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关于大学生职业理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职教高考

职教高考

关于大学生职业理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本次大学生职业理想调查采取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 问卷发放主要在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系进行,调查对象主要是大二学生,有少数大三四学生,其中女学生所占比例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0.3%的大一学生能清晰定位自己的职业理想,大二到大四的比例依次为35.2%、42.4%、56.8%。 我刚进大学,对大学的一切一无所知,很新鲜,还没有就业压力,在他们看来也许现在就开始考虑未来的就业问题,但这一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的增长,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了解都很深但不容忽视的是,即便是大四学生,也只有56.8%的人能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 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意识还总体较弱。二、关于大学生按自己意愿选择工作的标准,67.7%的学生还是希望将来的工作符合自己的兴趣,23.6%的学生认为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也很重要。 由此认为,自己的兴趣是大学生选择理想职业的重要因素。

三.被调查学生中,56.6%的学生认为工作能力最重要,40.4%的学生认为社会关系最重要,而认为学习成绩和学校好坏最重要的分别为1.8%和1.2% 学习成绩不再是学生最重视的事情,表明他们越来越重视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 但是,同时社会关系也被认为是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条件。 良好的社会关系无疑会给我们的工作提供很多便利,但这也反映出随着社会上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等级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明显,会使大学生产生错误的思想。四、在工作待遇方面,60.2%的学生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最低月薪在3000-5000,只有3.3%的学生选择3000元以下。 社会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的平均月薪为1700元,因此大部分学生都期望自己未来的工资在平均水平以上。 因此,我们认为工资的高低与学校的好坏有很大关系。 因为一些重点学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省会声望,就业水平比其他一般学校高,就业容易的工资待遇自然也高。五、关于工作地点的选择,调查显示,67.5%的学生选择大城市,20.5%的学生选择国外,10%的学生选择中小城市或自己的家乡,但去基层或国家偏远地区的学生很少。 大城市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大,但很多人都向往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的城市,特别是东南沿海的城市。 通过这次调查,一方面暴露了大学生的功利心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缺失。六、在工作地点选择上,45.5%的学生选择国家事业单位,20.5%的学生选择外资企业,分别有24%和20%的学生选择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也受到当前公务员热度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选择外资企业的学生多于选择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学生。 这与外资企业的高薪酬待遇分不开。 另一方面,原则岗位上,一半以上的学生希望获得高工资,重视人才,给员工很大的发展空间。七、关于理想职业与自己专业的关系,80%以上的学生希望自己将来的职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符。 当他们没有遇到满意的工作,或者工作与自己的专业不对口时,60%的学生表示会先找工作,但如果遇到好的工作就会跳槽,23%的学生表示即使在家也不会做他们不感兴趣的工作。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最关心的条件是表达能力,其次是职业能力、合作沟通能力。 对他们来说专业知识反而不重要。 其实这是学生们的误解。 许多大型专业用人单位都把员工的专业素质放在第一位。

职教本科

职教本科

因此,学生们应该更多地了解企业的情况。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最缺乏的素质包括交际能力、社会经验、求职技巧等方面。 因此,两者结合后当今大学生存在“高分低能”,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专心学习理论知识,忽视实际重要性,理论知识强,实际动手能力弱,影响了工作能力,这正是用人单位人生选择多种多样,但重要的选择只有三四个,职业选择是其中之一,他将深刻而长远地影响大学生的一生。 职业选择的千差万别,带来了千差万别的人生轨迹。 从个人角度看,职业是维护个人、家庭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是发展生活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同时也是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 它有两个方面。 不是意识到对自己现状的认识,而是对自己职业的期待。 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它既包括对未来职业种类和职业方向的追求,也包括事业成就的追求。 职业理想的形成是一个由浅到深,由模糊到鲜明的张发过程。 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阶段。首先,是幻想阶段。 其主要身体现在我们初步有了职业意识。 但他仍以萌芽状态出现,具有空想的突出特征。 我们一般不考虑自己的职业是否适合自己的性格、知识、能力,也不考虑自己选择的职业的现实需要,而是从自己的原始爱好和崇拜对象职业中塑造职业理想。 总之,想象力多,现实考虑少,具有随机性,容易随客观环境刺激的变化而变化其次是分化阶段。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这为深化职业意识奠定了前提。 当初,兴趣导向的我们的职业选择; 此后,能力因素逐渐占据优势地位; 而且,越来越明确的价值观开始左右我们的职业选择,试图将兴趣和能力统一到价值体系中。 但是随着我们心理生理等各种因素的发展,我们的职业目标开始与原来的职业意向分化,分化的原因主要也是我们开始认识到未来职业与主体状况的内在联系。 我们不断在分析比较中选择、逐渐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我们选定的即预定目标做出各种努力。后是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是出于主观愿望落实到具体计划的过渡期,大学生处于这一阶段。 专业选择是职业意识的具体体现,大学生比较各职业的价值,选择相对价值较高的职业目标。 大学生选择专业实际上是一种择业,不一定将来能从事这个专业,但在大学学习也是对将来就业的实际准备,这一准备体现了职业意识,体现了职业理想和职业意识的现实和具体。 大学生处于职业意识成熟的前期,处于职业社会的边缘地位,但已经开始过度向职业社会过渡,通过一些实践体验职业社会对某些职业的要求和态度,以求更好地树立职业理想,进一步完成职业定位。其特点具有歧视性,我们所知道的职业种类繁多,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职业理想,将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有很大关系。 一方面,政治思想的自觉、道德修养水平、人生观决定一个人的职业理想取向。 一个人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也决定了他的职业理想所追求的水平。

另一方面,职业理想和理想职业不一样。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

但现实与理想往往存在差距,大学生对这一差距必须有清醒的意识和客观的判断,才能树立不现实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 理想的职业是主观和客观、个人人生规划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事业,这样的职业才是最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 简单来说,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是理想的职业。 职业理想和理想职业首先体现在两者上有区别,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才能实现职业理想,从事理想职业。 职业理想和理想职业,要放在社会大背景中分析对待,不能脱离现实基础。 或者说,理想需要可行性条件,需要处理好自己的主观条件与社会现实需要的关系。 其次职业理想的确立是一个过程,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从事的专业、岗位、工作性质、工作种类以及事业发展前景的向往和追求。 它基于个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兴趣和性格特点,集中体现了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今后就业好坏的关注度,作为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比例,这表明目前大学生的专业思想中,职业理想是核心部分,这也体现了大学生的办学意愿但是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各种价值观思潮的激荡下,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受到更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处于理想与现实的探索阶段。 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没有树立明确的职业思想,仍然持观望和徘徊态度,职业理想的确立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分不开,需要依赖个人主官的成长和努力,需要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职业理想是大学生思想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大学生活围绕职业理想进行设计,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生活就会失去目标,甚至陷入颓废状态。 设计大学生活有助于职业理想的形成和成熟。 大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学习,通过对自我的约束,有助于自己职业理想的确定。 职业理想是导向,对大学生活有重大影响,大学生活的设计是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规划和实践大学生活,才能为实现职业理想奠定基础。 因此,职业理想与大学生活设计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是大学的生活设计必须满足社会市场的要求。 因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大学生数量剧增,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受当前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这已成为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因此,大学生活设计不能脱离社会市场的要求。 用人市场最受欢迎的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等。 总之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我们在择业时,要认识到我国目前正处于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势下,即个人与用人单位的相互选择。 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的兴趣以及自己所在地区的情况进行择业,并且在择业时了解自己职业的存在与发展是否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是成功择业和就业的关键这些都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必备条件,总之,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具体情况和社会发展,切实制定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才能从现在开始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做准备。

但是,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和我们的想法一样,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理想和现实容易产生差异。 因此,当理想与现实出现差距时,我们如何弥补呢? 这是很多大学生思考的问题,大学四年来,所有的同学都在想办法让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为今后的职业理想奠定基础。 调查显示,80%的学生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衡量自己的能力,其次也努力提高综合能力。 很多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红都在寻找培养自己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机会,不仅是参加学校的学生会和社区,还有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但是,自己的条件和社会的要求有时相距甚远。 而且,毕业生缺乏就业经验的情况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招聘人员的要求,他们往往被排除在企业招聘之外,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 再加上当前大学生毕业生盲目追求热门行业热门职位,在一些冷门行业无人问津。 面对这些问题,作为在校生的我们,今后寻找避免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当务之急。 在此,(1)建议避免高跷:不要只考虑追赶大潮,只关注热门行业,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实际需要,以及个人爱好来选择职业。 )3)注意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随机看看

NEW ARTICLE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