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大连海事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

职教高考

职教高考

上一句话

教育部《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释放工作通知》(教学司函[2015]44号(精神,根据辽宁省大学就业局对有关安排,大连海事大学将进行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意见,梳头分析数据,精心组织《2015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大连海事大学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航海”被称为“家的摇篮”的中国著名高等航海学府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是世界少数“国际知名”海事大学之一,是我国首次获得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DNV三项认证规则证书的高校1997年被国家批准重点建设“211工程”。 学校现在有51个系业,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 现有专职教师1294名,其中教授337名,博士生导师151人,聘任二级教授35人,三级教授71人。 学校以“引领海事教育发展,推动交通科技和文化进步”为己任,“培养为建设行业精英、社会栋梁、海运强国、海洋强国服务”为使命奉献国际视野和民族精神、海洋意识和社会责任、广博的知识和健全潜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格和健康体魄的高素质创新中型人才。 在办学规模、办学水平等方面已经位居世界同类大学前列,为国家培养了9万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有扎实的专业工作底,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大连海事大学始终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为先”的就业理念要坚持“实现学生优质就业”的目标,重点是“健全就业机制、就业”I创业指导、就业市场建设、就业信息化平台、就业管理服务”等5个着手,推动学生就业工作科学发展,实现就业数量和质量

正在稳步提高。 面对2015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审时度势,多措施并举,确保2015届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报告书中本年度就业数据的统计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目录

第一章就业基本情况............1-一、毕业生规模............1-二、毕业生结构................................

三.毕业生就业率......................................................................................四.毕业生就业流向.....................................................................................第二章就业工作措施...................7-一、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7-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情况...............................................................................第三章就业相关分析........ 13-一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16-

第四章就业发展走势分析.....................................................................................一.就业率变化趋势.....................................................................................二、就业类型变化趋势........... 22-三.就业区域分布变化趋势....... 23-

四.影响就业结果的因素分析....................................................................................第五章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27-一、招生反馈........ 27-

二、对专业设置的影响....................................................................................三.对人才培养的影响....................附件一: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统计表.- 30 -附件二: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毕业研究生年终就业率统计表.- 33 -- 1 -

第一章就业基本情况

本章主要从毕业生规模、毕业生结构、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在就业流向等4个方面对2015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一.毕业生规模我校2015届毕业生共计5243人。 其中,本科毕业生3986人,毕业研究生1257人(其中硕士毕业1194人,博士毕业63人)。二.毕业生结构2015届毕业生分布在13个学院(系),男女学生比例约为2:1。1、本科毕业生

本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11个学院(系),共计3986人。 其中,男生2870人,女生1116人,整体比例超过了2:1。 此外,与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由于航海类专业特点受到限制,女生很少(见表1 )。表1 2015年本科毕业生学院(系)分布情况学院(系)毕业生(人)、(男)、(女)人航海学院638 628 10轮机工程学院939 917 22信息科学技术学院740 507 233交通管理学院858 377 48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11 54 57交通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253 226 26法学院195 63 132- 1 -

学院(系)毕业生(人)、(男)、(女)人外语学院91 13 78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99 36 62数学系46 34 12物理系18 15 3

共计3986 2870 1116

(资料来源:《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生源数据)从毕业生本场分布情况看,我校2015届本科毕业生本场比较多数省份为辽宁、山东、吉林、黑龙江(见表2 )。表2 2015年本科毕业生来源地分布情况地区生源数量(人)、生源地区生源数量(人) )。北京市58湖北省126天津市167湖南省76河北省199广东省87

山西省107广西壮族自治区90内蒙古127海南省55辽宁省826重庆市86吉林省243四川省98黑龙江省218贵州省53上海市29云南省64江苏省121西藏自治区2浙江105陕西96安徽116甘肃30福建省九十五青海省十二江西省109宁夏回族自治区37山东省36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河南省178共计3986

(资料来源:《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生源数据)- 2 -2、研究生毕业

毕业研究生主要分布在13个学院(系),共计1257人。 其中,男性640人,女性617人,整体比例基本持平(参照表3 )。表3 2015年毕业研究生(系)分布情况毕业生人数男生女生学院(系)

博士硕士合计博士硕士合计博士硕士合计

航海学院10 95 105 9 88 97 1 7 8轮机工程学院13 115 128 9 109 118 4 6 10信息科学技术学院9 226 235 6 135 141 3 91 94运输管理学院5 236 241 1 81 82 4 155 159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3 52 55 2 16 18 1 36 37交通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6 100 106 5 68 73 1 32 33法学院5 167 172 3 45 48 2 122 124外国语学院----8888----1414----7474公共管理和人文学院----2626----44----2222马克思主义学院12 26 38 8 7 15 4 19 23数学系--- 2121---66---1515物理系--- 1414---99---55学位教育学院----2828----1515----1313共计63 1194 1257 43 597 640 20 597 617(资料来源:《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生源数据)从毕业生籍贯分布情况看,我校2015年毕业研究生籍贯比较多数省份为辽宁省、山东省(见表4 )。

表4 2015年毕业研究生出生地分布情况生源地区硕士生源数博士生源数合计北京市426天津市15 2 17- 3 -

生源地区硕士生源数博士生源数合计河北省94 2 96山西39 1 40

内蒙古自治区47 2 49辽宁省314 24 338吉林省53 2 55黑龙江省81 -- 81上海市2 -- 2江苏省24 -- 24浙江13 -- 13安徽33 -- 33福建省11 4 15江西19 2 21山东省266 7 273河南省62 6 68湖北36 3 39湖南13 -- 13广东省8 1 9

广西壮族自治区7 -- 7海南省-- -- --海南省重庆市10 -- 10四川11 2 13贵州3 1 4云南1 -- 1西藏自治区1 -- 1陕西12 -- 12甘肃7 1 8青海2 -- 2

宁夏回族自治区3 --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 1 4共计1194 63 1257(资料来源:《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生源数据)- 4 -三.毕业生就业率

截至2015年12月底,经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审核,我校毕业生543人,年末就业率为96.05%。 其中本科毕业生3986人,年末行业率为96.06%; 毕业研究生1257人,年末就业率为96.02%。 【2015】本科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年末就业率统计表见附件一、附件二】四.毕业生就业趋势1、就业岗位

我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行业和其他企业。由于学校航运行业特色鲜明,只有部分学生被评为党政机关、事业在公司、科研院所等公司工作。 如图1所示。50.00%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

党政事业高等科学研究国有三资及其他国家机关单位教育设计企业企业海外升学入伍项目单位

研究生4.94 % 2.76 % 9.54 % 1.17 %.86 % 5.44 c.77 % 1.17 % 3.93 % 1.42 % 0.00 %本科生1.02 % 1.49 % 0.52 % 0.260.23 % 0.945.47 % 6.44 ".82 % 0.76 % 0.05 %(资料来源:《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就业数据)图1我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部门统计2、就业区域

我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东和华北地区。- 5 -

如图2所示。50.00%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京津上海深圳广州大连华北华东华中华华南西北西南市市市市

研究生人数18.08 d.35 #.93 % 2.34 % 7.87 % 1.84 % 1.59 % 8.28 % 4.52 % 5.02 % 5.36 % 1.174.64 %本科人数15.38 @.03 #.58 % 3.12.57 % 1.52 % 2.80.06 % 3.82 % 7.28 % 7.52 % 4.174.90 %(资料来源:《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生源数据)图2我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区域统计

3、就业类型 我校 2015 届毕业生就业类型主要包括 8 种。如图 3 所示。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劳动合同 其他录用

协议就业 项目就业 出国 升学 入伍 自主创业 就业 形式就业 本科生 43.12% 17.13% 0.16% 9.93% 6.39% 22.97% 0.16% 0.15% 研究生 68.10% 11.35% 0.17% 14.83% 1.24% 3.98% 0.00% 0.33% (数据来源:“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就业数据)

图 3 我校 2015 届毕业生就业类型统计 - 6 - 第二章 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本章节重点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 情况等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一、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1、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校党委书记、校长带队走访中国第 一汽车集团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 成效显著。各学院(系)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会议,加大投入力度。 2、召开 2015 年全校学生就业工作会议。于 4 月 28 日召开,校 党委书记、校长、主管副校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系) 院长(主任)参加会议,全面部署 2015 年学生就业工作。 3、深入推进学生就业工作“四级联动”机制落实。完善机构、人 员、职责与考核;分别从就业创业指导、市场建设、管理服务等层面 充分调动各学院(系)、中队、班级的力量,提升精细化水平。 4、健全就业工作规章制度。修订完善《学院(系)学生就业工 作考核办法》,推进就业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5、重视《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信息反馈,发挥就业“牵动”作用。 学校每年通过向即将进入大四的在校生、即将离开学校已经签约的大 四毕业生、已经毕业多年的校友、用人单位 HR、学生家长发放调查 问卷,收集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数据,编制我校《就业质量年度

- 7 - 报告》,还通过麦可思编制我校《2014 届、2015 届毕业生社会需求 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建立健全学校就业状况反馈机制。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情况

(一)建设全方位、多元化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增强学生职业素 养与就业技能

1、重视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建设,多举措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全 年选派 81 人次参加各级培训;组织开展“我的求职之路”、“新常态下 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研究”主题征文,评选出版《踏浪高歌》 一书;聘请大连创业工坊等有实战经验人员来充实创业导师队伍。目 前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项目 14 项,成功孵化创业企业 2 个。 2、推进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开展学生求职面试 语言组织能力调查;定期向教师推送精品课件;安排 5 名新教师参加 课堂观摩;收集学生评教意见和建议;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测评。 3、推进“一对一”、“点对点”就业指导咨询服务。选聘就业指导 咨询师 29 名,选派 18 名咨询师进行高校生涯个体咨询技术培训。 4、开展形式多样就业指导活动。举办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展;利 用微信、电话、QQ 等解答困惑;邀请伯马创业李振东教授、中青创 想董事长徐俊祥、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徐焕然主任、大连弗斯特高新人 才运营总监安娜作就业创业主题讲座;协办大连“创客江湖行”。

- 8 - 5、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第四届大学生创业大 赛,40 余支创业团队完成了模拟公司注册,10 支团队进入决赛。 (二)加强学生就业市场开拓与维护,保障学生充分就业 1、创新就业市场开拓手段,成效显著。一是参加 “2015 年全国 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一带一路’大型招聘会暨就业工作座谈会”, 把握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了解社会需求做好就业市场开 拓;二是首次针对学生家长进行就业问卷调查,加强就业市场开拓的 针对性。三是许民强副校长带队首次赴外地(上海)举办“2016 届毕 业生生源信息发布会”;四是许民强副校长应邀参加中兴通讯年会, 签署《共享人才评价结果合作意向书》;五是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创建“弘信书屋”营造读书环境,承办“2015 年华为销售精英挑战赛(东 北赛区)决赛”等活动,深度维护就业市场。截止 12 月 31 日,组团 招聘会 18 场次,进校单位 1285 家,其中世界 500 强、国资委企业 42 家,发布就业需求信息 1904 组,累积提供就业岗位 43254 个。 2、实施走访计划,加强就业市场维护。先后走访了北京、上海、 西安等 10 余个城市,重点维护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人社局、 宁波人社局、南通人社局等近 20 家人社局和集团企业。

3、建立 2016 届毕业生动态生源信息库。实时了解各专业学生 的动态就业信息;深入挖掘数据,编写《2015 年就业市场调研报告》。 4、做好各类招聘会组织工作。举办大型供需见面洽谈会;召开 - 9 - 组团招聘会;举办专场招聘会;举办春季校园网络招聘会。 (三)创新思路和载体,扎实推进“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 工作协作组”工作

在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海事局、中国交 通研究会等指导单位指导下,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组 于 2002 年自发成立,由当初的 46 家成员单位现已发展到 127 家,其 中,航运企事业单位 84 家,航海院校 43 家;成为规模较大的就业行 业协作体。成立以来,我校连任四届理事长单位,扩大了学校影响力, 突出了我校在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引领和主导作用。 1、成功举办协作组 2015 年全体成员代表大会。76 家单位 170 余名代表参加大会,成效显著。协作组理事长、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 记郑少南参会并做大会工作报告。协作组指导单位、交通运输部人事 教育司人才工作处处长梁雪峰对协作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职教本科

职教本科

组织召开 2015 年秘书 处会议;组织修订《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材;开 展“航海类专业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研究”主题征文活动;加强协作组 信息化建设;创新组织编写《成员单位汇编》,主要包括《企业篇》 和《院校篇》两大部分;组织编写 2014 届《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 就业信息报告》;创新开展“航海类人才需求研究”;协调成员单位航 海院校举办供需见面洽谈会;科学发展成员单位。

- 10 -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融合“互联网+”,打造一流高校就业信 息平台

1、整合资源,融合“天、地、人”等“三网”,打造全国一流的 就业信息高度公路。“天网”是指以海大就业网、手机APP、微信公众 平台、微博为主的就业网络信息化手段;“地网”是指以专场招聘会、 组团招聘会、现场招聘会形式的信息传递平台;“人网”是指基于“四 级联动”为基础的信息传递渠道。今年就业微信公众平台关注度突破 15000人,浏览量位居全国高校校务机构TOP50,8月份位列全国第三。 2、以“互联网+”深度融合就业“全媒体平台”。融合完善“微就业”、 “就业手机终端APP软件”等就业终端,充分发挥微博、微信、QQ、 邮 件等传统渠道的作用,深化“就业专刊”等就业新产品,完善“会务管 理”系统,打造“互联网+”就业信息化平台。维护企业自主招聘系统, 目前注册企业2268家,审核通过为会员企业2201家。 3、打造学生就业自我服务联盟品牌。开展团队素质拓展、星级 讲师团等主题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协作能力;完善“联盟顾问团”、 社团成员培训体系;获得学校“示范类类社团”等荣誉称号。 (五)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就业管理服务质量与水平 1、开展 2015 年学生就业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征文。组织评 审并选取优秀论文结集出版,促进工作交流,提升业务素质。

- 11 - 2、规范和完善就业管理工作程序。定期公布学院(系)学生就 业进展;分层面、多批次分别针对 2015 届、2016 届毕业班指导员及 就业负责人开展就业管理专题培训,参加人数 180 余人次;严格把关 违约审核,尽力降低违约率,2015 届毕业生违约率 5.47%。 3、做好就业管理服务相关业务工作。完成 2015 届毕业生初次就 业率统计工作。做好 2015 届毕业生协议书鉴证及就业数据上报工作。 5-6 月完成就业协议书鉴证 2 批次、1736 份,合格率为 100%;准时 上报毕业生就业信息月报、周报及实名制数据库信息及签约统计表共 32 次,上报合格率为 100%。编制就业方案开展 2015 届毕业生派遣 工作。做好 2016 届毕业生资格审查工作。做好 2016 届毕业生供需见 面洽谈会签约审核。做好毕业生离校安排。完成 2015 届优秀毕业生 的评选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完成 2015 年各省市选调生工作。 4、做好 2015 年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建全“一对一” 帮扶机制,实施“一生一策”精准帮扶。做好发放求职补贴等援助工作。 - 12 - 第三章 就业相关分析 本章节主要分析毕业生就业质量特点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一、毕业生就业质量特点 1、就业行业

据统计,我校 2015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为交通运输、仓储和 邮政业(33.4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1.51%)、 制造业(13.41%)、教育(5.32%)等。可见,我校 70%以上毕业生 就业行业与所学专业就业方向一致。如图 4 所示。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电力、 公共管 信息传 热力、 理、社 交通运 输、软

燃气及 会保障 输、仓 教育 金融业 件和信 制造业 军队 建筑业 其他 水生产 和社会 储和邮 息技术 和供应 政业 业 组织 服务业

就业所属类型 1.80% 3.26% 33.45% 5.32% 4.47% 21.51% 13.41% 1.21% 2.62% 12.95% (数据来源:“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就业数据)

图 4 我校 2015 届毕业生就业所属行业 2、毕业生的非失业率

据麦可思调查,我校 2015 届毕业三个月后的非失业率为 92.4%。 如图 5 所示。

- 13 -

100 92.4 ( % ) 80 60

40 20 0

毕业三个月后的非失业率 (数据来源:麦可思-大连海事大学 2015 届毕业三个月跟踪评价) 图 5 我校 2015 届毕业三个月后的非失业率 3、毕业生转正后月收入

据调查,我校 2015 届毕业生转正后月收入 5136 元。如图 6 所示。 6000 (

5136 元 ) 4500

3000 1500 0

转正后的月收入 (数据来源:麦可思-大连海事大学 2015 届毕业三个月跟踪评价) 图 6 我校 2015 届毕业生转正后月收入 4、毕业生对就业工作满意度

据调查,我校 2015 届毕业生对就业工作整体满意度为 96.51%。 如图 7 所示。

- 14 -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满意 不太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40.69% 41.25% 14.57% 1.83% 1.66%

(数据来源:大连海事大学 2015 年就业市场调研报告) 图 7 我校 2015 届毕业生对就业工作满意度 5、违约情况

我校毕业生违约原因主要包括:部分单位招录流程过程长;就业 压力较大,学生草签“保底”;部分学生就业定位不明确等等。学校通 过加强就业指导与诚信教育,2015 年违约率降低近 1%。如图 8 所示。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2011届 2012届 2013届 2014届 2015届 本科 4.40% 6.50% 6.76% 5.31% 4.49% 研究生 11.82% 9.54% 8.75% 7.75% 8.04% (数据来源:“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就业数据)

图 8 我校近五届毕业生违约率统计 - 15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学校走访用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等广泛征求意见。1、思想道德素质

)1)爱岗敬业。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爱岗敬业度很高意思是百分之百。 如图9所示。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

a .非常满意率b .满意率c .基本满意率d .不满意率所占比例为49.27% 45.85% 4.88% 0.00%(资料来源:大连海事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图9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诚信满满意思是99.02%。 如图10所示。

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

a .非常满意率b .满意率c .基本满意率d .不满意率所占比例为48.78% 42.93% 7.32% 0.98%(资料来源:大连海事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图10诚实可信- 16 -

)3)人际交往与团队精神。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人际交往和团队精神满意度是100%。 如图11所示。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

a .非常满意率b .满意率c .基本满意率d .不满意率所占比例为44.88% 48.78% 6.34% 0.00%(资料来源:大连海事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图11人际交往往与团队精神 2、专业业务素质

(1)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据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专 业理论知识水平满意度为 100%。如图 12 所示。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A.非常满意率 B.满意率 C.基本满意率 D.不满意率 所占比例 46.83% 44.88% 8.29% 0.00% (数据来源:大连海事大学 2015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

图 12 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2)外语应用及交流能力。据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 - 17 -

外语应用及交流能力满意度为 100%。如图 13 所示。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A.非常满意率 B.满意率 C.基本满意率 D.不满意率 所占比例 40.00% 44.88% 15.12% 0.00% (数据来源:大连海事大学 2015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

图 13 外语应用及交流能力 (3)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据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实 际动手操作能力满意度为 99.79%。如图 14 所示。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A.非常满意率 B.满意率 C.基本满意率 D.不满意率 所占比例 42.55% 45.53% 11.70% 0.21% (数据来源:大连海事大学 2015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

图 14 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4)组织协调能力。据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组织协 调能力满意度为 100%。如图 15 所示。

- 18 -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A.非常满意率 B.满意率 C.基本满意率 D.不满意率 所占比例 38.54% 50.73% 10.73% 0.00% (数据来源:大连海事大学 2015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

图 15 组织协调能力 (5)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据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 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满意度为 100%。如图 16 所示。

人力资源属于什么学科门类

人力资源属于什么学科门类

A.非常满意率 B.满意率 C.基本满意率 D.不满意率 所占比例 39.51% 48.29% 12.20% 0.00% (数据来源:大连海事大学 2015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

图 16 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 3、身心素质 (1)身体适应职业情况。据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身

体适应职业情况满意度为 99.51%。如图 17 所示。

- 19 -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A.非常满意率 B.满意率 C.基本满意率 D.不满意率 所占比例 45.85% 47.80% 5.85% 0.49% (数据来源:大连海事大学 2015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

图 17 身体适应职业情况 (2)心理素质。据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满 意度为 100%。如图 18 所示。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A.非常满意率 B.满意率 C.基本满意率 D.不满意率 所占比例 44.88% 48.78% 6.34% 0.00% (数据来源:大连海事大学 2015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

图 18 心理素质 4、对我校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 据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整体评价满意度为 100%。如

图 19 所示。

- 20 -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非常满意率 满意率 基本满意率 不满意率 所占比例 50.24% 43.90% 5.85% 0.00% (数据来源:大连海事大学 2015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

图 19 整体评价 - 21 - 第四章 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节主要通过梳理就业率、就业单位及就业区域等变化趋势, 进而分析影响就业结果的因素,为改进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一、就业率变化趋势

2011 年-2015 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初次就业率 保持 91%以上;年终就业率除 2011 年外,均保持 96%以上(见表 5) 。 表 5 2011 届-2015 届毕业生就业率对比 毕业 初次就业率统计 年终就业率统计 年度 毕业生数 就业数 就业率 毕业生数 就业数 就业率 2011 5217 4781 91.64% 5326 4911 92.21% 2012 5373 5056 94.10% 5365 5213 97.17% 2013 5389 5041 93.54% 5381 5192 96.49% 2014 4983 4613 92.57% 4973 4832 97.16% 2015 5250 4812 91.66% 5243 5036 96.05% (数据来源:“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就业数据) 二、就业单位变化趋势

近五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单位曲线走势较为一致,选择“其他企 业”、“国有企业”、“升学”比例较高;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 的毕业生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选择“高等教育单位”、“科研设计单 位”的毕业生变化不大;“出国”比例呈上升趋势;虽然国家出台多项 政策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但由于选调生计划逐年减少以及

- 22 - 我校专业鲜明航运特色,选择“国家项目”的就业比例较低;就业于“国 有企业”、“三资企业”和“其他企业”的毕业生比例相对稳定(见表 6) 。

表 6 2011 届-2015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 高等 科研

毕业 党政 事业 国有 三资 其他 国家 教育 设计 出国 升学 入伍 年份 机关 单位 企业 企业 企业 项目 单位 单位 2011 2.99% 4.48% 2.31% 0.81% 31.93% 2.09% 33.93% 3.10% 15.78% 2.46% 0.12%

2012 3.52% 4.63% 2.97% 0.66% 34.27% 1.49% 28.10% 4.57% 16.69% 2.80% 0.30% 2013 4.50% 3.22% 3.20% 0.84% 33.19% 2.28% 25.97% 5.73% 19.09% 1.67% 0.31% 2014 2.80% 5.16% 1.95% 0.38% 29.64% 2.18% 33.12% 4.30% 18.30% 1.69% 0.48% 2015 1.96% 1.80% 2.65% 0.48% 29.19% 2.02% 37.45% 5.19% 18.32% 0.92% 0.02% (数据来源:“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就业数据)

三、就业区域变化趋势

我校毕业生选择在东北地区就业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且呈上 升趋势。近五年,选择留在大连市就业毕业生增加了 3.7%;在华东、 华南、西北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基本保持平稳或小幅波动状态;华 中地区的就业比例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下降了 1.54%;西南地区和其 他地区也有小幅度的波动,但从总体上看分别下降了 0.99%和 1.55%; 华北地区的毕业生就业群体较为稳定,其中在北京市就业的毕业生不 断增加,2011 年到 2015 年增加 5.13%,就业比例几乎翻倍。 近年来,随着京外沿海地区企业的蓬勃发展,使毕业生在城市的 选择上多倾向于一线城市或京外沿海发达地区。我校毕业生在北京、

- 23 - 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就业比例明显上升(见表 7)。

表 7 2011 届-2015 届毕业生就业区域变化趋势

年份 华北 东北 华东 华中 华南 西北 西南 其他 北京 天津 上海 深圳 广州 大连 2011 14.98% 39.74% 22.16% 4.47% 12.29% 1.31% 3.50% 1.55% 4.51% 6.41% 3.74% 4.41% 4.81% 31.14% 2012 17.45% 33.33% 25.12% 3.28% 14.73% 2.16% 3.93% 0.00% 4.49% 7.69% 2.33% 6.17% 5.49% 22.84% 2013 16.38% 36.61% 24.68% 3.26% 12.38% 2.12% 4.57% 0.00% 4.03% 6.67% 2.32% 3.78% 4.67% 24.75% 2014 18.23% 39.54% 23.13% 2.45% 12.65% 1.50% 2.33% 0.17% 9.83% 5.67% 7.25% 5.43% 3.98% 33.28% 2015 16.02% 41.06% 23.66% 2.93% 12.21% 1.60% 2.52% 0.00% 9.64% 3.99% 6.74% 7.00% 3.45% 34.84% (数据来源:“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就业数据)

四、影响就业结果因素分析

学校通过开展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全方位、 多层次地查找分析影响就业结果因素。

(一)社会

1、经济缓慢增长造成就业市场困局。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 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经济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GDP 增 速放缓,加之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以 致于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压力持续增大。

2、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与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2015 年高校毕 业生达 749 万人,毕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面对新的“更难”就业季, 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仍然非常巨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3、航运特色“双刃剑”影响明显。近年来,持续低迷的航运市场, - 24 - 对于我校航运相关专业就业影响较大。

(二)用人单位

1、部分用人单位招聘周期过长。私营和外资企业对于市场判断 力较强,招聘效率较高;但部分大型集团型企业,招聘较晚且持续时 间长,以致通过笔试面试的学生“等待”太久,进而出现违约。 2、企业招聘存在“固化”与“惯性”思维。部分大型集团企业,招 聘观念“固化”,根据招聘惯例,提前“圈定”招聘学校及专业。 3、招聘企业数量增加但岗位减少。据统计,今年进校招聘企业 数量较去年有所提升,但企业招聘需求数量减少,招聘标准提高。 (三)学校

1、用人单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不对称的情况依然存在。学校 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基础扎实,但是对于用人单位招 聘需求能力展示上没有优势,难以很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2、部分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单位反馈我校 学生在参与技术基础笔试、行政能力测试的通过率较低;毕业生急需 不断提高自身智商基础、情商素质、专业技能、求职技巧等。 3、部分学科、专业宣传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部分用人单位 对于我校学科、专业、教学了解不深,制约了就业市场建设。 - 25 -(四)毕业生

1、部分学生参加就业意愿不高。 虽然学校提供了很多就业招聘虽然是平台,但很多学生就业主动性不强,准备不足,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2、部分学生的就业心态需要调整。 学生最想就业的世界500强企业行业、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的招聘人数明显减少,并且整体上有裁员可能性的就业期望值太高,错过了就业机会。3、部分学生就业目标盲目,就业方向不明确。 缺乏职业规则画线,自顾不暇,深得众目睽睽之下,往往目光短浅。4、部分学生面试礼仪技巧不够熟练。 错过就业机会。5、学生择业观受社会和家庭职业的“偏见”影响。 据调查,很接近40%的毕业生在择业时听取父母的建议。 但是,很多父母对专业和职业有认识知识不够,只是希望孩子能选择稳定的工作生活,甚至30%的父母接受学生不就业,影响学生的择业观念。- 26 -

第五章教育、教育、就业对教育的反馈

学校非常重视就业“出口”信息的反馈,学校招生、专业设置、在人才培养等多环节工作,推进“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建设。一.招生反馈

1、根据各专业学生就业实际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制定专业招生计划。 2015年学校5个专业招生人数略有调整。 航海技术减少了60人,轮机项目(海上专业)将减少30人,智能科学和技术将增加30人人、物联网工程增加了30人,物理学增加了30人。2、根据各地区用人单位招聘和学生就业实际情况,结合用人单位名录招生根据招生来源地要求,制定分省招生计划。 2015年,学校第一缩小天津、河北、湖北、湖南等地部分规划完成度较低的省份规划,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省; 二是增加了部分生源质量好的省份辽宁、黑龙江、陕西等省规划。3、招生宣传与就业情况相结合。 对一些男女的就业机会错误专业侧重宣传和解释,加强学生志愿的对象。二.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1、科学规划专业布局。 学校与国家战略紧密合作,深入研究交通科学规划海洋需求和专业布局,从“行业产业链”全过程进行专业规划增设设有行业、建立更加完善专业体系的海洋装备技术和管理专家- 27 -

面向,计划取消信息和计算科学、哲学和汉语言文学三个专业。2、建立专门的分类发展机制。 学校把社会需求和市场导向紧密结合起来根据专业建设情况和发展潜力,构建学科、专业分层次发展体系。 第一一个层次是优先发展的专业,第二个层次是重点发展的专业,第三个层次是一般发展专业,第四个层面是观察发展专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以及明确资源配置机制,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调整办学思路和培养模式。3、完善专业评估、调整和标的发展机制。 引入社会多元评价机制,建立定期开展专业评估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的实践赋能专业针对性发展,明确定位和发展目标,促进专业整体实力持续提升。三.人才培养的影响1、制定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建设。 建立服务学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国家要求相结合结合办学定位,制定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重视专业培养目标,完善课程建设,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自主发展有机结合。2、建立统一规划的创新创业管理体制。 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培养全过程,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支持和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是创新创业活动的“课程化、向专业化、项目化、基地化”方向发展。- 28 -

3、树立“以学为主”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促进教育的教育注重从传授知识向重视能力培养的转变,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获取知识,提高创新实践和得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深化航海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根据国家海运和海洋取得战略发展,紧密结合社会需要,改革航海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系统优化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养育。 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推进“订单式”培养,建立船长、轮机长参与构建教育机制和多样化航海类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思想指导和管理保障,增强学生专业荣誉感和自豪感。5、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指导审慎签约、诚信就业。 学校呢诚信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学生带来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价值观; 加强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引导学生科学定位,理性面对即可减少工作、违约等不诚实现象。

- 29 -

附件一: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统计表学名专名(代码)毕业数就业率

热能与动力工程(08050100 ) 57 55 96.49%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00 ) 105 ) 102 ) 97.14%船舶电子电气工程(08060117 ) 97 95 97.94%轮机工程学院轮机工程(船机修造(08120601 ) 96 93 96.88%轮机工程(轮机管理) 08120602 ) 584 566 96.92%小计939 911 97.02%

电子信息科学和技术(07120100 ) 72 70 97.22%测量技术和仪器(08040100 ) 44 44 100.00%传感器网络技术(08040201 ) 19 18 94.74%自动化(08060200 ) 95 90 94.74%电子信息工程(08060300 ) 119 117 98.32%通信工程(08060400 ) 121 117 96.69%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60500 ) 76 73 96.05%软件工程(日语强化) 08061101 ) 97 93 95.88%网络工程(08061300 ) 48 46 95.83%光电信息工程(08061600 ) 25 24 96.00%智能科学与技术(08062700 ) 24 24 100.00%小计740 716 96.76%- 30 -

学名专名(代码)毕业数就业率

经济学(02010100 ) 32 28 87.50%国际经济和贸易(02010200 ) 69 62 89.86%交通(港口经营与管理) 08120105 ) 80 78 97.50%交通运输(外贸运输) 08120106 ) 101 100 99.01%物流工程(08120700 ) 74 72 97.30%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11010200 ) 72 70 97.22%工商管理(11020100 ) 32 30 93.75%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市场营销(11020200 ) 22 22 100.00%财务管理(11020400 ) 62 58 93.55%旅游管理(11020600 ) 28 25 89.29%电子商务(11020900 ) 17100.00%物流管理(11021000 ) 75 73 97.33%航运管理(11031300 ) 194 191 98.45%小计858 826 96.27%海洋科学(07100100 ) 49 46 93.88%海洋生物资源和环境21 15 71.43%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08100100 ) 41 40 97.56%小计111 101 90.99%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20500 ) 26 26 100.00%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 08020510 ) 26 26 100.0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30100 ) 49 48 97.96%交通工具和土木工程(08070300 ) 5555 ) 100.00%海洋工程学院

救助和打捞工程(08121001 ) 30(30 ) 100.00%船舶和海洋工程(08130100 ) 66 ) 100.00%小计252 251 99.60%法学(国际经济法(03010102 ) 53 49 92.45%法学院(海商法(03010103 ) 142 137 96.48%小计195 186 95.38%- 31 -

学名专名(代码)毕业数就业率

英语(05020100 ) 62 61 98.39%

外国语学院日语(计算机信息管理(05020720 ) 29 29 100.00%小计91 90 98.90%

哲学(01010100 ) 1515 ) 100.00%政治学和行政学(03040100 ) 16 16 100.00%中文文学(05010100 ) 18 18 100.00%公共管理&; 人文学院行政管理(11030100 ) 26 26 100.00%公用事业管理(11030200 ) 23 23 100.00%小计98 98 100.00%数学和应用数学(07010100 ) 26 24 92.31%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07010200 ) 20 17 85.00%小计46 41 89.13%应用物理学(07020200 ) 18 18 100.00%物理系

小计18 18 100.00%合计3986 3829 96.06%- 32 -附件二: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毕业研究生年终就业率统计表学名专名(代码)毕业数就业率

交通工程(08230000 ) 43 42 97.67%海上交通工程(08230001 ) 109,90.00 %航海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200 ) 36 34 94.44%航海科学与技术(08240001 ) 1616 ) 100.00%小计105 101 96.19%动力机械及工程(08070300 )6)6 6 100.00%电气工程(08080000 ) 13 13 100.00%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200 )3)3 3 100.00%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400 )6)6 6 100.00%轮机工程学院船舶和海洋工程(08240000 ) 48 48 100.00%轮机工程(08240200 ) 44 43 97.73%动力工程(08520601 )8 8 100.00%小计128 127 99.22%

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000 ) 14 14 100.00%信息通信工程(08100000(272696.30 )通信和信息系统(08100100 )4 3 75.00%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000 ) 20 20 100.00%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00 )1 1 100.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000 ) 37 37 100.00%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00 )4)4 4 100.00%电子通信工程(08520801 ) 58 57 98.28%控制工程(08521001 ) 19 18 94.74%计算机技术(08521101 ) 2323 ) 100.00%软件工程(08521201 ) 28 28 100.00%小计235 231 98.30%- 33 -学名专名(代码)毕业数就业率产业经济学(02020500 )7 7 100.00%国际贸易学(02020600(108 ) 80.00%工业工程(08020202 ) 109,90.00 %交通工程(08230000 ) 45 43 95.56%交通工程(08230002 )4 2 50.00%运输管理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300 ) 32 27 84.38%物流工程(08524001 ) 40 39 97.50%管理科学与工程(08710000 ) 24 21 87.50%物流工程与管理(12010008 ) 30 28 93.33%工商管理(12020000 ) 39 37 94.87%小计241 221 91.70%海洋化学(07070200 )5)5 5 100.00%生物物理学(07101100 )9 9 100.00%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0000 ) 1919 ) 100.00%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08300100 )3)2)3 2 66.67%环境项目(08300200 ) 19 17 89.47%小计55 52 94.55%

工程力学(08010400 )2)2 2 100.00%机械工程(08020000 ) 2525 ) 100.00%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000 ) 13 12 92.31%土木工程(08140000 )6)6 6 100.00%交通工程(08230000 ) 1212 ) 100.00%交通工具和公路和铁路工程(08230100 ) 11 11 100.00%海洋工程学院

搬运工具运用工序(08230400 )9)9 9 100.00%船舶和海洋工程(08240000 ) 13 12 92.31%船舶和海洋结构件的设计制造(08240100 )6)6 6 100.00%材料工序(08520401 )9 9 100.00%小计106 104 98.11%- 34 -

学名专名(代码)毕业数就业率

法学(03010000 ) 81 79 97.53%国际法学(03010900 )1 0 0.00%

法学院法律(不法学) 03510101 ) 46 45 97.83%法律(法学) 03510202 ) 44 40 90.91%小计172 164 95.35%英语文学(05020100 )8 8 100.00%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00 ) 38 37 97.37%外语学院英语翻译(05520101 ) 36 ) 35 ) 97.22%日语翻译(05520501 )6)6 6 100.00%小计88 86 97.73%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100 )6) 100.00%

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公共管理(12040000 ) 20 20 100.00%小计26 26 100.00%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00 ) 26 26 100.00%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00 ) 12 12 100.00%小计38 38 100.00%数学(07010000 ) 21 16 76.19%数学系

小计21 16 76.19%

物理学(07020000 ) 1414 ) 100.00%物理系小计14 14 100.00%

工商管理(12020000 ) 24 24 100.00%公共管理(12040000 )3 2 66.67%专业学位教育学院工商管理硕士(12510000 )1 1 100.00%小计28 27 96.43%

合计1257 1207 96.02%- 35 -- 36 -

随机看看

NEW ARTICLE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