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中高职联络人才培养模式检验报告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贵州交通职业学院通信技术系 

中高职联络人才培养模式检验报告课题名称:中高职联系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负责部门((盖章) ) ) ) ) ) ) ) ) ) ) ) ) )负责部门() ) ) ) ) ) )。验收日期:一.中、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职和高职教育是同类性质的两个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同时期肩负着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人才需求向高水平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如何搞好中高职之间的衔接已成为关系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由于目前很多高职专业课程的设计没有考虑中职学习情况,一些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只能重新学习中职所学的部分技能,造成了培养资源的浪费。 我校实施的“三二阶段”式五年一贯是高等职业教育,前三年是中等职业教育,后两年是高等职业教育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信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通信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为出发点,突出能力本位,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一体化课程体系,促进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课程衔接。 通过职业能力分级,推进弹性学习制度,缩短培养时间,提高培养效率,为我省工业强省、城镇化推进战略提供通信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构建具有横向联系、纵向贯通的贵州特色通信专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二.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意义(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赋予职业教育新使命。

“十二五”时期国家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要求职业教育加快改革和发展,提高服务能力,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新使命,因此,必须关注中高职的衔接。(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赋予职业教育新任务。“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系统培养数以亿计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三)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赋予职业教育新内涵。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交流,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形成学习型社会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面向全人、面向服务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功能和独特优势,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必须关注中高职的衔接。(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目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体系培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系统

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系统

这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 因此,有必要更新观念,明确定位,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三.我校高职联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果

我校围绕中等高等职业教育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构建通信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 制定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完善教学管理和评价,推动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有机衔接。 逐步编制与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专业教育标准和课程体系,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培养方案。本课题研究以《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教职成) 2011 ) 9号)为主导思想,重视我校2011-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现有中高职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不整合、培养目标不协调、招生制度制约等问题结合教育部十二五发展规划和贵州通信技术领域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设计,构建贵州交通职业学院通信技术系中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三两阶段”式高等职业教育两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一)中高职教育办学主体一体化(关于阶段式中高职衔接旧模式)。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多头化,各类职业学校归口不同,中、高职管理部门也不同,不利于中高职的顺利衔接。 这种多头管理的现状,给中高职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开发带来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混乱局面,导致中高职专业、课程无法顺利对接,也影响了中高职的衔接。(二)中高职教育课程模块化,打破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实施模块化职业教育课程。

中、高职专业的衔接应该以专业群的形式与大口径衔接,这样,界面有更强的兼容性、衔接性,专业目标定位和内涵建设有更大的互补递归空间。 专业联系最终要通过课堂联系来实现。 在课程目标的衔接上,应优化整合中职实用性、可操作性、工具性目标和高职技术性、创造性、人格化目标。在课程内容衔接上,要根据与中高职相近的专业特点和要求,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途径,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重复,同时拓展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做到课程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三)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梯队化。顺利实现中高职教育,需要培养目标定位,目标明确,才能做好衔接工作。

中高职的培养目标分别是:高职培养目标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各业一线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即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技能人才,以把科研和开发设计成果应用于生产的技术为主的专业人才、决策者落到实处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中等技术人才。(四)规范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

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共性都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变化是同一步。

高考招生网

高考招生网

一些学校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也增加了很多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专业,各种专业很多。 高等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由于受办学条件、师资设备等问题的限制,发展时间短,专业门类比较少。 结果,中职毕业生想报考高职,但苦于没有同样的专业。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规范专业设置。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依据是就业单位,要通过广泛的职业调查、职业岗位分析,依托地方和行业,规范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研究制定统一的中高职专业目录,严格控制学校专业设置。 因此,在审批专业设置时,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严格专业设置标准和评价标准,还要与有关行业部门、地方组织共同协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规模水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总体结构,提高专业教育资源利用率和整体性其次,为了拓展专业口径,当今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就是拓展专业口径,提高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 因此,要顺利衔接中高职教育专业,必须突破传统专业过于细致的局面,按照不同行业岗位的要求重新确定专业名称。 例如,机电专业是机电两大专业有机融合。 这样的大学在招生的时候,学习机电的两类中职毕业生可以对口报考,将会有更多的中职学生升学。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旧的生产技术不断被淘汰,工作岗位不断变化,劳动分工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要求减少专业种类,扩大专业范围。 再次,必须加快大学专业建设。 通过加大政府投资,使有条件的高校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开设新的高职专业。(五)中高职教育评价体系标准化。

在高等教育学业管理中,要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与评价主体有效衔接,推行“双证书”制度,积极组织技能竞赛活动,探索高等学生技能水平评价互认(六)中高职教育生源对象多样化。

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各种需求,破解生源危机。 另一方面,教育部目前对五年一贯制、中职、升入高中、升入高中三种中职联系教育招生,制定了三个5%计划政策。 虽然这个比例在各地都有所突破,但与学校、企业、学生的期望值还有差距。 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适当放宽中高职衔接、高职院系衔接5%的招生计划比例。此外,中职毕业生在职业技能竞赛中成绩突出的,如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以上的,可送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学校深造。 以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衡量中职学生的标准,将高技能、好成绩的中职毕业生推荐进入高职,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比较热门的升学方式,职业教育样本可以进入中职院校学习和深造,也符合国家加强职业教育终身性的政策导向四.验收人员名单序列号姓氏

(职务) )

工作地点(部门)123456

五.验收意见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多样化成长,以更好地适应有利于加强中高职衔接、提高职业教育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要。本课题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以教育体系类层中职与高职“两个重点”水平的衔接为研究方向,重要体现了职业教育者的价值。 从目前中职教育的社会地位、技术含量、就业质量来看,都不理想,但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呼声较高,对劳动者社会发展素质要求较高,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较高。关注和沟通教育体系内中职和高职“两个重点”水平的联系,有利于提高普通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复合能力,有利于完善有利于促进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职业教育共同健康发展的职业教育结构和体系,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有利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有利于克服中等教育是终结性教育的错误认识,引导和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探索规律和方法,以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加快实现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步伐本课题研究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同意通过课题评审。

随机看看

NEW ARTICLE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