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年度质量报告

大专

大专

I

目录

1 .学校概况...........................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目标........................................................ 2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 办学条件优越............................................................................ 2......................... 财政状况稳步增加.................... 3坚持人才强校战略,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93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1.......................................................................................................................................................... 建立精英教育学校....................................................................................... 重视, 重视文化育人............... 133.4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 社会美誉度很高.............. 143.5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很高, 校友推荐度较好................... 154 .教育改革和效果............................................................................................... 1完善专业体系.......................... 全面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大力推进信息化教育改革........ 214.4加强教育质量监测,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5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285.1 深入实施专本分段培养,畅通学历提升途径...............................................................28

5.2 拓展中高职衔接形式,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285.3 大力开展继续教育与培训,服务终身教育体系建设..........................................................296.科技与社会服务 .........................................................................................................................306.1 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发展...............................................................30

II

6.2 打造科研服务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317.政府支持与主办方履责...........................................................................................................327.1 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为学校提供良好办学环境..........................................................327.2 主管方积极履责,重视学校人才培养..........................................................................33

8.挑战与展望 .................................................................................................................................348.1 把握高职教育发展动态,努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58.2 策应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积极拓展人才培养途径......................................................358.3 进一步拓宽入学渠道,注重多元化培养人才..............................................................35

附表 1:计分卡 .............................................................................................................................37附表 2:资源表 .............................................................................................................................38附表 3:服务贡献表 .....................................................................................................................38附件 1:图表索引 .........................................................................................................................39附件 2:案例索引 .........................................................................................................................39 1

过去的一年是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实施的关键年,学校提出“二次创业”总体思路,是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内部管理模式创新为切入点,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集团化办学为突破口,以强化社会服务为抓手,实施转型升级。实现发展战略从教学育人向教学科技服务协同育人的转变;实现发展模式从外延规模发展向内涵质量发展的转变;实现发展重心从看重“硬实力”向倚重“软实力”的转变;实现发展机制从目标手段管理路径向人本绩效管理路径的转变。通过特色品牌、质量提升、人才强校、区域服务、文化引领、英才培养、开放合作、治理创新等八大战略的实施推进,努力实现“把学校建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有特色的国家示范高职名校”的奋斗目标。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致力于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全面深化“四个合作”和“五个对接”,在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重点专业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省级首家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建设和新能源示范校园建设等基础平台建设的有力支持下,学校的国家重点专业建设、省重点专业群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开放式共享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高职本科专业试点、学生技能大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绩,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显示度、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示范辐射作用都得到了充分彰显。该报告以《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V2.14 版》为主要依据,并参考相关的第三方评价数据,从学校概况、办学条件与师资、学生成长与发展、教学改革与成效、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科技与社会服务、政府支持与主办方履职、挑战与展望等八个部分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情况做了介绍。 2

1.学校概况

1.1 学校发展历程与发展目标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南工院”)是由江苏省政府举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的普通高校。学校长期传承、弘扬学校创始人黄炎培先生“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著名职业教育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坚持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1999 年,学校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4 年作为江苏省首家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高职院校,获得“优秀”等级;2006 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建设 28 家学校之一,2009 年顺利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并获优秀奖励;2011 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人才强校试点单位;2011 年 11月,接受并顺利通过了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合格评估。1.2 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 12514 人,现有教职员工 800 余人,专任教师 514 人,占地面积 907632平方米,建筑面积 383624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14173.930 万元。学校以质量为中心,努力探索一条集质量、特色、品牌为一体的高职教育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与区域产业紧密结合、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示范

3

作用的高水平、特色化、创新型高职院校。全校上下齐心协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抓手,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全方面抓内涵、提质量,使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社会认可度和对外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以令人瞩目的办学实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赞誉。(详见表 1、表 2)根据办学定位与区域优势,依据江苏省和长三角区域电子、机械、汽车等支柱产业和新兴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设置了机械工程学院(航空机电学院)、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文理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部、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 8院 2部。开设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财经等专业大类共计 17 个专业群(详见表 3、图 1)。表 1 学校综合荣誉一览表类别 序号 荣 誉 称 号 获得年份历年获得的

重要荣誉

1 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20102 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20113 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 20114 职工模范之家 20115 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2011

6 第二次全国 R&D 资源清查先进集体 20117 江苏省节水型高校创建先进集体 20118 江苏省平安校园 2011

9 省属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 201110 国家首批信息化试点学校 201211 江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01212 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 201213 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 201414 江苏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先进单位 201215 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201316 全省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 201317 全省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2013

18 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先进高校 2006、2008、201019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06、2008、2012、2014 4

类别 序号 荣 誉 称 号 获得年份

20 江苏省文明食堂、文明宿舍 2006-200921 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 2010-201222 江苏省后勤工作先进集体 2011-201223 江苏省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 2012-201324 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 2012-201325 江苏省和谐校园 2012-20132013-2014学年获得的主要荣誉

1 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 20132 年度考核先进集体 2013

3 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20134 全省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20135 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20136 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 20137 江苏省学生工作创新奖 20138 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 20149 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201410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1411 国家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 2014表 2 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部分类别项目建设成效类别 级别 数量

教学成果奖 国家级 2省级 14

教学名师 省级 3教学团队 国家级 1省级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省级 1实训基地 国家级 3省级 4

精品课程 国家级 3省级 12

精品资源共享课 国家级 3精品教材 国家级 3省级 10重点教材 省级 4

信息化教学大赛 国家级 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省级 二等奖 1 项微课大赛 省级 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4 项、三项奖 6 项 5

多媒体课件 省级 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5 项、三等奖 2 项、好课件奖 3 个表 3 学校专业设置情况一览表(截止 2014 年 8 月)序号 部门 代码 专业大类 专业类 专业名称 在校生 重点专业1 机械 550103 材料与能源大类 材料类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 1162 机械 580101制造大类

机 械 设 计 制造类机械设计与制造 209

3 机械 580102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492 国家级4 机械 580103 数控技术 342 省级5 机械 580106 模具设计与制造 378 省级6 机械 580110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857 机械 580201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653 国家级8 机械 580301机电设备类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99

9 机械 580302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12110 机械 580401汽车类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134

11 机械 580402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287 校级12 机械 580405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11313 能电 520302 交通运输大类

城 市 轨 道 运

输类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 4814 能电 550208 材料与能源大类 能源类 新能源应用技术 20515 能电 560402土建大类 建筑设备类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10916 能电 560404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198 省级17 能电 580202 制造大类 自动化类 电气自动化技术 887 国家级18 能电 590129电子信息大类

计算机类 物联网应用技术 17219 能电 590201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278 省级

20 能电 590202 应用电子技术 467 省级21 能电 590218 电光源技术 2522 能电 590301 通信类 通信技术 266 校级23 经管 560501

土建大类 工程管理类 建筑工程管理 25724 经管 560502 工程造价 45725 经管 560701 房地产类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168 校级26 经管 620111财经大类

财政金融类 投资与理财 11627 经管 620201财务会计类 财务管理 15128 经管 620203 会计 562 校级29 经管 620304经济贸易类 国际贸易实务 246 省级30 经管 620305 国际商务 3831 经管 620401 市场营销类 市场营销 146 校级32 经管 620504工商管理类

连锁经营管理 144

33 经管 620505 物流管理 167 省级34 经管 620510 采购供应管理 14835 经管 640101旅游大类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 230 校级36 经管 640106 酒店管理 137 6

序号 部门 代码 专业

大类 专业类 专业名称 在校生 重点专业37 经管 640107 会展策划与管理 3738 软件 590101电子信息大类

计算机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 321

39 软件 590102 计算机网络技术 251 省级40 软件 590103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175 校级41 软件 590108 软件技术 426 国家级42 软件 590120 软件测试技术 4443 软件 590125 软件外包服务 4044 软件 590155 网络营销 9945 软件 590357 通信类 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 4646 软件 620405 财经大类 市场营销类 电子商务 17547 文理 620208 财经大类 财务会计类 统计实务 9148 文理 660103文化教育

大类 语言文化类应用日语 107

49 文理 660107 应用韩语 10050 文理 660108 商务英语 402 省级51 文理 660112 文秘 13752 艺术 560105 土建大类 建筑设计类 环境艺术设计 346 校级53 艺术 670102艺术设计传媒大类艺术设计类

产品造型设计 173

54 艺术 670103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250 校级55 艺术 670107 装饰艺术设计 27056 艺术 670305 广播影视类 影视动画 373 省级合计 12514

图 1 学校 2013-2014 学年各专业大类在校生人数所占比例数据来源: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4 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7

2.办学条件与师资

2.1 学校资源充足,办学条件优越

学校通过加大办学投入,全方位加快软、硬件条件建设,各项办学条件均符合或超过了国家对理工类高职院校设定的指标(详见表 4)。表 4 学校与教育部基本办学条件对照表序

号 教育部基本办学条件 部颁标准学校数据现状2012-2013学年

2013-2014学年1 生师比 合格 18-

限制 22 15.76 15.72

2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合格 15-限制 5 72.21 72.57

3 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20 37.77 42.224 生均实践场所占有面积(平方米/生) 8.3 8.71 8.595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生) 59 73.49 72.536 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生) 6.5 9.14 9.037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生) 合格 16-限制 9 18.8 17.948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合格 4000-限制 2500 10562.04 11326.46

9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 10 12.71 11.2210 生均纸质图书(册/生) 合格 60-限制 35 79 80

8序

号 教育部基本办学条件 部颁标准学校数据现状2012-2013学年

2013-2014学年

11 生均进书量(册) 2 2 2.12

12 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台) 8 43 43.8313 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实验室座位数(个) 7 162 /14 网络多媒体教室数(间) / / 912.2 办学经费收支平衡,财政状况稳步增长

学校财务工作积极适应学校事业发展要求,全方位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拓展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多方筹措事业发展资金。财务总体运行状况继续朝着安全、规模、良性的方向发展,财务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债务化解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学校办学设施进一步完善,教职工收入稳步增长,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和重点项目的资金支出。全校办学经费总收入25137.364 万元,主要来源分别为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 2098.320 万元、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 13571.000 万元和学费收入 6892.185 万元、社会捐赠及其他收入 2575.859 万元。(详见图 2)

图 2 学校 2014 年度办学经费收入情况(单位:万元) 9

数据来源: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4 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学校经费投入总额为 24471.717 万元(不含还贷支出 8500 万元),保证了设备采购费、日常教学经费、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经费的逐年增加。其中支出设备采购费 1448.308 万元,日常教学经费、教学改革、师资建设等2043.243 万元,图书购置 81.079 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5378.189 万元,其他费用支出 14768.776 万元。(详见图 3)图 3 学校 2013 年度办学经费支出情况(单位:万元)数据来源: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4 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2.3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教师发展能力与综合素质为核心,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 514 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为 42.22%,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 72.57%,专业课教师中双师教师比例为 46.30%,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双师”教师比例和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均超过或接近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在 2015 年应达到的指标要求,较好地实现了师资队伍数量增长、质量提升与结构优化的协调发展。(详见图 4、5、6)

10

图 4 学校 2013-2014 学年教师队伍结构

数据来源: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4 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未折算)图 5 学校 2013-2014 学年校内专任教师学位结构结构数据来源: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4 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11

图 6 学校 2013-2014 学年校内专任教师职称结构数据来源: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4 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学校共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2 个,省级教学名师 3 名,校级教学名师 15名,333 工程培养对象人选 5 名,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资助人选 4 名,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20 余名,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6 名,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 2 个,南京市“321 人才计划”1 名。3.学生成长与发展

3.1 生源与招生量持续稳定

学校 2013 年招生计划为 4585 人,实际录取 4570 人,报到人数 4305 人。其中,江苏省内生源占 82.07%,江苏省内生源报到率为 95.67%。招生方式分为单独招生、面向中职毕业生的对口单招、面向高中毕业生的高考普通招生(包括高 12

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三种类型,考生报考人数远超招生计划数,体现了良好的社会认可度。(详见表 5)

表 5 学校 2011-2013 年录取报到情况一览表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招生计划 4640 4585 4585录取人数 4643 4611 4570报到人数 4339 4342 43053.2 倾情关爱学生,成立精英人才学校

学校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倾情关爱,全面育人”的理念,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倾情关爱学生,在全省高职院校中率先实行人生导师制,将辅导员、班主任统一性教育管理与人生导师个性化引导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服务育人水平,使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进一步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良好育人氛围,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我校成立精英人才学校,着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中的优秀学生。案例 1 多载翠竹留清影 同上高楼看远天 学校成立精英人才学校【多载翠竹留清影 同上高楼看远天 学校成立精英人才学校】打破班级、年级、专业等常规建制,按照科学性、创新性和实效性原则,开设“创新精英班、创业先锋班、创优示范班”三个类别的班次,通过规划课程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校外专家和校内导师双培养、柔性管理和刚性考核同落实、团队项目与个人项目共实施等举措,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积极探索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英才培养模式。目前,学生争当“三创”精英的热潮在学校蔚然成风,学校每年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和综合表彰的学生超过 500 人次; 13

每年有不少于 30 名在校生获得专利授权;涌现出像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云曙先、江苏省优秀大学生党员陈旭、江苏省大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典型周燕璇、教育部《2012·发现高职》创业典型王茜、全国最年轻的野生动物新生代摄影力量刘思阳、“江苏省见义勇为好青年”徐坚等一批杰出学生。精英人才学校,引领广大高职学生找回了成才的自信、找寻了成才的梦想。3.3 注重心理教育,重视文化育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终坚持“重在预防、促进发展、帮助成长”的原则,逐步形成“二三四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即全面、全程二个覆盖;防治、完善、发展三级功能;“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形成了“课程、活动、辅导、危机干预、调查研究”五位一体的工作内容。建立了努力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和精细化的服务体系,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详见图 7)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加强与工业文化的对接,践行高校文化育人的根本要求,其中,以职业素质课程为基础,根植工业文化;

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

以企业文化为导向,体验工业文化;以企业导师为依托,融入工业文化。通过实践的不断深化,成效日益彰显,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大学生社团建设、组织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详见图 8)

14

图 7 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图 8 精彩纷呈的课外活动

3.4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社会美誉度高

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培养,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根据麦可思调查数

据,学校 2013 届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 3307 元,比本校 2012 届(2906 元)高401 元,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 2013 届(3099 元)高 208 元。我校 2013 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为 59%,比 2012 届(58%)高 1 个百分点。2014 年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显示,学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 98.19 %,上届毕业生就业率为 99.17%。(详见图 9)近年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有较大提高。用人单位对我

15

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团队精神、工作态度及业务能力都反映良好。为了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学校每年印制毕业生招聘指南,寄送用人单位,广泛推介我校毕业生;为使用人单位能够更好地了解毕业生的情况,听取他们对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学校还积极通过就业顾问委员会等相关活动,增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关系,进一步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巩固与用人单位的长期联系与合作。据 2012 届毕业生相关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达96.66%以上,我校毕业生的价值观提升状况较好,基本工作能力与核心知识基本满足工作要求。2906

3307 3099 0900

1800270036004500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

本校2012届 本校2013届 全国示范性高职2013届( 元)

图 9 学校 2012 届、2013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3.5 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高,校友推荐度好校友的满意度和口碑直接关系着学校的社会声誉,并直接对学校的生源和

长期发展产生影响。学校 2013 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 93%,与 2012 届(94%)、省内高职院校 2013 届(92%)均基本持平。其中,统一高考、对口招生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均为 93%,单独招生毕业生为 95%。(详见图 10)我校 2013 届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为 72%,比本校 2012 届(75%)低 3个百分点,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 2013 届(70%)高 2 个百分点;不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为 8%,比 2012 届(6%)高 2 个百分点,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 2013届(9%)低 1 个百分点。其中,统一高考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为 70%,对 16

口单招毕业生为 84%,单独招生毕业生为 79%。2012 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和满意度均较高,说明毕业生在校期间有着较好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对母校的整体认可度较高。(详见图 11)92

94 9388 90 925060708090100

2011届 2012届 2013届本校 本省高职 ( %)

图 10 学校 2011 届-2013 届校友满意度的变化趋势数据来源:麦可思-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75 75 7270 70 700

20406080100

2011届 2012届 2013届本校 全国示范性高职( %)

图 11 学校 2011 届-2013 届校友推荐度的变化趋势数据来源:麦可思-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3.6 积极推进创业教育,成效显著我校一直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始终把创业教育融入到整个教育教学环节中。针对大学生成才不同阶段的特征,开展创新创业知识教育,培养 17

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传授创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开展课程实践教学、学生创业社团活动、创业项目培训,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由于成绩突出,2012 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13 年,被教育部评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同时,学生创业典型不断涌现。20 个创业项目团队在学校大学生创业园进行创业实践,其中的优秀项目进驻我校科技园进行孵化。2010 级学生云曙先获批国家发明专利 9 项,实用新型专利 7 项,主持并完成 2 项“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获得国家奖学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二等奖、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江苏省三好学生”等 38 项荣誉及奖项;个人注册成立的智能科技中心也已起步,被《光明日报》称为“高职院的科创达人”,光荣入围 2012 大学生年度人物 200名候选人。根据麦可思数据调查显示:我校 2013 届“自主创业”的比例为 4.2%,比本校 2012 届(3.1%)高 1.1 个百分点,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 2013 届(3.4%)高0.8 个百分点。(详见图 12)

84.8

0.9 3.1 5.5 3.4 2.3 81.1 1.1 4.2 8.2 3.4 2.0 85.0 1.1 3.4 4.4 3.8 2.3 020406080

100

受雇全职工作受雇半职工作

自主创业 毕业后读本科无工作,

继续寻找工作无工作,其他

本校2012届 本校2013届 全国示范性高职2013届 ( %)图 12 本校 2013 届毕业半年后的去向分布数据来源:麦可思-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18

4.教学改革与成效

4.1 完善专业体系,全面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一. 实施“一流专业建设行动计划”

为了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打造出一批在全国、全省排名领先的优质专业,将“二次创业”的战略部署落在实处,彰显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提升我校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学校今年制订了“一流专业建设行动计划”,准备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建设,使得一批建设基础好的传统优势型专业、依托新兴产业而发展迅猛的新生型专业、近年来增量明显有突破空间的上升型专业能确立在全国或全省的领先地位,同时,遴选一批发展潜力大的专业作为校内重点建设专业,从而建立起国家、省、校三级一流专业建设的梯队,并以此引领全校所有专业全面提升专业内涵,形成一批专业建设成果。二. 制订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按照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提出的的五个对接的要求,在吸纳我校示范校建设以来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制订最新一版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线,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依托,切实推进“学做合一”、“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信息技术与教以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支撑,积极探索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以大力推进学分制改革为载体,积极探索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新途径。 其基本要求强调更专业的调查19

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作用相比更强调实践性教学更加强调个性化培养文化素质教育更加强调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更加强调信息技术与课堂学习的融合更加强调对学生的学业指导。 4.2连接行业产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根据江苏、长三角区域和南京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特别是鼓励各专业与行业内领军型企业合作,打造有专业特色的“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等人才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校企“五对接”,共育“三通”国际化软件外包人才的创新与实践》成果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本着“依托行业、立足地域、跟踪需求、发展服务”的原则,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形成分类指导、重点扶持、持续推进电子信息产的思路,以重点专业为龙头,以专业群为行业专业为核心,以现代构建以新专业为亮点的专业建设框架,进一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分批次、分层次建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重点专业,全面提升学校专业建设水平。 案例2信息技术推动产教融合,推动ICT行业应用和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推动产教融合,推动ICT行业应用和产业发展】2014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兴通讯正式签署教育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共投资1200万元与“南工院中兴通讯学院”和“南工院中兴通讯iii “南工院中兴通讯学院”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校企深度合作研究的全国示范基地。 “南工院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通过高职应用型科研体系创新,成为服务企业产品升级研发20强

中心、应用技术解决方案提供中心、企业运营和售后保障中心、营销配送中心和实训示范中心。

根据合作协议,确定通信技术、通信工程(本科)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三个专业为合作专业。 在学校统一管理下,企业方负责中兴通讯学院的日常运营管理,在专业建设、专业教育实习、学生教育管理、社会服务和科研创新等多方面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运营企业化管理模式创新实践。 校企双方将依托ICT创新基地和专业合作平台进行社会服务和科研创新,面向中小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营销。 计划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2000人/天/次; 完成500万项科研项目落地; 完成专利申请10项以上。 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支持。 案例三层次递归,校企轮换实践教学改革

【层次递归,校企轮岗实践教学改革】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韩国现代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现代重工工业机器人工程中心,共同组建企业冠名班,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共同授课。 针对国内制造业产业升级中,具有现场调试经验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非常匮乏的现状,采用了分层递进、校企交替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课程从基础到实战逐级递进,基本操作、编程、仿真、现场调试、工作站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逐步提高学生能力水平。 并开展校内培训和企业实践轮岗,采用基础操作和编程在校内进行,综合实践结合企业岗位在企业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学生理论基础和实践21

有效结合经验,提高了学生实战水平,培养了对企业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案例四科技创新团队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新人才和精英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新人才和精英人才培养】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以项目为纽带,依托“省级无线传感器网络” 以建设“青蓝工程工作室”、“江苏省智能传感器网络工程研发中心工作室”、“博士工作室”等项目为纽带,通过资源与人员的重新整合,形成优势互补。 该工作室成立不到半年,目前在培训中有纵向课题20多项,横向课题近10项,达成合作意向的企业共有20多家,总成绩超过100万。 并通过项目的带动,带来了精英学生。 也是通过这一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精英学生特别是精英本科生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高职本科培养水平的有效途径。 4.3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

学校根据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和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选择课程内容,强调课程内容实施的有效性。 一.精品课程建设

做好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和培养工作,继去年两个国家精品课程成功转型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后,今年又一个原国家精品课程也开展了建设申报工作,并通过转型顺利上线。 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强校内立项网络课程建设工作,全面启动班级资源共享课程培养和建设。 22

二.课程改革

为了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育能力,提高全校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通过单元教学设计和整体教学设计从整体上优化课程内容、方法、模式,提出“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以项目或任务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设计。同时,结合单元教学设计环节,开展了“一堂好课”大探讨、征文评比以及课堂评价等活动。三.教学信息化改革

积极探索以微课为代表的新的教学模式,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等,在校内组织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微课比赛等相关教学竞赛,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同时,遴选好的案例参加省、国家层面的相关比赛。四.主持建设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

我校于 2013 年获批的国家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今年在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相关二级分院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建设,同时我校直接或间接联合近 30 所院校和十几家行业、企业,通过校企行的密切合作,建设一个资源内容丰富、先进技术支撑、可持续更新的智能、共享、动态的国家级教学资源库,今年已陆续进行自查验收和宣传推广工作,明年将迎接教育部的验收。(详见图 13)

图 13 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五. 参与建设的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我校各分院今年继续积极参与其他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子项目 23

建设,例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主持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产品专题设计”、浙江机职业技术学院主持的“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资源库” 子项目“数控机床电气传动”课程资源等。在我校的积极支持与建设下,各项目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并于今年接受了项目主持单位和教育部的验收。案例 5 深化产教融合,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

【深化产教融合,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于 2013 年至 2014 年期间,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产教融合”的职教要求,依托参与国家高职教育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与校级网络课程建设的契机,密切联系企业,共同开展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其间吸收企业真实案例进行教学项目改编,将离散的、独立的数字化素材资源在“学习项目包”的理念架构下进行有序分类和高效集成,制作大量仿真教学资源,并上传网络平台,供在校生与企业人员自主学习,与企业共享建设成果。4.4 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质量意识,注重过程监控,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反馈过程中的应用,注重吸收用人单位和社会人员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建立起“多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强调过程导向和持续改进,通过制定贯穿整个办学过程的质量管理措施,对影响教学质量的诸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进行规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建立起一种推动学校自身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的机制,实现对教学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的质量保证,促进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学校充分认识到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重要性,数据采集平台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常态管理和监控手段,同时也是高 24

职院校梳理和认识自身发展情况和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的主要方式,对改进学校管理方式、加强常态和动态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不断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注重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的利用工作,以平台数据为监测点,有效观测并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学校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的“专业剖析”的基础上,2012 年,学校建立校内专业评估制度。对专业建设成效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对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推进二级学院(部)和专业带头人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和思路和具体做法,为学校全面专业评估打下了基础。案例案例 6 以评促建,面推进校内专业评估

【以评促建,全面推进校内专业评估】把专业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核心地位,是加快学校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优化人才培养的关键。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依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加强专业建设,对学校各个专业进行常态化和过程性考察与监控,以探讨、发现和把握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活动中,影响、制约并决定专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核心要素与基本规律,及时发现学校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实际运行环节中存在的各种显性和隐形的问题与困难。通过评估,促进各专业遵循教育规律,明确专业办学思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4.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学校立足当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南京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建设“政校行企”共同体为着力点,创新高职教育办学体制,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人才共育、过程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的新体制。

多年来,学校立足区域发展,瞄准行业动态,贴近企业需求,以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切入点,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以产学研协会建设为平台,以聚合校政行企共同体合力机制建设为目标,努力借助多模式校企合 25

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是什么学历

高职高专是什么学历

4.6 赛教相融,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根据学生能力发展的特点,努力搭建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充分利用竞赛机制的引导激励机制,以“解决职场现场实际问题,全面提升综合职业素养”为目标,寓教于赛,注重以赛促教,以赛育人,将竞赛与教学有机融合,训练学生综合技能,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各专业以竞赛项目为载体,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实训项目,打造优秀教学团队,使大赛项目进课堂,以赛促学,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通过竞赛平台,学生职业技能和人文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详见图 14、表 6)案例 7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竞赛与专业发展互融共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竞赛与专业发展互融共促】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将省、国家职业技能竞赛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成果应用于本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项能力课程教学,子项目作为课程教学项目,以技能竞赛要求和规范开展实践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技能竞赛成果的应用,扩大了技能竞赛的受众面,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为技能竞赛选手的选拔提供了肥沃的“基础”,学生中形成以成为技能竞赛选手为荣的良好局面。技能竞赛与日常教学的深入融合,共同促进专业快速发展。2012年以来,我校取得此赛项省赛三连冠、全国竞赛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26

图 14 我校 2014 年参加的部分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照片表 6 学生获奖情况统计表类 别 2012-2013 学年 2013-2014 学年国家级 省级 国家级 省级技能竞赛获奖 13 26 31 23科技文化作品获奖 0 7 123 6总 计 13 33 154 294.7 实施开放办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

学校作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理事长单位, 27

依托交流协会、“新加坡-江苏合作理事会”、“中国-东盟中心”等平台,整合国内外、校内外资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专业,为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具备国际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目前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近30 所院校,开展合作交流,形成了专业对接类、师资研修类、学生交流类、合作办学类等 4 大类项目。2014 年选送了 23 批次、73 名教师和管理骨干赴境外访学、研修和交流,先后聘请了来自 6 个国家的语言和专业外教 18 人来校教学,有数十名学生赴境外交流或留学深造。作为“中美百千万交流计划”项目全国7 所试点院校之一,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Cobleskill 学院基于专业对接和学分互认的高水平合作办学项目获批。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成效获得各方肯定,我校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之“创建中外合作高水平项目,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子项目,在江苏省教改办组织开展的阶段评估中,在全省高职院校国际化试点项目中唯一获得“成效明显”评价。案案例 8 学校试点“现代学徒制” 【学校试点“现代学徒制”】我校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德国博世汽车部件(南京)有限公司进行合作,从 2014 级开始在机电类专业开设“博世 AHK证书试点班”,把 AHK 证书标准和内容融入课程与教材,校企按照共同研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交替实施系统的教学、技能训练和考核评价,学生毕业获取学校毕业证书和考取德商会 AHK 证书,进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探索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本土化创新与实践,培养具备“中国特色”和“德国水准”的职业化技术技能人才,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与就业。

28

5.现代职教体系构建

5.1 深入实施专本分段培养,畅通学历提升途径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积极策应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我校与南京工程学院联合培养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通信工程四个专业的四年制本科生,组织了与金陵科技学院“高职本科衔接 3+2 合作项目”,完善了《联办本科学籍管理规定》。(详见图 15)根据培养目标,在学制结构、课程结构、技能实践、考试方式、质量监控等各方面开展了切实有效的工作。双方将紧紧把握整合资源、拓展发展空间的机遇,各自发挥优势、互补搭配,在合作中形成“组合拳”,不断提升各自办学水平,为江苏省信息产业工作贡献力量,为完善江苏现代职教体系做出积极的贡献。图 15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签约仪式及项目研讨会5.2 拓展中高职衔接形式,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

学校努力发挥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努力探索中高职教育的系统衔接。在 29

进一步完善传统对口单独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行业人才需求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的中高职衔接形式。2014 年,开展了与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等 4所中职院校“中高职衔接 3+3合作项目”建设工作。合作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完善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着力提高试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搭建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做出积极的贡献。

5.3 大力开展继续教育与培训,服务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校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不断深化继续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面向生产、面向基层、坚持继续教育数量、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积极发挥人才、技术和行业资源优势,广泛开展人才培训、项目合作、技术咨询和服务等工作。在抓好地方行业、企业人才培训的同时,持续加大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力度,为广大从业人员和社会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不断增加培训人次、提升培训质量。(详见图 16) 图 16 社会培训相关图片

2013-2014 学年,学校开展技能培训 5954 人次(其中社会人员 880 人次,在校生 5074 人次),比上一学年增长 42.13%。同时,学校以为企业培养适需对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突破口,创新思路,与企业对接,采取“学历+技能”模式,共同培养员工,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认可,为服务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30

6.科技与社会服务

6.1 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发展

学校与南京康士康、捷豹路虎、中兴通讯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通过校中厂、厂中校、开展订单班等合作模式,共同培养机电、通信、计算机及汽车等专业人才,双方合作共赢,有力地促进了南京机电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学校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长三角地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以我校牵头采用政产学研用实质性合作,联合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南京风电装备行业协会、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15 家行业协会和企业组建江苏省风力发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开展联合技术攻关,进行优势互补,形成了风力发动机、风电传动系统、风电控制系统的零部件的积聚,建成风电机组设计研究所、风电技术应用研究所、风电技术推广事业部、风电产品测试中心中试基地和中心办公机构建设,已构建管理服务平台、技术研发平台、产品测试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协同创新,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实现风电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在南工院大学科技园内集聚 10 多家风电企业,形成风电研发和生产基地,中心具备协同创新资源和人才团队,能进行风电重大任务等方面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投入 300 多万的软硬件建设,建成风电技术应用研究所,与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南京康尼科技有限公司协同在智慧风场管理系统、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设计、风电、光电等多新能源电互补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等项目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利用江苏省精密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 31

中心开放基金平台,围绕风电机组装备协同风电企业立项 8 项科研课题,经费达 17 万元,已申报专利 31 多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30 多篇。利用江苏省智能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开放基金平台,围绕风电应用技术协同风电企业立项 17 项科研课题,经费达 26 万元,已申报 12 发明专利,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 多篇。6.2 打造科研服务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已任,坚持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工作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以研发平台建设为重要载体,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主动对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服务、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省教育厅公布的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为江苏服务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学校多项主要指标均排名专科高等学校前列。学校支持广大教师、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将学生培养与生产实践、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教师、学生到生产实践中去,在企业里找课题,在实践中“接地气”,让企业的技改项目和攻关难题成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和毕业设计选题的主要来源。

2013-2014 学年,学校最新确认的产学合作主要合作企业为 266 家,比上一学年增长 18.22%;学校为企业技术服务年收入 60.9 万元,2013 年为 101.62 万元,比上一学年减少了 40.07%。新增省级以上科研平台 3 个,新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支撑计划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8 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34 项,立项建设首批校级青年基金项目 14 个、创新基金项目 7 个和首批校级研究室 3 个。校内教师主持在研课题 435 项,比上一学年增长16.62%;到款金额 822.5986万元,其中,校内专任教师 820.0986万元、比上一学年增长 114.03%;公开出版著作与公开发表论文 462 篇,其中,校内专任教师457 篇、比上一学年增长 2.01%。

32

在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兼课人员的社会兼职工作方面,加大人员、资金投入力度,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轮流到企业锻炼,让教师在一线服务中锻炼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做出贡献。

学校积极面向校内外开展技能鉴定工作,现设有职业技能鉴定站(所)2 个可以开展无线电调试工、维修电工、数控加工、汽车维修工、国际商务单证员等 40 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详见表 7)表 7 学校近两学年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有关数据统计表学年 工种/证书种类 鉴定数(人次)社会 在校生2012-2013 29 364 38252013-2014 40 880 50747.政府支持与主办方履责

7.1 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为学校提供良好办学环境

江苏省政府大力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经费、教师培训、质量工程建设、教科研等各方面均给予大力支持。统筹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在大幅提升生均财政拨款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系数的同时,加大了专项经费投入,2014 年共投入专项经费 408.762 万元,主要用于教育经费、教科研、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等。(详见表 8)江苏省教育厅多批次组织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师资培训,组织开展各种类别的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和教科研课题研究,并支持学校开展“3+2”高职与普

33

通本科分段培养、“3+3”中高职分段培养试点工作。江苏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为学校创造了良好的办学环境,学校各项工作稳步开展,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表 8 2014 年省教育厅资助教师培训情况一览表支持类别 人数国家级培训项目 22省级培训项目 47国内访问学者 2访问工程师 1

财经类、电子类、制造类、师资管理人员出国项目培训 5师资管理人员培训 10

南京市政府也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地域发展相融为一体,统筹规划,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秦淮区、栖霞区政府等相关单位为学校开展“政校行企”合作及相关教科研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各种形式,搭建校校、校企交流平台,通过合作开展应用课题研究,支持校企对接等助力之举进一步加强了校地合作,在地方政府与学校之间搭建了良好的沟通桥梁,升华和拓展了“政校行企”合作发展的新境界,使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得到进一步增强。7.2 主管方积极履责,重视学校人才培养

作为学校的主管方,江苏省教育厅积极履行责任,发挥主导作用,高度重视学校办学及人才培养工作。集中行业优势资源,在省属院校整体宣传报道、教学科研、校企合作、对外交流等方面要给予学校大力支持。支持学校教学改革和机制创新,支持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引厂入校、工学结合、产学联动的人才培养创新和实践,支持学校搭建合作共建科研平台,为进一步推进“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 34

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等“五个对接”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开展高职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开展优秀教学团队评选等活动搭建了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平台。江苏省教育厅的全力支持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增强了学校行业办学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学校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详见图 17) 图 17 曹卫星副省长、胡金波副部长分别来校指导工作8.挑战与展望

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研究、探索和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毕业生满意度高,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但是,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2014 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胜利召开,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全面部署,高等职业教育在新的起点上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在新形势下,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改革、创新并积极应对。

35

8.1 把握高职教育发展动态,努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及时把握国际、国内高职教育发展动态,认真分析并及时掌握区域内经济发展现状,及时跟踪、贴近产业发展的最新需求,进一步革新办学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社会培养符合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8.2 策应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积极拓展人才培养途径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开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牢牢抓住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机遇,以战略眼光、现代理念和国际视野,在努力做好全日制高职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不断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积极拓展中职与高职分段培养、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等各类项目的合作专业,深化中高职衔接和专本衔接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纵向贯通的途径,为更多学生提供学历提升的通道。同时,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为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培养大量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8.3 进一步拓宽入学渠道,注重多元化培养人才

2014 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改革将对我国未来教育将带来深刻的影响,对高职教育带来巨大的变化。入学渠道的拓宽,对高职院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自主招生、分类招考等形式致使生源多样化问题也将越来越明显。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在人才选拔和培 36

养上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一方面,我们必须结合国家政策,进一步加强人才选拔考试改革,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改革。另一方面,针对生源多样化的现状,不断深化“因材施教”教学改革,注重多元化培养,要充分尊重个体的多元化,开展差异化培养,努力促进学生成长与成才。

37

附表 1:计分卡院校代码院校

名称 指标 单位 2013 年 2014 年10850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 就业率 % 99.18% 99.20%2 月收入 元 2906 33863 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 56% 56%4 母校满意度 % 94% 94%5 自主创业比例 — 3.10% 4.30%6 雇主满意度 % 98.70% 96.67%7专业大类月收入

农林牧渔大类 元 — —交通运输大类 元 — —生化与药品大类 元 — —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 元 — —材料与能源大类 元 — —土建大类 元 2721 3620水利大类 元 — —制造大类 元 2816 3485电子信息大类 元 2919 3642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 元 — —轻纺食品大类 元 — —

财经大类 元 2832 3031医药卫生大类 元 — —

旅游大类 元 2671 3578公共事业大类 元 — —文化教育大类 元 —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元 2371 3379公安大类 元 — —法律大类 元 — —

38

附表 2:资源表院校代码

院校名

称 指标 单位 2013 年 2014 年10850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 生师比 — 15.76 15.72

4 企业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占比 % 22.01% 24.27%5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元/生 10562.04 11326.46 6 生均校内实践基地使用时间 学时/生 225.2 259.67 生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天/生 179.5 180附表 3:服务贡献表院校代码

院校名

称 指标 单位 2013 年 2014 年10850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

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下三类都填,总和不受 100%约束): — — —毕业生人数(合计) 人 3720 4031其中:就业人数(合计) 人 3621 3958A 类:留在当地就业比例 人 96.77% 88.89%B 类: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比例 人 56% 67%C 类:到国家骨干企业就业比例 人 11% 16%2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 万元 99.8 117.123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 万元 54.7 182.774 技术交易到款额 万元 99.8 117.125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 万元 731.57 834.916 公益性培训服务 人日 0 235院校主要办学经费来源:省级√ 地市级□ 行业或企业□ 其他□(单选)

39

附件 1:图表索引

图 1 学校 2013-2014 学年各专业大类在校生人数所占比例 .................... 6图 2 学校 2014 年度办学经费收入情况(单位:万元)....................... 8图 3 学校 2013 年度办学经费支出情况(单位:万元)....................... 9图 4 学校 2013-2014 学年教师队伍结构 ................................... 10图 5 学校 2013-2014 学年校内专任教师学位结构结构 ....................... 10图 6 学校 2013-2014 学年校内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 11图 7 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4图 8 精彩纷呈的课外活动............................................... 14图 9 学校 2012 届、2013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 ................. 15图 10 学校 2011 届-2013 届校友满意度的变化趋势........................... 16图 11 学校 2011 届-2013 届校友推荐度的变化趋势........................... 16图 12 本校 2013 届毕业半年后的去向分布.................................. 17图 13 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 22图 14 我校 2014 年参加的部分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照片........................ 26图 15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签约仪式及项目研讨会.................... 28图 16 社会培训相关图片................................................. 29图 17 曹卫星副省长、胡金波副部长分别来校指导工作 ....................... 34表 1 学校综合荣誉一览表.................................................................................................3表 2 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部分类别项目建设成效.............................................4

表 3 学校专业设置情况一览表(截止 2014 年 8 月)...................................................5表 4 学校与教育部基本办学条件对照表.........................................................................7表 5 学校 2011-2013 年录取报到情况一览表................................................................12表 6 学生获奖情况统计表...............................................................................................26表 7 学校近两学年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有关数据统计表...............................................32表 8 2014 年省教育厅资助教师培训情况一览表..........................................................33附件 2:案例索引

案例 1 多载翠竹留清影 同上高楼看远天 学校成立精英人才学校.....................................12案例 2 信息技术推动产教融合,对接 ICT 行业应用及产业发展.................................19案例 3 分层递进、校企轮换实践教学改革.....................................................................20案例 4 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创新人才与精英人才....21

案例 5 深化产教融合,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23案例 6 以评促建,全面推进校内专业评估.....................................................................24案例 7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竞赛与专业发展互融共促 ...25案例 8 学校试点“现代学徒制”.....................................................................................27

40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