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教育教务系统

教育教务系统

2015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2015年12月目录

学校的基本情况..................................................... 1第一部分毕业生的总体情况...................................................................................................... 师范毕业生就业情况......................................... 非师范毕业生就业状况......... 10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调查和社会评价.......................................................................................... 毕业生求职的主要渠道........ 12三、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因素...................................................................................... 毕业生专业与合同岗位的匹配度..................................................................................... 毕业生就业职位的适任度..................................................................................... 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 15七、 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满意度........ 16第三部分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主要措施... 18一、着力推进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18 (二)、 着力构建科学化就业机制..... 19 )、着力建设专业化就业指导体系.......................................................................... 着力构建多元化求职招聘平台...................................................................................... 着力打造精细化服务满意工程..................................................................................... 统筹招生、培养、就业三大环节,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系统性25 (二、统筹管理学校、政企三大资源,增强人才培养工作协同性25 )三、统筹管理学校、学院、学生三大力量,增强人才培养工作实效性25-1

学校的基本情况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 学校位于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是国家“中西部大学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大学,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大学。 目前,学校已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师范、非师范并举,将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程、农学、艺术学等学科融合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设有17所学院、5个博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45个博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5个博士后流动站、26个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128个硕士学位授予二级学科、1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87个本科专业。 目前学校教职工2400多人,其中专职教师1410多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810多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拥有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8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人,各类在籍学生374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1800多人。 学校拥有1个教育部共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 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学校是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安徽卓—2—

越司法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安徽省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旅游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作为安徽省基础教育的“母机”,高等教育的“母体”,师范教育的“龙头”。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培养了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 20 余万名,涌现出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胜俊,中央委员、新华社社长李从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亚栋、韩斌、汪卫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校友。

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作为办学的生命线,牢固树立“面向社会需求,立足区域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就业工作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加强条件建设为保障,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抓手,以实现学生充分就业为目标,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学校 2012-2013 年度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2014 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连续六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3—

第一部分 毕业生总体情况一、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2015年,学校共有本科毕业生5402人,涉及64个专业。其总体结构如表1-1:表1-1 2015年本科毕业生结构统计表类别名称 分类类型 毕业生数 所占比例性 别男生 1974 36.54%女生 3428 63.46%生 源 地安徽省 4628 85.67%外省市 774 14.33%民 族汉族 5313 98.35%少数民族 89 1.65%家庭经济情况贫困生 1431 26.49%非贫困生 3971 73.51%专业属性师范 1883 34.86%非师范 3519 65.14%专业类别

文史类 1519 28.12%理工类 2709 50.15%艺体类 1174 21.73%

我校2015年本科毕业生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毕业生位列前五的省份分别是: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江西省、河南省,具体生源分布详见图1-1:—4—

图 1-1 2015 年本科毕业生生源分布图二、毕业生就业情况1.毕业生就业率情况

截止2015年8月31日,我校2015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4.32%,连续6年保持在90%以上。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我校就业率能够多年保持较高水平,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重视,也得益于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积极有效的就业创业工作举措。2015年毕业生就业去向比例构成详见图1-2:图 1-2 2015 年本科毕业生去向结构图—5—

2. 暂未就业毕业生情况

我校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进行持续性的跟踪帮扶,力促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切实做到对毕业生“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截止2015年8月31日,统计显示,学校有暂未就业毕业生307名,主要以继续备考研究生、未找到合适工作、备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为主,具体原因详见图1-3:图 1-3 2015 年本科毕业生暂未就业原因分析图3.各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情况

我校2015年毕业生分布在全校17个学院,11个学院就业率在95%以上,2个学院就业率在90%以上,各学院就业率情况如表1-2:表1-2 2015年各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学院名称 毕业生数 升学 签约就业 待就业 就业率文学院 379 98 236 45 88.13%政治学院 83 38 41 4 95.18%法学院 243 57 174 12 95.06%经济管理学院 541 89 431 21 96.12%—6—

学院名称 毕业生数 升学 签约就业 待就业 就业率音乐学院 175 56 99 20 88.57%美术学院 202 24 154 24 88.12%历史与社会学院 261 73 166 22 91.57%教育科学学院 197 61 134 2 98.98%外国语学院 289 87 199 3 98.96%体育学院 311 51 244 16 94.86%新闻与传播学院 547 67 416 64 88.30%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487 99 367 21 95.69%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386 110 264 12 96.89%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370 160 192 18 95.14%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328 82 233 13 96.04%生命科学学院 310 150 152 8 97.42%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93 123 168 2 99.32%合计 5402 1425 3670 307 94.32%4.毕业生签约就业情况2015年,我校本科毕业生有3397人签订三方协议书就业,273人灵活就业,共计3670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67.94%。从签约单位地域分布来看,选择在安徽工作的毕业生人数为2231人,占签约就业毕业生人数的60.79%。在省外签约就业人数为1529人,占签约就业毕业生人数的39.21%,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签约就业毕业生地域分布与学校就业工作“立足安徽、面向华东、辐射全国”的定位相一致。签约就业毕业生地域分布详见图1-4:—7—

图 1-4 2015 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图从签约单位行业分布来看,毕业生主要从事教育(31.8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10%)、制造业(9.8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42%),与学校以师范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办学定位相一致,详见图1-5:图 1-5 2015 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图5.毕业生升学情况

学校校风端正,学风浓厚,学生志存高远,把升学深造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选择。2015年,全校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8—

为1425人(含出国深造82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6.38%,同比增长9.96%。其中,考取“985”、“211”高校和科研院所743人,占升学人数的52.14%,录取到省属重点院校人数为585人,占升学人数的41.05%;出国深造82人,占升学人数的5.76%,详见图1-6:图 1-6 2015 年本科毕业生升学单位结构图我校毕业生升学单位主要集中在安徽、上海、江苏、北京、浙江、湖北等地,其中录取在10人以上的单位见表1-3:表 1-3 2015 年本科毕业生主要升学高校高校名称 考取学生数 高校名称 考取学生数安徽师范大学 350 中国科学院 54浙江大学 12 武汉大学 12南京大学 23 厦门大学 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0 电子科技大学 10同济大学 13 华中科技大学 10北京师范大学 23 中国海洋大学 11华东师范大学 37 东南大学 24合肥工业大学 31 南京师范大学 46苏州大学 35 华中师范大学 25上海大学 31 安徽大学 26上海师范大学 22 首都师范大学 13—9—

三、师范毕业生就业情况1.规模与结构

2015年,我校师范毕业生人数为1883人,涉及13个学院,18个专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4.86%。其中,男生481人,女生1402人。省内生源1543人,省外生源340人。2.毕业去向构成

2015年,我校师范毕业生就业率为94.95%。其中,签约就业1203人,占师范毕业生人数的63.89%;升学585人(含出国深造31人),占师范毕业生人数的31.07%。3.签约就业单位情况

从签约单位地域分布来看,我校签约就业师范毕业生中,在省内就业767人,占师范毕业生人数的63.76%,其他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经济较为发达省市,详见图1-7:图 1-7 2015 年签约就业师范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图2015年,我校师范毕业生主要在教育教学单位、企业、政府及其他事业单位就业,所占签约就业师范毕业生人数比例分别如图1-8所示:—10—图 1-8 2015 年签约就业师范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图四、非师范毕业生就业情况

1.规模与结构

2015年非师范毕业生3519人,涉及16个学院,46个专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5.14%。其中,男生1493人,女生2026人。省内生源3085人,省外生源434人。2.毕业去向构成

2015年,我校非师范毕业生就业率为93.98%。其中,签约就业2467人,占非师范毕业生人数的70.11%;升学840人(含出国深造51人),占非师范毕业生人数的23.87%。

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

从签约单位地域分布来看,我校签约就业非师范毕业生中,在省内就业1464人,占非师范毕业生人数的59.34%,其他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及北京、广东等经济较为发达省市,详见图1-9:—11—图 1-9 2015 年签约就业非师范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图2015年,我校非师范毕业生主要在企业、教育教学单位、政府及其他事业单位就业,所占比例情况如图1-10所示:图 1-10 2015 年签约就业非师范类毕业生基本就业行业分布图—12—

第二部分 毕业生就业调研及社会评价

为全面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与现状,深入分析用人单位对学校相关情况的评价,学校委托社会第三方机构对签约就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和实地走访,并进行了统计分析。一、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调研显示,76.77%的毕业生对自己签约的工作岗位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不满意”仅占3.19%,反映我校2015年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良好,满意度较高。 详见图2-1:图 2-1:2015 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岗位的满意度图二、毕业生求职的主要渠道

调研显示,校园招聘会和就业信息网是毕业生求职的主要渠道。根据日常统计数据显示,我校2015年毕业生积极主动参加校园招聘会,平均每名毕业生参加校园招聘会在5次以上,65.98%的签约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平台顺利求职。同时,毕业生表示,学校组织的招聘会较社会公开招聘会有整体层次高、专业契合度高、群体针对性强等特点,—13—成为毕业生求职发展的主要选择。详见图2-2:图 2-2:2015 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图三、毕业生求职的影响因素

调研显示,影响我校2015年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个人发展空间(26.32%)、薪酬福利(23.73%)、就业地域(18.41%)、专业对口(13.26%)、单位性质(11.20%),这些因素比较务实,反映出我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求职态度。详见图2-3:图 2-3:2015 年本科毕业生求职的影响因素图—14—四、毕业生专业与签约岗位的匹配度

调研显示,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和“比较对口”的毕业生占调查总数的74.16%,充分显示学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社会契合度较高。在不同专业之间,毕业生签约单位专业匹配度有所不同,其中师范、理工、经管类专业契合度较高。详见图2-4:图 2-4: 2015 年本科毕业生签约单位的专业匹配度图五、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胜任度调研显示,毕业生到岗工作后,对首岗胜任度表示“完全胜任”、“基本胜任”的毕业生占调研人数的89.98%,“不能胜任”的仅为1.76%,反映出我校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详见图2-5:图 2-5: 2015 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胜任度图—15—六、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

调研显示,经过四年的本科教育,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对学校所受教育的评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占68.07%,说明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后与学生的需求更加接近。详见图2-6:图 2-6:2015 年本科毕业生对所受教育的整体评价图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学校切实加强求职指导,搭建求职平台,做好跟踪帮扶。学校精细化、个性化、全程化就业指导和服务在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的同时,也受到毕业生的充分肯定。调研显示,对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整体评价为“非常满意”、“满意”的占调研人数的72.48%。详见图2-7:图 2-7: 2015 年本科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整体评价图—16—

七、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满意度

对239家签约我校2015年本科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和跟踪回访,其中,171家单位是通过校园招聘会、发布就业信息等方式进行招聘,占调研单位总数的71.97%。详见图2-8:图 2-8:用人单位招聘我校 2015 年本科毕业生主要渠道图学校着力建设就业工作“满意工程”,构建精细化的校园招聘服务体系。在招聘过程中,学校积极主动对接用人单位、及时有效发布就业信息、全程进行跟踪服务、协助开展宣讲面试、免费提供材料打印复印等服务,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96.66%的用人单位对学校招聘服务评价为“非常满意”和“满意”。详见图2-9:图 2-9:用人单位对我校校园招聘服务的综合评价图—17—我校2015年本科毕业生到单位工作后首岗胜任度高,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的理念、举措、成果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我校毕业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突出的学习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95.82%的用人单位对我校2015年本科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为“优秀”和“良好”。同时,用人单位对学校更加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毕业生实习见习及学生的主动沟通意识提出中肯的建议。详见图2-10:图 2-10:用人单位对我校 2015 年本科毕业生综合评价图—18—第三部分 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主要举措

学校围绕“稳定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创新创业、服务国家战略”的就业工作目标,密切关注青年学子的成才发展需求,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激励和帮助师大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把握时代机遇,敢于成才成功。一、着力推进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学校围绕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力度,深化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构建了以意识培养为引领、以素质拓展活动为支撑、以创业孵化为配套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一是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着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必修课程,形成创新创业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促进通识课、专业课与创新创业教育融通,加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培养。二是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协同育人。开展校地合作,与芜湖市政府等单位合作,开展顶岗实习,全面推进卓越教师计划实施,深化“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全国首个卓越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施卓越司法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韩国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形成了中美“1+2+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多种形成的培养模式。搭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平台。注重提升校内素质拓展活动的时效性,按照“分类计分、分层规划、分级设计”的原则,成立大学生创业协会、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等学生社团,设计创新创业素质拓展活动体系,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创青春”创业大赛、“双创之星”—19—

评选大赛等系列活动,打造了系列精品,提升创新创业意识。注重打造校外社会实践的升级版,设立必修学分,规定实践学时,记入学生档案,组织400余支实践团队,万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将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2014-2015学年,我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丰硕,荣获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2个、铜奖2个,“创青春”中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金奖1人(全国10名)、入选团中央2015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2人(全国100人),另有15个项目分别在省“双创之星”等评选活动中受到表彰。探索创业扶持“培训+孵化”模式。加强对有创业意向和已经开展创业实践学生的培训,依托学校省首批创业模拟实训定点培训机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开展创业模拟实训,组织到企业考察参观,全年培训合格学生570人。加强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孵化,与弋江区政府合作共建创业孵化基地——文化创意园,为学生创业提供低成本的创业场地及其他服务,先后孵化创业企业20家,初步形成创业的集聚效应。增加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扶持,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100万元,按照“分批使用,接力发展”的模式,对大学生创业进行资金支持。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大幅提升,形成“培训+孵化”的创业扶持模式。二、着力构建科学化的就业工作机制

树立“大就业”工作理念,建立校院联动的全员化工作机制。强化“一把手”工程,牢固树立就业工作生命线意识。学校建立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就业工作列入学校事业发展核心指标,做好顶层设计,全体校领导每年均深入就业工作一线,部署落实就业工作。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明确学院工作主体地位。进行“重心下移”部署,将70%的经费划拨学院,建立院级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结合专业开展个—20—性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充分利用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基地等资源,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想办法,谋出路。实施“专业负责人”制度,推进就业工作“教、学、管”合一。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专业负责人工作范畴,融入学科专业建设,学校教职员工全员、全程参与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全校形成“领导主抓、部门统筹、校院联动、全员参与”的就业创业工作格局。

改革就业创业工作考评办法,建立科学化评价指标。转变工作思路,坚持结果考核和过程推进相结合,组织就业工作专题调研,进行就业工作动态监管;坚持目标考核和工作考核相结合,在保持高就业数据的基础上,突出创新举措和特色做法;坚持数量和质量的结合,严格控制灵活就业,注重签约就业比例的提高;

高考招生网

高考招生网

2015年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工作受到校内外的高度评价。三、着力完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构建专业化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学校形成了“3+X”的职业指导课程模式,“3”即开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创业教育》三门必修课程,按照职业指导“入学实施、贯穿四年、影响一生”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就业创业教育,《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获评“安徽省首届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X”是组织“X”场系列讲座(每年不少于10场),打造“职场起航·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系列讲座”品牌,常年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咨询。学校设计了素质拓展活动体系,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设拓展活动课堂,设置必修学分,针对师范生,开展以说课大赛、“三字一话”比赛等活动为内容的师范生技能训练—21—体系,提高了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针对非师范生,开展以职业规划、模拟招聘等竞赛活动为内容的社会英才技能训练活动体系。学校在安徽省第九届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创业大赛中荣获两金一铜的好成绩,学校连续九年荣获“最佳组织奖”。

打造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组建了以首席职业指导师为核心的就业指导师资团队。学校整合资源,围绕全国首席指导师,建立包括高级职业指导师4人、中级职业指导师5人、全球职业规划师9人、创业模拟实训师资20人、创业指导师45人的专业团队。探索了分层次的就业业务培训体系,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社会培训为拓展,以职业培训为引领,全年开展校内就业创业工作专题培训会、研讨会5次,引入TTT2等社会就业创业指导类培训项目,组团参加人社部职业指导师、教育部创业指导师资质培训考试,全年累计289人次参加技能提升项目。学校职业指导团队教师连续四年在安徽省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学校连续四年获得最佳组织奖,11篇论文在省就业创业论文大赛中获奖。积极引导和促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学校坚持把基层就业作为富有生命力的增长点,引导毕业生树立“国家至上,发展为先”理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战略结合起来。学校坚持基层就业前期宣传动员充分,过程跟踪辅导到位,后期奖励激励强化,离别欢送分享传递,开展“基层就业指导月”、“就业基层项目宣传周”,通过办讲座、搞活动、做咨询、送培训、设奖金等方式,引导毕业生转变观念,扎根基层。2015年我校近70%的签约就业毕业生投身基层。其中,参加基层就业项目225人,占签约就业毕业生的6.13%,其中,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考录人数均在全省前列,学校获评2014-2015年度西部计划全国优秀项目办。就业项目具体数据见图3-1:—22—图 3-1 2015 年本科毕业生参加各类基层项目情况图四、着力搭建多元化的求职招聘平台

全面拓展,畅通就业市场渠道。学校明确“抢抓机遇、主动服务、由近及远”的就业市场开拓思路,与地方人社部门逐个对接,所在地芜湖市形成“一区一专场,一县一专场”的招聘局面,融入地方人才特区建设,并与合肥、南京、宁波、深圳等市相关部门建立长期校地合作关系。逐步探索与智联招聘、新安人才等人力资源平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组织单位到校招聘,引入优质就业资源。积极参加各省市组织的人才洽谈对接会,广泛推介毕业生,提高市场开拓效率。巩固传统市场,深化特色学科就业内涵发展,谋求“质”有突破,挖掘潜在市场,拓展一般学科就业领域,力促“量”有提升。转变格局,搭建及时便捷的校园招聘平台。根据学生求职特点,按照“小型化、多场次、重实效”的思路,推进校园招聘常态化。变“少”为“多”,打破传统每年两次大型招聘会的局面,增加招聘场次,招聘季每周举行招聘集市,随时预约宣讲会,形成“招聘天天有,每周一集市”的局面,2014-2015学年,全年举办招聘集市21场,1600余家单位参加。变“大”为“小”,化整为零,每次招聘集市数十家—23—单位参加,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变“广”为“专”,举办师范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各学院举办“专业·专场”招聘会,提高招聘会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

突出优势,开展就业市场培优计划。学校依靠特优强和专业需求旺盛学科,紧盯高端用人单位,进行“提标”,先后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罗湖区教育局,浙江桐庐县教育局、开化县教育局、武义县人社局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把师大作为定点招聘单位,直接入编录用。五、着力打造精细化的服务满意工程

建立便捷的网络信息平台。学校开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微信、微博,建成“云”教育系统和免费信息推送平台,自主研发了毕业生资源统计系统、招聘会管理系统、毕业生派遣系统、就业协议书条形码自动识别系统等应用软件,改版升级安徽师范大学就业创业服务网,对就业创业指导信息进行精细分类、定时推送,实现就业创业信息全覆盖、点对点的的传递。

注重精准的就业帮扶工作。开展特殊群体学生帮扶服务,尤其是残疾学生、双困生、少数民族学生以及女大学生等群体。推行“就业援助计划”, 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荐,跟踪服务”的原则,针对群体设计“一类一案”、针对个人制定“一人一方”,实施经济援助、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帮扶措施,做到了精准帮扶“四送”工作,即:送资金,设立专项经费,发放求职补贴;送指导,为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系统培训,重点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送信息,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推荐不少于3次就业机会,进行全程跟踪辅导;送心理疏导,定期对“双困生”进行团体及个体心理咨询。2015年,残疾毕业生就业率为100.00%、双困毕业生就业率为96.37%、少数民族毕业—24—生就业率为97.58%、女性毕业生就业率为96.58%,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详见图3-2:

图 3-2 学校各类群体就业率与学校平均就业率比较图—25—

第四部分 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反馈大学生就业创业是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的集中反映,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密切关注毕业生求职发展,深入分析社会形势与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做出积极调整。一、统筹招生、培养、就业三大环节,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系统性

强化就业预警机制。完善招生和就业的联动机制,实施就业率、就业质量与招生、专业调整相挂钩制度。近年来,学校每年发布就业白皮书,从2014年起每年发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及时有效反馈各专业情况,为专业调整、招生培养等工作提供依据,学校停招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省内高校布点较多的专业5个,新开设专业13个。学校进一步探索专业调整新机制,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符合度。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根据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主动进行人才培养改革,着手制定2016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考核评价机制,计划出台《关于深化本科课程考核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修订《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学年素质综合测评办法》,建立学生多元化评价机制,“倒逼”其他教学环节的改进与完善,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二、统筹学校、政府、企业三大资源,提高人才培养工作协同性

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是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也是高校和社会共同的使命。学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围绕—26—

皖省承接产业转移、实施工业强省和职教大省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释放传统专业办学能力,促专业转型发展,自动化、物联网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应用心理学等10个专业获“专业结构调整服务地方发展计划”项目立项,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校地合作的新模式,提升学校办学对地方经济社会和支柱产业发展的支撑度。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三、统筹学校、学院、学生三大力量,提高人才培养工作实效性继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进一步明确校院两级管理的责任分工,学校做好全局谋划、顶层设计,学院负责落实,进行系统培养。继续深化“专业负责人”制度,推进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工作“教、学、管”合一,将行业发展前沿、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对学生开放学术科研平台,让学生融入科研创新团队,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更加注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的发挥。学生是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工作的对象,也是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工作的主体。学校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就业与互助协会、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大学生创业协会等学生社团的管理,开设创新创业论坛,组建创新创业俱乐部,开展校友经验分享传递行动,通过身边朋辈的力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创新创业时代浪潮。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