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保证系统诊断和改进实施计划。

考研招生网

考研招生网

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系统诊断和改进的实施方案

根据教职成厅〔2015〕2号、教职成司状〔2015〕168号等文件要求是为了提高我区高等职业院校(简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系统诊断和改进工作(简称“诊改”),推进高校创建建立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现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的

按照教育部要求,“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再改善”的工作方针是以现代质量文化为指导,通过实施高职改进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疗,逐步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常态化、周重新审视定期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制度,构建网络化、整体观盖,实现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教育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探索新的质量管理模式,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管评分开”。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机制。 建立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工作状态

数据、学校自主诊疗的重新评估、教育厅根据需要抽样讨论的机制、结构利益相关者有效参与,主管部门配合进行改进的教育工作诊断改革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1-美元$13$10

(二)履行主体责任。 建立高校内部质量监控体系,以外部保障转为内部保障为主,坚持教育工作和质量、责任确保同步,开展多层次、多维度自测改革工作,开展自测改革工作把情况纳入年度质量报告。

(三)加强分类指导。 新建大学的基本办学方向、复查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保证基本办学质量; 多数高校重点推进办学主体责任履行诊改,全面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优秀职业院校集聚优势,凝聚方向,提升发展能力为诊断改变重点,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四)加强数据应用。 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和应用,完善和加强状态数据采集机制切实服务状态数据分析和运用、诊疗评审工作,提高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依法发布人才培养核心数据,接受舆论监督总督。三.实施步骤

(一)自查自改。 学校基于自己的学校理念、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人才培养工作要素,寻找不足和完善的提升。(二)抽样复核。 教育厅根据各高校自主诊疗改革组织抽样检验,检验学校自主诊疗改革工作的效度。(三)结果公布。 教育厅通过指定网站,接受研讨学校的应对公示的资料,以及讨论专家组名单、讨论结论、访问结果等的集中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2—

美元$13$10四.工作要求

(一)组建诊疗改革专家队伍。 教育厅选定对高等教育、器具很熟悉有

管理经验、具有公信力的行业企业专家和高职教育专家、教育教 学研究专家等组成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专 家委员会(以下简称“诊改专委会”)。诊改专委会负责委员会章 程的制定和专家培训、建立和维护专家库、组织专家复核、审定 复核结论、落实整改回访等具体工作。诊改专委会秘书处设在广 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二)加强统筹协调。教育厅统筹全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 证体系诊改,制定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实施细则。高 职院校按照实施细则开展常态化的自主诊改。

(三)形成工作制度。2016 年年底正式启动高职院校内部 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原则上全区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每年自 主诊改一次,并将诊改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学校要建立 完善的自主诊改制度,主动公开诊改结果,接受教师、学生和社 会各界的监督,并将诊改结果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在学校自主诊改的基础上,教育厅每 3 年对高职院校进行抽 样复核学校数不少于总数的 1/4。教育厅将指定网站,及时公布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相关政策文件、复核专家组成员名单、学 校自我诊改报告、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以及复核结论等 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被复核的学校也应在学校网站公布相关信 息。

—3—$13$10 五、纪律与监督

(一)复核工作不得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并认真贯彻落 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部二十条要求及自治区有关规定。 (二)教育厅严格复核专家管理,违反纪律或社会反响差的 专家,从专家库中除名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附件:1.广西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 实施细则

2.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参考表 3.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自我诊改报告(参考格式) —4—$13$10

附件 1

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细则 为规范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 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一、基本原则

(一)自主。职业院校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主体,应 对本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常态化、周期性的自主诊改。 (二)协同。教育行政部门协调学校的举办者、管理者、用 人单位和独立第三方专家,协同学校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 (三)导向。根据职业院校的办学实际及定位,分类指导开 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

二、诊改内容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可从体系总体构架、专业质 量保证、师资质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体系运行效果等五 个方面设计诊断项目。围绕质量保证、组织制度构架、信息系统、 专业建设规划与专业诊改、课程质量保证、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与 师资建设诊改工作、育人体系与成长环境、外部环境改进、质量 事故管控与质量保证效果、体系特色等要素及诊断点,高职院校 自主制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标准。

—5—$13$10 三、诊改程序

(一)自我诊改程序。

学校应建立常态化、周期性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制度和工 作机制,依据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数据,对内 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及效果定期进行自主诊改。 (二)抽样复核程序。

每年 12 月份,教育厅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 高职院校提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自我诊改报告》《人才培养质 量年度报告》《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等材料。在学 校自主诊改基础上,确定下一年进行抽样复核的学校。第一轮抽 样复核工作从 2017 年开始,按年度分别安排抽样复核学校 3 所、 3 所和 4 所。

(三)抽样复核专家诊断程序。

1.预审诊断。

迎新晚会

迎新晚会

2.现场诊断。诊改专家组依据预审情况对学校内部质量保 证体系进行现场诊断。

3.出具诊断报告。现场诊断结束后,诊改专家组形成现场 诊断意见向学校反馈,同时向诊改专委会及教育厅提交复核工作 报告,并面向社会公开发布诊断报告。 (四)学校整改。

根据专家复核工作报告,需整改的学校应制订整改方案,并 —6—$13$10

报诊改专委会备案。在规定的期限整改结束后,学校向诊改专委 会和教育厅提交整改工作总结报告,并向社会公开。 (五)专家回访。

诊改专委会适时组织专家对学校诊改效果进行回访,并公布 回访结果。

四、复核结论

复核结论反映院校自主诊断结果、改进措施与专家复核结果 的符合程度。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参考表中,诊 断要素共 15 项。复核结论分为“有效”“异常”“待改进”三 种,标准如下:

(一)有效。15 项诊断要素中,自主诊断结果与复核结果 相符≥12 项;改进措施针对性强、切实可行、成效明显。 (二)异常。15 项诊断要素中,自主诊断结果与复核结果 相符<10 项;改进措施针对性不强、力度不够。 (三)待改进。上述标准以外的其他情况。 如学校的执行方案对诊断要素有调整,可根据实际诊断要素 数量,按上述比例原则,确定相应标准。

“待改进”和“异常”的学校改进期为 1 年,改进期满后须 重新提出复核申请,再次复核结论为“有效”的,同一周期内可 不再接受复核。

五、学校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建立由学校领导、行业企业专

—7—$13$10 家、职教专家以及学校有关人员组成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

断与改进工作委员会,对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常态化检查 诊断,提出改进方案,促进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建 立学校、院系各层面质量保证机构,落实人员分工、明确职责, 建立考核标准和考核制度。

(二)建立诊改制度。学校要结合办学实际,制定年度诊改 工作方案和学校、院系、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的质量保 证制度。根据学校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依 照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参考表,设计诊断项目, 制定学校诊断的标准。

(三)规范数据采集使用。学校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人才培 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的建设,建立信息采集与平台管 理工作制度,加强数据的日常更新、管理和使用,确保数据的原 始性、真实性和即时性。从源头采集数据,加强过程性数据的开 发、采集和利用,做好对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开展实时诊 断。

(四)定期开展诊改。各学校每年要组织一次自主诊改。要 认真诊断在专业质量保证、师资质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和 体系运行效果等方面的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提出改 进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

(五)公开诊改成果。各学校依据自主诊改的情况按教育厅 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将学校的年度诊改报告按要求向社会公布。 —8—$13$10

附件 2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参考表

数据管理平台 诊断项目 诊断要素 诊断点 影响因素参考提示 相应编号

学校发展目标定位是否科学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是否符合区域

质量目标与定位 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是否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要求;质量保证目标与 1.3/7 学校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一致、是否有较高的达成度。 1.1

质量 质量保证规划 是否符合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实际执行效果是否明显。 1.3/7 保证理念 师生是否有质量意识,师生对学校质量理念的是否认同;质量保证是

质量文化建设 否全员参与;学校是否质量文化氛围;持续改进质量的制度设计是否 2.2/8 1.体系 科学有效,是否实现持续改进。 总体构架

质量保证机构与分 学校、院系各层面质量保证机构、岗位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分工与职 8 工 责权限是否明确。 1.2 质量保证队伍建设是否符合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要求;人员配备是

组织构架 质量保证队伍 否符合岗位职责要求;对质量保证机构、人员是否有考核标准与考核 8.2/8.6 制度;考核机制是否严格规范;是否实现持续改进。 —9—$13$10

数据管理平台 诊断项目 诊断要素 诊断点 影响因素参考提示 相应编号 学校、院系、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的质量保证制度是否具有 质量保证制度 8.1 系统性、完整性与可操作性。 1.3 质量保证制度落实情况与改进措施是否具体务实;质量保证制度是否 制度构架

执行与改进 不断改进和完善;

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

院(系)、专业自我诊改是否已成常态。

1.体系 是否重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建设;人财

总体构架 信息采集与管理 物是否有保障,管理是否到位,运行是否良好;是否建立信息采集与 3.4/8.1 1.4 平台管理工作制度,数 3 据采集是否实时、准确、完整。 信息系统

是否运用平台进行日常管理和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各级用户是否定期

信息应用 3.4 开展数据分析,形成常态化的信息反馈诊断分析与改进机制。 专业建设规划是否符合学校发展实际,是否可行;规划实施情况如何,

规划制定与实施 1.3/7.1-7.6/9.2 专业机构是否不断优化。 2.1

2.专业 有无明确的专业建设目标和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规范、科学、

专业建设 目标与标准 7.1/7.3/7.4 质量保证 先进并不断优化。 规划

条件保障 新增专业设置程序是否规范;专业建设条件(经费、师资、实验实训 3.4/4/5.1/5.2/6/7

条件)是否有明确的保障措施。 .4/7.5 —10—$13$10

数据管理平台 诊断项目 诊断要素 诊断点 影响因素参考提示 相应编号 学校内部是否建立常态化的专业诊改机制;是否能够促成校内专业设 3.4/8.1/8.7/9.1/9 诊改制度与运行 置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 .2 诊改成效如何,人才培养质量是否不断提高;校企融合程度、专业服 2.2 诊改效果 务社会能力是否不断提升;品牌(特色/重点)专业(群)建设成效、 4/5/6/7/9 专业诊改 辐射影响力是否不断增强。

外部诊断(评估) 是否积极参加外部专业诊断(或评估、认证)、外部诊断(评估)结

4/5/6/7/9 结论应用 论是否得到有效应用,对学校自诊自改是否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2.专业 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规划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7.2/7.5 质量保证 课程建设规划目标是否达成;课程标准是否具备科学性、先进性、规 2.3 课程 目标与标准 7.2/7.3规范性和完整性。

质量保证校内是否有对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诊改,校内是否已成为常态就诊制度的实施和效果3.4/7.2/8.1/8.2/8化的课程质量保证机制对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否存在亮点果.5/8.6/8.7明显的推动作用。

学校、本科、专业等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是否科学、高

计划的一致性和可行性计划目标是否有较高的达成度。 6.1/6.2/6.3/6.43.1教师队伍

3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标准和制度制定是否制定专业外聘教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聘用资格标准; 6.1/6.2/6.3/6.4建立质量保证教师队伍质量保证制度。教师建设计划目标实现所需的外部环境、组织管理、实施资源支持、经费等保障。 5.2/7.1/7.2/8.111—

美元$13$10数据管理平台

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影响要素参考提示符合条件的号码

是否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效果诊改,是否形成常态化师资质量保障6.1/6.2/6.3/6.4/7改革诊疗制度证明机制。 23.2师资培训

3 .教师质量意识是否提高教学改革主动性是否提高师资队伍做好诊疗改革工作质量保证6.1/6.2/6.3/6.4/8

效果吴的数量、结构、水平、稳定性、社会服务能力等是否持续改善. 7学生满意度是否持续提高。

是否以立德树人为本制定学生综合素质标准学生素质教培养计划制定是否科学,能不能教人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是否重视育儿计划5.2/8.3/8.4要不要实行分类培养和分层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增强创造力?4.1创新、创业教育。

育儿体系

看病制度是否实行对育人部门工作和效果的看病改革。 8.1育儿工作是否常态化;诊断改进机制是否形成; 育人目标是否实现学生自主4 .学生实施和效果2.2/3/7.2/9.2学习能力、积极学习兴趣、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是否提高。全面发展

是否对服务部门的服务质量进行看病改进,形成常态化的安全和生活质量保证保证机制; 学校的安全设施是否不断完善; 学生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吗;安全和生活保障学生投诉应答速度、学生满意度是否持续提高的意外事故率是否不断4.2降低。

成长环境是否建立了家庭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学生的生活保障?特殊学生群体服务障碍管理运行机制是否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和运行管理机5.2/8.8资助制度状况能否为特殊学生群体提供必要的设施、人员、资金、文化等保障。

12—

美元$13$10数据管理平台

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影响要素参考提示符合条件的号码

能否促进社会资源的引进、共享渠道的扩大政策环境是否有利于学校政策环境质量保证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善和完善。

5.1外部能否促进校内办学资源的持续优化; 学校资源环境能否促进质量环境改善资源环境保证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善和完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合作发展环境学校自主诊断改革机制是否有利于政校合作、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持续7.5/9.3优化; 合作发展的成效和作用是否不断显现。5 .系统是否建立质量事故管理反馈机制,是否制定质量事故的分类、分等认识运行效果决定了管理办法,对质量事故的处理是否及时有效是否成立学校、系管理级质量事故投诉受理机构是否制定质量事故投诉、受理、反馈制度; 8.1是否定期进行质量事故自查自纠,形成质量事故管控常态化管理反馈5.2质量机制。事故管理学校质量事故发生率、影响程度安全事故、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速度发生率和影响度及能力学校质量事故和投诉的发生率逐年减少吗?是否建立过程信息监测分析机制和质量事故预警制度;计划体系的建设和效果各项计划是否完善,体系是否科学,实施是否顺利,目标达成度如何?5.3品质果实

效果标准体系的完善能够保证效果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发展质量标准是否完善、先进系统在成败诊断改进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 社会认知度如何?13—

美元$13$10数据管理平台

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影响要素参考提示符合条件的号码

诊断体制的完善和有效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否越来越完善; 持续改善的机制常态化了吗5 .体系成果是否进入良性循环,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效果的执行

5.4学校质量保证体系学校自身质量保证体系能否形成特色,应用效果好,辐射与体系的特色影响作用。注:1.本表设5个诊断项目,15个诊断要素,37个诊断点。

2 .“属于数据管理平台的号码”中的每个指标号码起引导作用,不是规定或标准。3 .学校在诊改工作中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实际,补充有利于个性化发展的诊改内容。14—美元$13$10附件三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自检变更报告(参考格式)学校名称:

一、自检改革工作概述(500字以内) )。二.自我诊断和改善报告表自我诊断

诊断项目诊断要素改善措施改善效果意见1.1质量保证理念

1整个体系1.2组织框架框架1.3制度框架1.4信息系统2.1专业建设规划2专科质量2.2专科诊疗刍议保证

2.3课程质量保证3.1师资队伍建设3教师质量计划3.2保证教师建诊改善工作

4学生全面4.1育人体系发展保证4.2增长环境5.1改善外部环境5体系运行5.2质量事故管理效果5.3质量保证效果5.4体系特色校长(签名)年月日

注:1.报告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2 .每个诊断要素的“自检意见”需要明确目标达成度、主要成绩、问题、原因分析。 总共不超过500个字。 问题和原因的分析要占一半左右的篇幅。3 .各诊断要素“整改措施”应针对性、可行性导向。 总共不超过200个字。4 .每个诊断要素的“改善效果”是指实施改善措施后出现的实际效果,可以通过预测或估计效果。 如果措施还没有实施,请添加说明。 总共不超过200个字。5 .自测复查一定要写实,不需要分级结论。15—

美元$13$10

随机看看

NEW ARTICLE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