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中职诊断改变属性认知与行为策略

智慧职教icve

智慧职教icve

中职诊疗更改:属性认知与行为策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公平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教育、教育、教学质量) ) )。三大目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构建现代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目标被引2014年12月26日,教育部任司时司长葛道凯同志历时10年调研探索基础上,首次提出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诊”“判断与改善”命题2015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关于职业院校教育的诊断与改进

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 ) ) ) ) ) ) ) ) ) ) ) ) ) )。冒着生命危险问题的

出来

2016年4月7日,教育部职成司宣布:《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诊断与改进》工作通知”(教职成司状〔2016〕37号)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诊断与改善方案(试行)》《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 :“职业院校教育的诊断与

改善制度建设”

《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育工作的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

(教职成司状【2017】56日) ) ) ) ) ) ) ) )。(2017年6月13日)查词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发【2017】4日) )“完善职业院校教育诊断与改进制度"——国家意志、国家战略和国家行动查词

报告内容

中等教育诊断改革的特质认识中职教育诊断改革的方案制定中职教育改革的行动策略中职教育诊断改革发展是必然的改变诊疗内容的重要性:诊-诊; 妄下判断诊断:诊、方最早将“诊断”原理应用于公司会科学,作为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

——形成了企业诊断理论

一、中职教育诊断改革发展是必然的进入本世纪后“诊断”进入普通教育视野成为新的应用教育管理技术积极效果:

1 .引领校长反思意识的构建2 .帮助校长广纳治校真言3 .有效促进学校自主发展一般诊断行为特征:

1 .基于校长管理2 .囿于专家咨询3 .与自我评价相同4 .处于主观紧急状态 2015年教育部职成司:“诊断”“改善”=“诊断和改善”——提高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工程——继承前人理论成果并与时俱进创新了内涵

)1)深化了内涵

——集“诊断”和“改善”为一体,强大调整的改善大学教育诊断与改进:

学校根据自己的学校理念、学校定位、人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和条件,教师团队与建设、课程与改革、课堂教学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造新、质量监测和效果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寻找不足和改善的工作过程诊断依据:

学校理念、学校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诊察变更项目:

人才培养要素: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吴与建设、课程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测和效果改变诊疗目的:

发现不足,改进工作,提高质量诊断更改流程:

构建愿景——定位目标3354研发标准构建平台——收集数据3354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改进问题)2)切换了主体以客体为主体

自我诊断,强调自我改善大学常态化工作(三)确立了重点

——着力自查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寻找,自我改善)4)构建了体系

——制定“诊断和改善”指导方案,建立了专家组织)5)方法丰富了

——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和定量组合分析)6)明确了原则

——“目标驱动”下的“问题驱动”问题:“现状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这两个之间的差距

——“教育教学理论要求”与现实的“教教育操作”之间的差距(问题) )。——《课程标准》与《课程实施》之间的差距)问题——预设“教育教学目标”与实际的《教育教学结果》之间的差距(问题) )——教师“应有的专业绩效”与教师“实际专业行为表现”的差距(问题) ) ) ) ) ) ) ) ) )。——教育中的问题——大教育中的问题“大教育”工作:

学校组织一切都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活动:学校教育(重点)、课外活动、劳动讲座、学生集体组织的文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小教育”工作: ——教育狭义理解

教:教师教,学生在——课堂教学“小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专业建设、制定教育计划,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编写教材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师管理理、教育研究、教育设施管理等教育工作“诊断与改进”——关注愿景、目标和标准关注——流程(注重结果,注重流程) )——关注问题,关注改进

——全员参加

为什么要进行“诊断和改善”?(1)看病改为提高教学质量——质量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没有质量主体的重视,质量难以提高——全员关注,质量才能真正提高一、中职教育诊断改革发展是必然的)看病改革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必然——放松管制,释放活力,创造质量主体发挥更大的作用职业学校:教育供给方基本任务:

调动积极性,提高质量,满足需求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1 .增加投入2 .根据需求,优化专业业3.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课程反思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5.建设现代学校制度(3)为了推进学校发展学校发展三阶段:

规范阶段、特色阶段、自主阶段不同阶段,学校发展思路、发展策略不同——“诊断与改进”引领学校逐步由规范发展阶段进入特色发展阶段、自主发展阶段◼(4)为了实现内生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外部条件的优化、外部力量的支持

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学校自我发展能力的强化可持续发展最需要学校自我发展意识的觉醒一、中职教学诊改的发展必然◼诊断与改进:

◼ 是发展理想的彰显

中职学校

中职学校

◼1.行动宗旨:点面互动的质量提升◼传统质量评价:关注“面”——学校层面◼ 忽视“点”——质量生成基础主体◼教学诊改:“点”与“面”融为一体◼ 强化“点”,促进“面”的优化◼ 着力“面”,拉动“点”的提升二、中职教学诊改的特质认知◼质量内涵:顾客需求的满意程度◼——提升六大需求主体的满意程度◼ 政府:培养人才,建设合谐社会◼ 行业:培养行业发展所需人才◼ 企业:培养适用人才需求导向

◼ 学生:环境、条件、教师、课程◼ 家长:成人、成才——显性◼ 健康、快乐——隐性◼ 社区:培训——生产技能◼ ——生活技能需求导向

◼2.实施原则:目标引领下的问题导向◼前 提:诊改着力于解决学校自身问题◼ 学校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不同,面临的矛盾也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要 求:力显共性基础上的个性特色◼ 办学从模仿与趋同走向多样化发展◼3.工作重心:自主发展中的自主诊改◼自主发展:建构共同愿景 明确发展目标 营造发展环境 集聚发展资源 培植发展能力◼诊改主体:学校——质量生成、创新主体◼自主诊改:自主定位、自主建标◼4.着力重点:循环运转中的重在改进◼评 估:证明、达标◼诊 改:查找问题、改进◼ “诊断”是“改进”的前提◼ “改进”是“诊断”的目的◼——常态化进行,推进质量螺旋式提升◼——诊改是工程,不是项目◼5.工作推手:内外呼应的抽样复核◼抽样复核:

◼ 教育行政部门履行监管职能◼ 推进诊改的外在动力◼复核重点:◼ 制度建设;诊改效果;标准建设◼ 问题质量;全员推进

二、中职教学诊改的特质认知◼(一)中职诊改的工作要点◼ 1.诊改的关键是全员发动◼ 认知诊改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行学校可持续的意义

◼ 做好教职员工理念转换、价值认知的引领工作

◼没有教职员工的参与,诊改无法取得成效三、中职教学诊改的行动策略◼2.诊改的前提是目标设置◼ 发展目标是建构标准的前提,是学校各项行动的依据◼3.诊改的重心是标准建构◼ 依据目标建构标准◼——建构五层面工作标准◼4.诊改的条件是平台建设

◼ 建设数据平台;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今年下半年试点学校就要进行数据采集工作,试点学校要积极尝试,争取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数据管理能力◼5.诊改的保证是准备充分

◼ 依据文件精神,一方面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另一方面做好制度建设、方案完善、机制建构、标准制订、平台建设、队伍培训等工作◼(二)中职诊改的学校行动◼ 1.建构三大意识◼ (1)战略意识

◼战略:对未来的谋划、对整体的思考◼战略观:跳出眼前,着眼未来跳出局部,着眼整体——没有理想,就没有诊改的愿景——没有自信,就没有诊改的勇气◼实践主体:◼一要建构发展理想◼二要立足整体谋划诊改

◼ 制度建设、机制建构、行动落实◼三要谋划好未来——大国心态◼ 关注中国制造2025◼ 关注中国教育2030◼ (智能制造、互联网+)◼(2)质量意识质 量: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六大顾客)确立科学的质量观:

质量不是检查、评估出来的质量是自我生成出来的质量是民族的未来建构质量文化——关注质量成为一种自觉◼ (3)反思意识◼传统文化: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省”:道德、人格、学问等方面的反思◼ ——道德教化、道德规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记》)◼ “自反”“自强” 反思◼ 主体反思 “知不足”“知困”◼反思的效果:◼ 发现自己工作上的缺失◼ 产生改进错误的顿悟

◼ 完善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开始◼反思的价值:

◼ 反思意味着对过去教育理念和行为的扬弃与对未来发展图景的规划

◼ 反思是一种自我否定,也是自我超越◼——不仅是浅表的反向思索与追问◼——不仅是经历的简单回顾与检讨◼——反思是一种教育品格、教育人生态度◼——反思是积极人生态度的外显◼反思的形式:◼(1)自我检视

◼ ——对照标准、要求检视自己◼(2)开展对话◼ ——与事实、他人、自己对话◼(3)合作共进

◼ ——同伴参与可以使反思活动事半功倍◼2.做好三项准备工作◼(1)认真研读部厅教诊改相关文件

【教育部】2015年2号文件、2016年37号文件、2017年“56号文件”【教育厅】教诊改三年规划、省教诊改实施方案、年度诊改工作计划【教育部2017年56号文件明确的任务】【职业学校的任务要点】

——学校诊改实施方案的时间节点与省教学诊改工作规划(2017—2020)相吻合——抓住重点—守住底线(三个基本)——建立健全诊改制度——启动诊改工作

——试点学校对本校教职员开展校级培训——在学校官网设立专栏,发布校本诊改实施方案,及时反映诊断改工作的进展与成果(2)建构与教诊改相吻合的工作思维——认知问题新内涵

“问题”是差距;鼓励自我找问题——拓展管理新焦点轻“管”重“理”;践行“问题引领”——培植发展新动力

(3)明确与教诊改相一致的工作要点——关注学校(人)的目标定位解决问题?谋划发展?创新特色?建构标杆?——关注学校(人)的发展短板共性短板:师资、专业、课程、校企合作个性短板:因校(人)而异◼ 3.抓实三项关键工作◼ (1)搭建数据管理系统◼ 建设数据平台◼ 建设数据管理队伍◼ 培植数据分析能力◼

◼(2)构建诊改运行机制◼ (制度——组织——流程)◼ 制订制度——诊断制度◼ 建构组织——质量监控部门◼ 制定工作流程◼ (3)编制诊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

◼ 对某项工作、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三、中职教学诊改的行动策略(一)“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1.“实施方案 ”的标题:(1)二要素法“内容+文种”(两要素)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四、中职教学诊改的方案编制(2)三要素法“单位+内容+文种”(三要素)例:

东方农业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3)四要素法

“时间+单位+内容+文种”(四要素)例:2017年东方农业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2.“实施方案 ”的内容

“实施方案”一般由三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前言简明扼要交代“方案”制订的目的和依据惯用形式:

(1)制定“实施方案”的目的(2)制定“实施方案”的依据——常用“根据┈,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第二部分:主体

提升教学质量

提升教学质量

(1)阐明实施某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简明扼要(2)阐明实施某项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指导原则——宏观、有针对性

(3)实施某项工作的步骤、方式方法等——具体、翔实(4)对工作的组织领导、推进举措及资金保证等——具体、全面第三部分:结尾

结尾部分通常对贯彻“实施方案”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受文机关认真贯彻执行要 求:简明扼要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项目◼ 1.指导思想; 2.工作目标◼ 3.主要任务; 4.组织实施◼ 5.保障措施(奖惩、问责、保障)◼ 6.工作进程(时间节点)◼(三)“实施方案”的编制要求◼处理好三个关系:◼1.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共 性:部、省方案的共性要求◼(1)贯彻好诊改工作方针◼ “需求导向、自我保证◼ 多元诊断、重在改进”◼(2)落实好三项目标和任务◼“构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搭建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3)体现好诊改工作的基本原则◼ “坚守底线”、“学校自主”◼ “协同实施”◼(4)履行好诊改的学校职责

◼ “以本省诊改工作执行方案为基础建立本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明确诊改工作的◼2.起点与目标的关系◼工作起点:三个基本;学校实际

◼工作目标: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之一)◼——“三个基本”是大部分中职学校诊改的“底线”◼——“三个基本”是大部分中职学校编制教学诊改“实施方案”的起点◼3. 学校教学现状与未来教育趋势的关系◼学校教学现状:◼ 诊改实质性起步的保证,◼ 诊改取得应有效果的前提

◼脱离学校现状: 诊改——无本之木◼ ——或纸上谈兵,停留在文件、方案上◼ ——或偷梁换柱,异化成评估◼(四)“实施方案”的编制原则◼1.立足基础——三个基础◼(1)政策基础◼ 教育部、教育厅关于教诊改的文件◼教育部:2号文件;37号文件;56号文件◼——省诊改“实施方案”

◼——省诊改“诊断项目参考表”◼(2)理论基础

◼ 习总书记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系列论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培养造就一大批好老师;让因材施教成为风尚;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现代教育;牢固树立‘质量立教’意识、走内涵发展之路(3)学校基础SWOT(态势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学校文化禀赋、发展阶段◼ 学校发展愿景、资源状况◼ 专业建设现状、课程建设实际◼2.行动导向

◼ “实施方案”重心:实施◼ 以实施为重心编制方案

◼——坚持“行动导向”的原则,将重点放在“做”上,在可操作性做好文章◼3.全员参与◼诊改:师生员工都是工作主体、责任主体◼——诊改与评估的最大区别所在◼——诊改的最大意义所在◼行动策略:◼(1)做好全员培训工作

◼(2)组织架构上将全员参与列为重要内容;将“关键少数”与全员参与结合起来◼——“关键少数”的作用体现在对全体师生员工的示范、引领上◼4.整体推进◼行动策略:

◼(1)诊改域面:五个层面

◼(2)诊改内容:准备、实施、检测、保障◼(3)建设机制:制度、组织、流程◼(五)“实施方案”的关注要点

◼1. 依据社会调研科学定位诊改工作起点◼调研主题:“诊断项目参考表”◼调研内容:“五层面”工作的满意程度◼调研题目:“诊断要素、规划目标◼ 主要诊断点”◼2.依据发展目标建构教育教学标准◼发展目标:未来发展的方向

◼教育教学标准——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未来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规划确立的中长期目标是◼ “实施方案”相关内容的依据学校、专业、课程相关标准(教育部):◼教育部:

◼ 230个中职教学标准(共321个专业◼ 9门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 9门中职大类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 70个职业学校专业顶岗实习标准◼ 9个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教师发展相关标准(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标准》◼ 【教职成2013年12号】◼——教育“十三五”规划要求◼师德师风: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能力素质:双师、信息化教学、教研◼学生发展相关标准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人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3. 融多元诊断于学校自主之中◼诊改工作方针:要求“多元诊断”◼诊改基本原则:要求“学校自主”◼——编制“实施方案”须将“学校自主”与“多元诊断”有机整合起来◼“学校自主”:学校是诊改全过程最重要的工作主体——诊改制度设计的最大亮点◼——依据文件精神,建立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改制度和工作机制;定期对本校教学工作进行诊改;做好抽样复核的准备工作;切实履行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主体责任◼“多元诊断”:综合多种质量评价制度设计特色作出的新尝试

◼“多元诊断”

◼ ——体现于诊改过程之中◼ 诊断人员多元化◼ 诊断形式多元化

◼4.建构诊改五层面工作流程◼工作流程:

◼ 工作事项的活动流向顺序,包括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环节、步骤和程序◼——建构流程才能实现规范工作,才能实现主体意图◼工作流程的三要素:

◼任务流向——任务的传递方向和次序◼任务交接——任务交接标准与过程◼推动力量——流程内在协调与控制机制◼制作工作流程图:◼工作流程图由一个开始点、一个结束点及其若干环节组成

◼诊改流程类型:

◼(1)学校层面工作流程,即学校诊改整体工作的流程◼ 愿景设置—目标—标准建构◼ 组织建立——任务的落实

◼——所有工作都应在流程中予以体现◼5.科学发挥“主要诊断点”的作用◼ “诊断要素”——“主要诊断点”◼(1)“主要诊断点”是判断“诊断要素”状况的参考点◼(2)“主要诊断点”是寻找相关“诊断要素”问题的工作维度

四、中职教学诊改的方案编制◼推进诊改工作的关键要点:◼(1)注重工作结果,更要关注工作过程◼ ——在关注过程中关注结果

◼(2)注重关键少数,更要关注全员参与◼ ——发挥关键少数对全员的引领◼(3)注重发展资源,更要关注内力培植◼防止六种现象:◼(1)博士买驴

◼ ——空谈理论,脱离实际◼(2)东施效颦◼ ——胡乱模仿,远离校情◼(3)盲人摸象◼(4)南辕北辙

◼ ——机械死板,不顾实际教育是事业,事业的价值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

随机看看

NEW ARTICLE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