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考研招生网

考研招生网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8年12月

目录

第一部分“校企合作、定向合作”人才培养模式1.1人才培养总体思路1.2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1.3专业分析

1.4实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建设1.5调研报告(附)第二部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1招生对象2.2基本学制

2.3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方面(岗位) 2.4职业能力培养目标2.5典型工作任务和专业行动领域2.6学习领域2.7毕业条件2.8教学流程表

第三部分学习领域课程标准3.1产品零部件结构表达与制图3.2零部件精度设计与检验3.3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与实践3.4机械设备液压、气动控制与维修3.5冲压模具设计3.6塑料模具设计与实践3.7汽车覆盖模具数控加工3.8模具制造技术

3.9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工程英语

第四部分人才培养方案资料汇总(修订中) 4.1运作与实施4.2改革成效)特色与示范) 4.3评估与建议)包括论证意见)第一部分“校企合作、定向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结合重庆地区经济产业特色和模具行业人才需求,“对标市场设专业、对标企业培养人才、对标职业设课程、对标岗位锻炼技能、重实践、重教学、 本着模范创名牌”的理念探索和开发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经过多次讨论,分别与重庆长安汽车模具、重庆大江至信模具、重庆元创公司签订定向合作培养协议,各向异性2008年,“长安汽车模具定向合作班”、“ 三家企业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校企双方协商“专业设置、课程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培养过程协同管理、教学资源共享”。 1.1人才培养总体思路1、人才培养理念

“因市而设专业,因企而培人才,因职业而设课程,因岗练兵,强践行内涵,重教育,模范创名牌”。 2、人才培养的原则与思考

从体制上保证行业参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制定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等教育只有与行业(企业)相结合,才能培养适用人才。 因此,行业(企业)参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制定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建立了完善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企事业单位、行业领导和专家组成,主要负责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教学档案审定、专业建设研究、校企合作开展和指导等职责。 从而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与高职专业教学大纲的对接,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学院专业教学紧密结合,既能有效增强高职职业素质,又能降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培训成本。 统一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过程、结果。 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和行业技术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 这就需要改变单一的授课形式,尽可能地与职业、工作状况挂钩。 高等教育作为实务准备教育,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各项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模拟操作、课程模拟教学、强化实习实习和实践教学、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实践能力评价为毕业生评价的主要内容。 把高职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过程、结果有机统一起来,给高职能力培养带来最好的效果。 根据工作流程开发工作流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高职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是以突出“岗位能力”特征、通过“工作过程”确定“岗位能力”、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基础而设计的课程。 因此,高职教育模具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模具行业对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客观需要,以能力为本位,根据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从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角度,按照实际工作流程组织课程。 实现课程开发从教育专家导向向行业企业专家导向,从学科知识主体课程向工作任务主体课程,从知识体系基础向能力体系基础转变。 1.2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根据我院《专业委员会管理标准》的规定,成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指导委员会。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提出专业设置、审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议职业技能标准、指导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改革、指导专业实践教学、专业教学质量监控。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指导委员会组成:主任:周玉蓉(副教授,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副主任:钟富平(副教授,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成员:

吴俊祥(高级工程师、重庆大江至信型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成忠)高级工程师、重庆长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振丰)高级工程师、台湾元创集团重庆元创技研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孟栋)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重庆光华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董键)高级工程师重庆天翔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虞学军)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重庆杰信型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青陵)高级工程师、重庆型工业协会秘书长)洪奕)高级工程师、原中国兵工型工业协会秘书长)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模具教研室主任)赵平)高级工程师、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模具教研室教师(程惠清)副教授、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模具教研室教师(夏江梅)副教授、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模具教研室教师(尹超林)高级工程师、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模具教研室教师) 1.3专业分析模具行业是制造业的基础,从汽车、小到玩具,其制作都来源于一系列大小模具。 来自广州市劳动部门获悉,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模具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3左右,但模具工缺口已经超过10万。模具工业是机械制造的主要产业之一,也是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一大产业。随着入世后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模具产业有望迎来30%的增长。制造企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而掌握数控技术的设计与加工人才奇缺,"月薪6000难聘数控技工","年薪16万招不到模具技工"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人员短缺200多万。数控人才与模具设计人才短缺已引起中央领导、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1、地方模具行业的背景优势为模具专业的设置提供了重要保证。

  重庆是我国老三线工业基地,直辖之后,产业结构仍然是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特别是汽车,摩托车两大支柱产业占据了重庆工业的半壁江山,有"世界摩都"之称。但是长期以来,重庆模具产业由于受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远远落后于产品制造业的发展。近几年来重庆每年约有超过60%的模具加工业务流向沿海地区,甚至于海外,造成严重的产业流失和人才流失,成为重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的"瓶颈"。因此重庆市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时,把大力扶持和发展装备工业列为四大新兴支柱产业之首,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模具产品的发展已经列入《重庆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以及《重庆市"十一五"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并作为重庆市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培育发展的六类产品之一。  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重庆是模具市场需求的集中地区。据模具协会近期的调查:全市从事模具加工制造的单位有一千多家,90%以上为民营性质,三资类型专业模具企业五家;从业人员三万多,工程技术人员比例约16%,2006年模具工业产值约16.5亿元左右,比2005年增长16%,用作商品流通的模具近7亿元。2006年模具进口折合人民币约4.8亿元(含港台及随主机进口模具),出口折合人民币约2600万元。目前,模具行业已经全面普及了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数控化加工的技术和工艺流程,模具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得到广泛应用,涌现出长安、大江至信、翎雁、博泰、明远、渝江新高等一批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模具企业,以及永俊、庆铃等三资模具企业,逐渐成为我市模具行业的主力军,业内已有元创、盛源等八家模具企业获得"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但是,重庆模具工业还基本处于内向型,企业组织结构以及产品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标准化程度偏低,企业之间的社会化协作不够。模具是专用技术产品,模具实现工业化和商品化生产,是制造业生产水平和技术进步的标志,是做大做强我市制造业的必由之路。经验表明,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模具市场广阔,模具工业发达;模具工业发达的地区,制造业必然发达。显然,我市模具工业的状况与以汽车工业为首的支柱产业地位极不匹配,不仅丢失了大好的市场机会,而且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促进和加快我市模具工业的发展,是为当务之急。  2、专业定位 模具是成型零件所使用的一种工艺装备,是涵盖了各种用于金属和非金属成形的特殊装备,在我国被分为10大类(冲压模、塑料模、锻造模、铸造模、粉末冶金模、橡胶模、拉丝模、无机材料成型模、其它模具、模具标准件)、46小类。 模具产业以塑料 40% 、冲压 40% 、压铸 8% 三类模具为主。

重庆地区产品发展重点  (1)汽车覆盖件模具

  冲压模具占模具总量的40%以上。汽车覆盖件模具在冲压模具中很具有代表性,模具大都是大中型,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尤其是为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要求更高,它可以代表冲压模具的水平。汽车覆盖件模具水平不高、能力不足、生产周期长已成了汽车发展的瓶颈,极影响车型开发。此外,为汽车覆盖件及其他大中型冲压件配套的大型多工位级进模也应重点发展。  (2)大型及精密塑料模具  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近40%,而这个比例仍不断上升。塑料模具中汽车和家电配套的大型注塑模具,为集成电路等电子信息产业配套的精密塑料模具,应重点发展。  (3)铸造模具

重庆是国内最大的有色金属铸造基地。大型薄壁精密压铸模技术含量高、难度大;镁合金压铸模和真空压铸形成模虽然刚起步,但发展前景好,有代表性;用于汽车缸盖、缸体的大型精密铝合金浇铸模具也是发展方向。 (4)主要模具标准件

目前国内已有较大产量的模具标准件主要是模架、导向件、推杆推管、弹性元件等,但质量较差,品种规模较少。这些产品不但国内配套大量需要,出口前景也很好,应继续大力发展。氮气缸和热流道元件国内至今无像样的专业厂生产,主要依靠进口,应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水平,形成标准,并组织规模化生产。 (5)其他高技术含量的模具

占模具总量近 8 %的压铸模具中,大型薄壁精密压铸模技术含量高,难度大。镁合金压铸模和真空压铸成形模目前虽然刚起步,但发展前景好,有代表性。子午线橡胶轮胎模具也是发展方向,其中活络模技术难度最大。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的一些快速制模技术及相应的快速经济模具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些高技术含量的模具在"十一五"期间也应重点发展。   重庆作为中国最大的汽摩和模具生产基地,高、中、低档各种类型模具应有尽有,但生产塑料、冲压、压铸模具的模具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尤其汽车覆盖件模具。因此,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主要是针对生产此三类模具的专业人才需求,尤其突出冲压模具(汽车覆盖件模具)的专业人才需求。

迎新晚会

迎新晚会

  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建设、体现专业的特色、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学科型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因此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业务规格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学科型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培养目标应当突出学科本位的特征;而高等职业教育则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围绕地方或行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培养目标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它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方向。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下移,面向基层一线的需要,培养在模具行业中"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或管理人才。  (2)、根据模具行业的人才需求,确定本专业职业岗位群  职业岗位群是针对某一专业,所能从事的相关职业岗位的一个总称。对同一专业,在不同的时期它所从事的岗位群是会随着科技进步或其它外围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过去,由于模具设计手段的手工化等因素,使得模具生产企业对模具设计人才的高需求量。自90年代以来,模具CAD技术逐步普及,企业对模具设计人才产生了从数量需求向质量需求的深刻转变,高职模具专业毕业生由于自身学制和专业知识的限制,就业岗位从过去的以模具设计为主转变为模具设计岗位、模具装配岗位、模具加工制造岗位、模具制造管理岗位、模具维修岗位、模具生产的相关岗位并存的现状。  此外,由于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快速发展,操作各类数控加工设备进行模具零件加工制造也成了模具专业毕业生重要的从业岗位群。所以,我院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应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能综合应用本专业所学知识,综合素质良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劳动者。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模具设计与加工制造工作,生产现场的工艺实施以及智能型设备的操作工作,相应行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  1.4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的实施途经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的实施途经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课程整体设计阶段。该阶段所要做的工作包括解决专业准确定位问题的市场调研,解决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途径和解决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载体的选择、课程内容的重构、课程标准的制订、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这些工作任务的形成需要通过专业调研来完成。通过对专业所对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人才结构与需求状况等来完成课程的整体设计。  第二阶段:完成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的转换。这个阶段包括四个工作环节:  1、校企双方共同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是对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  2、校企双方共同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开发分析;

  3、校企双方共同研讨归纳出专业职业行动领域和职业行动能力领域分析表;

  4、校企双方在对每个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载体),完成任务所需的职业行动能力领域进行分析和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 "加工" ,确定行动领域。   第三阶段:从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的转换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的基本参照点是工作过程,要求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学科课程)设置课程门类。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需要通过四步:分析职业工作过程、描述职业行动领域、评价选择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  第四个阶段: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景设计  学习情景设计包括两个环节:

  1、课程内容分析 课程内容分析的目标是获得某门具体课程的知识、技能、态度及其组织关系,基本参照点是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知识包含操作知识和理论知识。操作知识指完成某工作任务必须需要的应用知识,如操作步骤、工艺、工具设备名称等。理论知识指完成该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解释性知识,用于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2、每个学习情景应当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按照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所需要的"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环节来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第五阶段:开发教材及相应教辅材料。

  彻底改变传统教材的编写习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重点把握教材开发两个关键要素:知识选择和排序。

  1、内容选择。用典型产品或服务这一工作任务引领课程内容。典型产品或服务的选取要密切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内容选择要根据岗位要素及岗位能力要求来进行,用工作任务引领知识。工作任务是核心,但并不否定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合理地延伸出来的。  2、内容排序。按照工作流程排列学习内容,按照企业完成能力要素时间确定单元学时,按照工作任务步骤设计工作任务单。通过职业学习活动等教学途径,将工作任务分析所获得的工作任务这一形式化的东西,利用典型产品制作或服务提供等方式,转化为具体实施工作任务的教学,让学生体验整个工作过程。1.5调研报告(见附件)

第二部分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1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2.2基本学制三年

2.3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岗位)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工艺设计、模具制造、模具维修、质量管理等工作,适应机械模具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服务面向(岗位):主要工作岗位:模具(助理)设计师、模具制造工、模具装调工

次要工作岗位:模具CAE(助理)工程师、模具生产管理、模具销售与项目管理、产品开发、数控机床编程操作和特种加工机床操作人员、机电设备的营销与管理人员2.4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职业能力=专业能力(专业技能知识)+社会能力(学会做事)+方法能力(学会学习)1、专业能力

模具设计能力--具有冷冲模、塑料模及其他模具设计的基本能力,达到助理工程师的要求,上岗从事模具设计工作。模具制造能力--能利用数控加工、电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制造各种类型的模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能直接上岗从事模具制造工作。模具修配能力--能够看懂模具结构,工作原理,找出待修理的模具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生产管理能力--熟悉模具生产企业生产流程,具有一定的生产组织管理、协调等能力。2、社会能力

(1)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2)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

(3)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4)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方法能力

(1)较强的对新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力。(2)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和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3)查找资料、科技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4)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能力。2.5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行动领域

  我们根据模具企业生产流程,将模具设计与制造划分为:工艺准备 - 模具设计 - 模具加工 - 模具检测四个过程。对应的岗位(群)为模具设计人员、模具制作人员、模具调试工、模具管理人员。模具专业岗位群:模具设计人员、模具制作人员、模具调试工、模具管理人员序号

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17个)1读图与手工绘图

表达与绘制产品零部件结构2计算机绘图

3

三维设计产品及模具利用CAD软件设计模具4转换工程图

5

设计机械机构和装置的结构和强度分析零件材料及设计产品零件结构6选择材料与热处理

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

量具、仪器的使用与保养设计与检测零件几何精度8精度设计及检测

9

编制机械零件加工工艺

利用工艺装备加工零件与编制工艺10选择与设计夹具

11

正确选用机床和刀具12

零件加工精度分析13

成形设备的气压和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成形设备自动控制14

正确操作维护成形设备15

分析编制汽车冲压件成型工艺规程设计汽车冲压件模具16

设计汽车冲压件模具17

模具典型零部件加工工艺的编制编制模具制造工艺18

模具装拆及试模、修模19

汽车覆盖件模具加工的工艺设计与手工、自动编程汽车覆盖件模具数控加工20

操作数控机床加工零件21

分析编制塑料件成型工艺规程,设计制造塑料模设计与制造型腔模具22

分析编制压铸件成型工艺规程,设计制造压铸模23

分析编制铸造件成型工艺规程,设计制造铸造模24

三维测绘产品或模具模具逆向设计25

操作三坐标测量机和激光抄数机26

冲压模具CAE分析冲压模具CAE分析27模具接单估价报价

谈判与签订模具开发合同28编制模具的生产作业计划29

合同谈判与签订30

选择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模具材料与表面处理31阅读、翻译英文专业资料模具专业英语32

使用常用工具和设备检测模具实施质量保证体系33

正确评定检测结果34

编制质量管理文件,正确使用质量控制方法35

学习企业文化

职业指导与职业道德修养36

学习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养成职业道德行为37

设计职业生涯专业学习领域序号

学习领域参考学时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公共学习领域

职业基础学习领域

产品零部件结构表达与绘制(含二维CAD)(原机械制图)128模具CAD(CATIA三维造型)

56

产品零件结构、材料分析及制作(原机械设计基础)132零件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原公差)84

机加工零件艺装备与工艺编制(机械制造技术)84

成形设备自动控制84

职业核心学习领域模具材料与表面处理64

汽车冲压件模具设计208

模具制造工艺9690

汽车覆盖件模具数控加工6460

型腔模具设计与制造148

职业拓展学习领域模具逆向工程技术60

冲压模具CAE60

模具开发合同谈判与签订30

模具专业英语60

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讲座(课外)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讲座(课外)

实践学习领域

模具零件加工(车、钳、铣、磨)16856

数控车削加工零件56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零件56

模具钳工84

模具设计师

168(课外)校外生产实习56

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476

2.6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1学习情境2学习情境3学习情境4学习情境5学习情境6学习情境7产品零部件结构表达与测绘产品零部件结构表达与图样识读零部件测绘计算机绘图

零件精度设计与检测基本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典型零件精度设计与检测典型零件几何精度设计产品零件结构、材料分析及制作常用机构的认识与工作特性分析

常用传动装置的认识、典型零件的结构分析与设计减速器设计成形设备自动控制液压元件及检测调试气动元件及检测调试液压、气压基本回路及检测调试

冲压模具设计冲裁模具设计弯曲模设计拉深模设计综合模具设计塑 料 模 设 计 与 实 践塑料模具结构认识实践塑料成型工艺规程的制定注射模设计

其它塑料模具设计

汽车覆盖件模具数控加工

汽车覆盖件模具凸台结构数控编程汽车覆盖件模具二维轮廓结构数控编程汽车覆盖件模具各种孔加工编程汽车覆盖件模具3D轮廓结构数控编程汽车覆盖件模具3D型面结构数控加工编程拉延模具数控加工工序编排模具制造工艺

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模具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实施模具装配工艺设计及实施2.7毕业条件1、学分:

2、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学生毕业时必须至少取得模具设计师资格或以下一种劳动局颁发的相应工种的中级或高级技能证书。(1)车工技能证书(中级或高级)(2)钳工技能证书(中级或高级)(3)模具钳工技能证书(中级或高级)(4)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证书(中级或高级)(5)数控车床操作工证书(中级或高级)(6)数控铣操作工证书(中级或高级)2.8教学进程表

1、"大江定向合作班"教学进程2、"元创定向合作班"教学进程3、"长安定向合作班"教学进程4、塑料模具方向教学进程

第三部分 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详见课程标准汇编)

3.1产品零部件结构表达与绘制3.2零件精度设计与检测3.3机械零件结构设计与实践3.4机械设备液压、气动控制与维修3.5冲压模具设计3.6塑料模具设计与实践3.7汽车覆盖件模具数控加工3.8模具制造工艺

3.9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工程英语第四部分 人才培养方案材料汇编4.1运行与实施

4.2改革成效

4.3评价与建议(含论证意见)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2008级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评审意见表评审人才培养方案: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汽车覆盖件模具方向08级"长安定向合作班"、汽车覆盖件模具方向08级"大江定向合作班"、汽车覆盖件模具方向08级"元创定向合作班"、08级塑料模方向、08级冷冲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评审意见:

  2008年9月13日,由来自重庆市模具工业协会、重庆长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重庆大江至信模具工业有限公司、台湾元创集团重庆元创公司、重庆杰信模具有限公司、重庆明远模具、重庆翎雁模具等6家行业企业的专家团队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008级不同专业方向及企业定向合作班的5个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经过专家组成员的认真审核,取得一致意见:  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008级人才培养总体方案和5个培养计划贯彻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符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方向,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人才培养需求。  2、该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思路清晰明确,紧贴重庆模具产业发展重点,针对性强,具有鲜明的指导思想和特色,方案设计符合企业要求。3个定向合作班的培养计划是校企双方合作的结果,具有工学结合特色,并体现了职业性。  3、该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院和企业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可借鉴性、可示范推广性。

  4、专家组提出以下改进建议:深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立和加强校企共同教学评价机制。专家组组长签名:

专家组成员签名:

(附:专家组成员名单)

二00八年九月十三日专家组成员名单

姓名单位

职称/职务组长组员

组员组员组员组员组员

随机看看

NEW ARTICLE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