学科知识的逻辑组织界限,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其优点弥补于学科课程的不足,但它的不足也正是学科课程的优点。考虑到两类课程的特点以及高等教育属专业教育的性质,高等教育阶段学科课程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活动课程占很少的比例。这就引出了课程编制的第三个问题:人才培养的课程主要由各自关注自己知识逻辑体系的学科课程组成.课程之间如何做到有机统一?显然,这种统一不仅涉及到课程三大块之间的统一,也涉及到各块内部课程的统一。总的看来,要在培养目标的要求下,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要在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博与专之间确立科学化的结构方式。第四个问题是课程结构的多样化,这是从满足学生的不同个性需要考虑的,亦即在不违背科学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各学科和跨学科的课程有较灵活的结构方式,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择自由,不一定人人都去学习千篇一律或近乎一律的课程。    除了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与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人才培养内容的组成部分。   

2.人才培养手段   

人才培养手段是指培养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它既包括培养者与培养对象在培养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包括进行培养活动时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

智慧职教新版

智慧职教新版

由于学校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这一基本途径来实现的.因此,讨论人才培养手段主要涉及到教学的方式和方法问题。    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寻找能让学生尽快掌握教学内容和形成技能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在对方法本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教师个人的特点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   

在选择和运厨教学方法时,要防止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过分批判传统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等),而竭力抬高一些所谓的新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其实,方法仅仅是一种手段,不管哪种方法,只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尽快掌握教学内容和形成技能,都是好的方法。即使用传统的讲授方法,也有很多教师的课听来生动有趣,学生大获裨益。第二个误区是过分依赖多媒体设备与技术,夸大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其实,一堂课的好坏与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多寡没有多大必然联系。与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有自己的优势,但是,由于多媒体课件是在课前就准备好的,它在适应课堂变化方面是不是的。过多依赖多媒体教学则可能出现师生围着机器转的现象。所以,仅仅应把多媒体看成是一种教学的辅助设备,而不能把它作为神灵顶礼膜拜。由此可见,在选择和运用人才培养手段时,人才培养者坚持科学的培养理念十分重要。    3.人才培养制度   

人才培养制度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也是培养模式中最为活跃的一项内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包括专业设置制度、修业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类。专业设置制度是高等教育部门根据学科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科门类,它规定着专业的划分及名称,反映着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就业方向,通常包括设置口径、设置方向、设置时间和空间等内容。修业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形式。学年制高度结构化,课程有严密的层次划分及先后顺序,课程修习以学时、学年为计算单位,便于统一培养人才。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缺乏灵活性。学分制按院(系)招生,按学科专业类制定教学计划和组织基础教学,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较大,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也有不足,表现在教学计划的完整性、系统性不易保证,教学内容和质量标准缺乏统一要求。    4.人才培养评价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从人口、过程到出口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在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评估措施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人口上,需要选择有一定培养潜能的学生进人高校,通常通过高考的方式来完成。在培养过程中,不仅包括通过考试或考查的方式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还包括通过多种方式对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条件、教师、课程与教学等进行评价。在出口方面,高校通过设定一定的标准,以能否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方式作为人才培养是否完成的标志。由于高等教育与社会联系紧密,在没定各种评价标准时,社会的要求应该得到充分反映。       

1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在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而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教育事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直接、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担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因而,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不辱使命,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真正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基础的高技能人才",就成为自身改革发展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应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入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合理选择课程内容,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2 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高技能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范畴,她与知识型、学科型、研发型、创新型人才有本质区别,也与一般技艺型人才有明显不同。因而,要准确把握高技能人才的本质特征和目标要求,就需要了解几种人才类型的培养目标。   2.1知识型目标

  知识型人才也可以说就是学科型人才,因为就某一专业所学习掌握的知识领域都有一定的范畴,局限于某一主要学科和相关学科。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力求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和完整性。知识型人才主要靠教学型大学培养,其毕业生主要从事学科知识的传承与播衍。   2.2研发型目标   研发型人才也称创新型人才,其培养目标主要是:既要有所从事学科的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所掌握技术进行探索性的思考、研究、实验、总结、改进的综合性研发能力和创新品质。研发型人才主要靠研究型大学培养,其毕业生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2.3技艺型目标   技艺型人才泛指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上,有一技之长、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技术人才。技艺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了解一般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个工种、工艺、岗位或几个相关工种、工艺、岗位群的经验性操作技艺。技艺型人才主要靠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来培养,其毕业生主要从事生产一线实际操作工作。   2.4高技能型目标

  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即具有明确的高层次性;其职业特征是操作群体中的管理者---"高级蓝领",或是管理群体中的运行者---"应用型白领",亦称为"灰领人才"或"银领人才";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而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性行为。因此,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该目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1997)"中的ISCED5B教育目标基本一致,而ISCED5B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层次、类型、目标、课程上看基本相同。因此,在我国高技能人才主要应依靠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其毕业生主要从事生产运行中的技术应用和技术管理工作。   3 科学构建课程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保障,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课程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   3.1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

  能力是指人能胜任某项工作任务的内在条件,是对知识和技术掌握程度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能力本位"即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根本性地位,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体现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是通过课程教学实施的,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设置哪些教学环节?都要根据所从事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所有的课程设置都是为了培养必要的职业能力服务的。   3.2以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若干课程单元的有机集合。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路和程序。一个专业培养方案可能涉及到很多项课程单元和教学环节,而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则应以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以能力与课程的对应关系,将课程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安排,形成能力脉络鲜明、清晰的课程体系,以真正有利于实际能力的培养。   3.3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   按照"能力本位"的思想和"能力主线"的思路,先调查分析、研究确定某专业人才所从事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然后将其按实际工作要求分解为若干综合能力、专项能力、能力要素,最后按能力要素的要求选设相应的课程单元。每个课程单元中的各个内容模块与实际工作所要求的能力要素相对应;若干能力要素有机构成某一专项能力;若干专项能力有机构成某一综合能力;若干综合能力即有机构成某项工作的职业能力。该课程方案的结构模型为:   综合能力1 专项能力1 能力要素1 课程单元1 内容模块1   ... ... ... ... ...

  课程方案= 综合能力i 专项能力j 能力要素l 课程单元m 内容模块n   ... ... ... ... ...   ... ... ... ... ...   4 应用实例

  4.1水工专业改革的背景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实践教学要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等一系列明确要求,我院选择了主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进行改革试点。学院成立了专业改革课题组,组织了广泛的行业调研,认真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以及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并按如上所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构建了全新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及整体改革方案。方案经安徽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推荐,于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改革试点专业。   4.2水工专业的课程方案   按"能力本位"思想和"能力主线"思路,经过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职业能力调查分析,其从业需要4项综合能力,20项专项能力和92项能力要素,为此需要相应选设55项课程单元(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其课程方案见《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方案表》(略)。   4.3水工专业改革的成效

  方案在2000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进行试点,经过4年多的教学实践,已有两届学生先后毕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特征,反映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求;方案更加密切了课程、能力、人才、岗位等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体现了按需施教,学以致用;方案切实加强了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力度,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得到明显强化;该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90%以上,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了良好的专业实用性,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该方案在高等职业学校具有较普遍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目前已被省内外部分兄弟职业院校所借鉴;该试点专业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已于2002年底被确定为"国家精品专业"。   新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我们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这样几方面构成: 人才培养目标(含学业标准和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主要课程、学制、毕业条件、授予学位、课程设置表。  (一)人才培养目标

网络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旨,按学科  (专业)拓宽知识基础,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设计课程体系,以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我们要求网络教育学生毕业达到或接近全日制专、本科同等学历的水平。  (二)学业标准及基本规格要求  学业标准: 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毕业生还必须具有开展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基本规格要求:

  一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敬业爱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二是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毕业生还应具有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三)专业主要课程  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出了各个专业的若干主要课程,让学生从中了解一个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并且了解哪些课程构成了该专业的主要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四)关于网络教育学制

网络教育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教育形式,刚性的学制规定不符合网络教育成人学习的特点,因此我们没有对学制做出硬性规定。而且,我院网络教育正在从学年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过渡,逐步形成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课、自主决定修业年限的机制。学生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达到毕业条件即可毕业。只是按照通常的学习进度,在修业年限上作了2至5年(高中起点专科、专升本)的宽泛规定。  (五)毕业条件  为了便于统一管理,我院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各专业毕业条件为: 修满20门课程(含高中起点专科的毕业实习,专升本段的毕业论文),并且达到规定学分: 高中起点专科为80学分,专升本段为85学分。  (六)授予学位

  专升本阶段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所授予学位的类型。  (七)课程设置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新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研究和关注国内外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和发展趋势,课程设置具有超前性。

  课程的设置必须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要求,对网络教育而言,不片面求全、求深、求细,要充分考虑到高中起点专科和专升本两层次的学业标准及其课程体系上的衔接关系,对高中起点专科人才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对专升本人才侧重于对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  高中起点专科、专升本各专业课程设置,统一规定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四类。各专业统一规定修满课程20门(含专科段毕业实习、专升本段毕业论文)。为适应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淡化了学时和周学时概念,向完全学分制过渡,强调学分。  公共必修课: 是各专业都必修的、学时统一的课程。包括"两课"、英语、计算机以及前述的《网络学习指南》等课程。

  专业必修课: 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所必需的课程,往往也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包括了高中起点专科的毕业实习,专升本的毕业论文。在学分的分配上,这部分课程的学分也较重。在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上,既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和我校网络教育的办学特色,因此,对原有专业课程进行了必要的重组,例如将英语专业专升本段的《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合并成《英美文学》;将《阅读》2A、2B合并成《英语高级阅读》。

全国职教大会

全国职教大会

  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了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考虑到网络教育学生来自于社会不同行业和部门,对课程的开设有不同的需求,选修课就是满足这种不同需求而开设的。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各专业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分别给了学生不同的选择余地。例如,同是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的学生可能来自政府部门,有的可能是中小学教师。那么,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师资类学员可以选修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课程,而非师资类的学生则可能选择对他工作有帮助的其他课程。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包括: 与课程理论教学相配合的实践教学,如计算机上机操作课、模拟实验课、习题课、外语听力、语音课、会话与写作课、案例教学课;反映对该学科、该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实践教学,如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我们对实践性课程规定了较高的学分,统一规定毕业实习为4学分,毕业论文为6学分,而且规定实践性课程不得免修。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毕业生群体主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的需要。学习概况 职业: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教学内容/学习领域的名称内容或者说任务/职能学习时间,学时学期

1.跨职业的教学范围,(教学领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军事理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英语

数学体育

计算机文化基础

2. 同职业相关的学习范围,(学习领域)2.1 职业理论2.2. 职业实践电工电子应用与测试第一学期

机电一体化工程制图与辅助设计第一学期

机电控制与驱动

(单片机测控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第二学期

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第三学期

机械零件配制第三学期

机电设备拆卸与装配

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第四学期

机电一体化系统维护与保养第四学期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四学期

机电一体化子系统设计第四学期

机电一体化系统改造第五学期

工程流程的计划与组织顶岗实习

  

  会计、经济学、管理学、信用管理、计算机信息技术  四、工学结合方式 2+1 交替   五、教学考评双证      

  高职人才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

  高职毕业生不但要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他还应善于处理、交流和使用信息,指导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进,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手段的多样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而且有大量的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实施教育的参与对象上,既有学校的专职教帅,又有校外兼职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指导帅傅。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双向化,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料、咨询等方面的支持,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探求者,教和学成为双向式教学过程。在教学手段上实现现代化,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迅速、高效地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各种所需信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第一,具有必要的理沦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人才。理沦知识是指专业或行业所对应岗位及岗位群所需的理论与知识,包括基础性知识、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社会经济法律知识等。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所要求的实践能力不仅是实际岗位专业能力,还应具备创业和创新的综合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所要求的实践能力应是在-定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一定复合性和综合性特征的应用能力。而实践能力的发挥并不完全取决于理沦知识发挥、运用及人的自身因素,还往往取决于一些非智力性的、非技术性的因素,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素质等等。"实用人才"是指在实践工作中,具备熟练、高效、成功地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能力的群体,完成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掌握理论知识的多少和具备实践能力的大小,及其两者有机结合的程度。实用人才的培养,绝非局限于正规学历教育",短期职业培训同样可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实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具有进行学历教育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创造一个受过高水平训练的群体,使之不断壮大,并成为国家经济建设重要人力资源。无论是必要理论知识还是较强实践能力都是为了实际应用,而且也只有应用才有意义。因此,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互相依托、相互结合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第二,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线。培养"工程师"、 "设计师"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培养"技师"、 "管理员"甚至"技术工人"同样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基于这种认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必受"专科层次"框框的束缚,错误地把培养技术工人划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范围。就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本身就是为社会提供掌握较强实用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培养目标要求,重要的不是从表面看其是否属"高等",而要看其是否体现职业性、应用性的特色。  

  (

 信用管理专业学科专业教育是信用管理人力资源的基础。随着我国信用管理体系的逐步确立,可以预计未来10年内,我国就业市场上将出现数以十万计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特别是信用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人数的需求量也将急剧膨胀。伴随我国信用管理体系和信用制度的建立,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未来几年至少需要200万以上信用管理人员,信用管理人才奇缺。目前,国内已经建立了一些信用企业,如征信公司、信用评估机构等,但是多数企业都举步维艰,没有专业的信用人才是制约因素之一。  培养信用人才是建立信用体系相配套的必要措施,其中首先受益的就是从事信用评估和调查的征信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目前,从事高级财务评估的会计师事务所,就急需具备信用管理知识的人才来完成评估业务。另外,像银行风险管理、政府的中间服务机构也需要大批的信用专职人员。据业内人士称,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信用机构能达到国际认可,为国内银行进行适合国情的评估。而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必须要由专业人才提供可靠的信用管理,因此,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以及使用专业人才是当务之需。  而同样,因为要深入到更加基层的环节,政府的中间服务机构需要培养大量的专职信用人员。比如,各级工商局都需要有信用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经营资格、资质的认证和评估工作,各类行业协会、商会也需要信用管理人员核定相关的职业标准,加强对该领域的规范管理。看来,随着信用体系的建立,这些机构都会成为将来信用人才的"消费群"。    

1、教育理念的改革与创新--由传统的"供给约束型"培养理念转变为"需求导向型"培养理念。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本实验区所辖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理念上,都自觉不自觉地"以我为主",依靠自己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卖方市场"优势,主要依据各专业的培养力量或资源状况,编制本专业的培养方案,除了在各专业招生数量上有所调整外,培养方案的确定很少考虑学生、用人单位、毕业去向等需求类因素,导致人才培养不是总量失衡,就是结构失调。这不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不相适应,也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本实验区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首先就体现在教育理念上,"需求导向"将主导实验区各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和运行,开发需求市场,适应需求变化,尊重"消费者"(学生和用人单位)意愿,服务经济发展,将成为本实验区确定、完善、执行人才培养模仪式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2、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从传统的单一性、平面性的培养方案转变为层次性、立体性的复式培养方案。受“供给约束性”培养理念的支配,传统的经济类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只基于本专业培养能力的可能性,制定一系列培养方案供所有学生使用,“只有这里,没有分店”,学生无法选择,用人单位也无法参与。 另外,传统的培养方案也只是强调教师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规格过于单一,过程过于简化,素质过于简单。 本实验区以“需求导向”为旗帜,根据经济类人才不同需求层次、学生毕业方向、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考虑共性需求和共性需求,因地制宜制定多种培养方案,突出培养方案与需求市场的对接。 此外,还将特别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实践应用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可持续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内容纳入培养体系。 具体创新点如下:(1)围绕复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和国际化,不断完善理论教育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方面,以23门核心课程为主的基础课程设置为主,经济类各专业根据社会发展现实需要,不断优化专业课、选修课及实践环节课程设置,在突出厚重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构建公共必修课教学平台,在外语能力、计算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加强培养。

加强应用分析能力。 围绕经济发展要求的知识准备,增加数理课程和计量课程培训,加强学生在经济理论模型构建、实证分析、实际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和技术培训。

形成和完善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条件和环境,突出个性和自主性。 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根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不是代替学生得出现成的结论,而是帮助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运用。 死记硬背,不是死记硬背。 积极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提出探索性问题,启发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在亲身体验中,探索科学结论,养成探索精神。

拓展教育方式和手段,建立广泛沟通的知识和技能传播渠道。 克服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室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式的局限性,侧重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专题讨论教学和组织实例分析或模拟设计,让学生个人和团队分析、诊断、解决问题,通过经验性、启发性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参与性。 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选择视听课、电脑教学、网络对话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和方式,利用启发式、开放式、问题式、论文式、讨论式、提问式和发现法、判例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一步拓展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知识流利性)2)围绕能力和素质培养,不断完善实训体系通过专业英语培训、计算机培训、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等形式,构建课程实训机制;运用教育实习、专业调查、年级论文、科研活动等形式,构建专业实训机制;横向专业教育实习基地、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通过建立和完善以上三个方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机制,形成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良好运行机制,使课堂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吸收升华,促进专业素质和技能同步增长,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

在硬件建设方面,除了建设模拟实验室、改善教学设施外,还与企业等社会机构和组织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建设多种形式的教学实习基地,使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同步推进,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为了解决经济类学科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的矛盾,注重引进企业和社会资源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运用社会经济部门或组织机构的经验和思考支持、充实、改进课程教学,不断吸取实践经验和实践知识,使专业课程结合实际需要要打破狭隘的教育框架和固化思维,使教育内容与现实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相匹配,使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同步成长。)3)围绕培养和拓展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综合素质拓展体系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专家适应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把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也纳入了实验区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变以知识多寡评价学生质量的知识质量观,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社会活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运用专家学术报告、学生学术研讨会、大学生学术论文竞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学术论文写作指导、院系领导制度等形式,以及公关活动和礼仪培训、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公益劳动等形式,构建综合素质拓展体系将综合素质拓展体系引入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实践,也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并逐渐融入常规,能更好地营造人才成长氛围,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3、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从传统的关门办学、“唯我独尊”的管理运行机制转变为开门办学、多边参与式管理运行机制

在“供给约束型”培养理念下,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单纯的“学校-院-系-教室-学生”纵向管理为主,较少吸收用人单位、业务单位的教育理念和横向教育资源,“市场-学生-培养方案-管理机构”的逆向管理机制这就要与传统的供给约束、单一化、平面化培养模式的制度保证——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施“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广泛吸纳人才需求和教育需求者的培养理念,考虑需求者的培养意愿,让他们参与实验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完善、运行过程,使供需双方在人才“生产”环节能够合作,大幅度提高实验区经济类人才供需适应度。 实验区内已经成立的“民生银行班”、大公信用管理学院等是管理和运行机制创新的示范形式,以前我们开展的教改实验班、学生选拔、助学制度、双学位制度、联合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制度等也体现了需求导向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创新,今后本实验区将继续实行这一制度信用管理人员是指运用现代信用经济、信用管理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运用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从事企业和消费者信用风险管理的专业人员。一.高职高专信用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肩负着培养必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信用管理是经济学、管理学、营销、法学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学科,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类新专业。 信用管理作为在信用经济条件下开展的现代管理活动,需要具有较高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 从事信用管理专业技术的人员是现代管理活动中高技能人才中的知识技能型人才。政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信用管理人才,企业加强信用管理需要信用管理人才。 因此我们认为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具体制定为面向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驱动、顶岗实习等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从我国目前信用管理事业的发展状况来看,

人才培养模式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的目标取决于人才需求市场。

金融危机是信用危机,信用危机不仅困扰着各国各级政府、学术界,也更加深刻地困扰着企业界。 信用管理的目的是人才定位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各类社会信用活动的日趋活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进入推广实施阶段,出现了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

培养多才多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已成为社会信用体系亟待建设的重大问题,必须放在重要位置作为重要任务来抓。 为了适应我国信用管理事业的发展,培养信用管理人才,目前,从2006年开始,我国自行培养的信用管理专业本科生陆续进入职场。 但从我国国情和社会信用管理活动的需求来看,仅有学历教育还不够。 开展信用管理人员国家职业教育是培养众多信用管理专业人才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年我国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席位的有关规定,2005年3月,由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指导,把培养数量雄厚、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作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事业不断推进,特别是今年的金融危机使得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受到关注,信用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未来几年,信贷管理人才短缺预计将达到数百万人。 国外信用管理专业教育均为本科、研究生水平。 我国有上海财经大学等十几所本科院校开设了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信用管理专业教育,但还不能短时间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这需要高等教育的参与。 但如何在高职高专水平上培养信用管理这类知识技能型人才,仍是一个新的课题。当前我国信用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的人才,因此高职高专院校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二.高职高专信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随机看看

NEW ARTICLE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