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学校2007年教育目标评估报告资料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学校2007教育活动目标审查报告资料

职业高级中学2004年度教育工作目标考核报告材料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全教组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开展“抓促”工作,“德立学校,依法治校坚持质量强校”办学思想,团结奋斗年初圆满完成市教育局制定的教育工作目标,现将一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明年的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二四年所做的主要工作:一、合并市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按照《中共XXXX市委、XXXX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解决好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所有制,优化资源配置原则,加快教育配置结构调整步伐”的精神,经市领导、市教育局、教育局、教育局两校合并后,原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思想稳定,各司其职,各项交接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了平稳过渡。 2、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合并旅游学校扩大了职中规模,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教学用房和学生宿舍仍然严重短缺。 我们一方面积极努力在万源征地新建校园,一方面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投资,投资60万元收购外贸大楼,补偿30万元兼并旅游学校,改造教学楼,进行学生公寓和教学综合楼基本建设,目前学生公寓工程已经开工明年秋季投入使用,教学综合楼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学校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拓展专业,购置了大量实验、实习设备,安装闭路电视系统,配备学生饮用水设施。 年固定资产投资130万元,实验实习设备投资15万元。 3、招生旺盛,就业顺利,办学效益良好。 2004年,春秋两季我校实现职高和技校招生1090人,超过计划招生800人的目标,安排毕业生700人,安置率为100%。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争夺已经成为各学校的工作重点,有生源才有财源、有规模才有效益,各地区、各学校千方百计,招生逐年困难。 我校认真研究招生形势,依据法律和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内招生政策,群策群力,调动全员招生积极性。 广大教职工踏千山万水,进千万户,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地道不断拓展,从XXXX拓展到周边地级市,拓展到甘肃、陕西。 在做好招生工作的同时,学校重视毕业生安置。 招生,能不能学习,能不能就业,就业后的收入水平如何直接影响下一年度的招生。 在就业安置过程中,我们坚持“五不送”就业安置原则,与省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用人关系。 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对就业后的收入水平普遍满意。 学校布局工作得到社会认可,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奠定了基础。 2004年,我校收入402万元。 获得“XXXX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效益先进单位”二等奖。 4、启动劳务扶贫培训项目2004年,我校启动劳务扶贫培训项目,成为市中区、原坝区、朝天区劳务扶贫培训基地。 开展劳务扶贫培训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逐步实现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开展这项工作,也是学校寻求发展方向、寻求新增长点的有益探索。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为农民和兄弟造福,学校派出了精锐部队,开展了有声有色的训练工作,受到学员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5、认真开展“缉拿促动”活动和“四个两个”活动,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发展。 “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系统的具体实践,我校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安排,圆满完成了各阶段工作任务。 学校按规定安排了辅导班,辅导班经群众评议考核通过。 在班子的带领下,学校全体教职工按照合格教师标准,在师德师风、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把关,纠正自身不足,提高自身师资水平和业务水平,通过活动整顿师资队伍。 增强教职工责任感、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关爱学生、方便家长、服务社会成为全体教职工自觉行动。 高职虽然刚刚成立两年,但已经显示出其强大的发展能力,她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成果已经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促带”活动实现预期目标。 为了建立“缉拿促动”工作长效机制,根据上级安排,我校认真开展“四个两个两”活动(读书,写两万字读书笔记,写两千字调查报告,走访两个学生家庭) 通过阅读,不断提高知识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学习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写大量读书笔记,受益匪浅。 6、突出管理学校工作核心地位,优化德育体系。 使德育工作科学化、系统化,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立了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了人人抓德育的局面。 不断增强教育育人、管理人、育人、育人、使人环保的观念。 建立专门的德育机构,做到专兼职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 在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整治活动,按照教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认真规范教师行为,认真执行四川省教师“八不准”、XXXX市教师“六不准”规定,开展师德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教育和引导全体教师依法执教在学生中,学校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利用学校已经建立的德育工作网络,狠抓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法纪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 加强制度建设,实行德育工作责任制,严格考核,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2004年,学校实行全员管理制度,学校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教师及职员轮流驻校值班,全面介入学校的日常管理活动,值班人员深入到教室、学生寝室、学生食堂、操场,对教学、纪律、师生出勤、卫生、出操、就寝等进行全方位的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纠正。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确定相应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值班检查、教务检查、政教检查、学生检查互相监督、互相应证,检查的结果均一一记录在案,作为教师和部门评优、晋级、聘任的依据。在管理中使用量化指标作测评依据,杜绝随意编造的"神仙数字"。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用制度来管人、管事。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意识、法纪意识都提高了。 重视家校联系,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我校十分重视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在学生表册上,能找到每一个学生的招生教师的姓名,每一个学生也都知道自己的招生老师是谁,遇到困难也愿意找招生老师,招生教师和学生家长都有较为融洽的关系,招生教师给学生作教育工作效果非常好。学生在校期间,招生教师会始终如一地关心所招学生的表现情况、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并随时向学生家长通报。班主任老师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及电话联系,班主任的电话向所有学生展壮大,达到四川省重点职业中学的考核标准,还需要大量的资金。 4、安全工作方面。本年度,本校学生曾发生过安全事故,学校虽无责任,但我们会吸取血的教训,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维护学校教学、生活秩序。 三、明年的工作思路 按计划,我校2005年将围绕创省级重点职业中学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各项工作。学校将认真研究"省重"的指标体系,按这个指标体系对照检查学校的各方面工作,不断地完善学校软、硬件资源。2005年9月30日前申报资料,争取一举成功! 一年来,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会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努力克服工作中的不足,把职中建设得更好。 创建有线电视先进区工作汇报

崇川区创建省有线电视先进区工作汇报南通市广播电视局崇川分局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在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时候,正当人们盘点通过一年的辛勤劳动而获得丰硕成果的时候,我们非常荣幸地迎来了省厅领导对崇川区创建省级有线电视先进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为此,请允许我代表南通市广播电视局崇川分局的全体职工对省厅领导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崇川区是南通市的主城区。这里风调雨顺、民风淳朴、人杰地灵,素有"崇川福地"之称,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我们崇川分局就处在这个福地之中,管辖崇川区文峰、钟秀、任港、狼山、观音山等5个街镇的广播电视工作。1994年,崇川区任港乡广电站在剧场村安装了第一户有线电视,揭开了崇川区农村有线电视发展的序幕,紧接着,钟秀、八厂、狼山相继起步,从此,崇川区的有线电视建设方兴未艾,街里镇下遍地开花,不仅起步早而且起点高、发展快,各街镇光缆联网率达100,每年的入户率均以15%的速度递增。到20xx年,全区的62个行政村都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组组通有线电视的目标。到目前为止,崇川区农村有线电视用户共24349户,入户率达79.5,各项技术指标已经达到省有线电视先进区的标准。下面,我就崇川区创建省有线电视先进区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一、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事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们分局有线电视之所以得到比较好的发展,是因为得益于市局和崇川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还因为得益于崇川区各街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这些外部环境的改善是我们取得成绩的关键。在崇川区,虽然有线电视发展早在1994年,但是管理权归属广电局却在20xx年成立崇川分局之后,我们职工开发、建设和管理有线电视的夙愿才成为现实。首先,南通市在20xx年底进行了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原属通州市的观音山镇成建制划入崇川区;20xx年南通市广播电视管理体制也进行了改革,将有线电视实行授权经营、分级管理,新组建的南通市广播电视局崇川分局肩负起辖区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和管理的使命。肩负重任的崇川分局领导班子创新思路,采取超常规发展模式,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迈大步,三年总量两万五,建成有线电视先进区"的发展目标。

职教mooc

职教mooc

其次,南通市广播电视局领导班子十分关注崇川区有线电视的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检查指导,促进广播电视协调、持续发展,在给分局下达发展指标的同时,也出台了一些优惠的扶持政策,制定了为期三年的崇川区事业发展目标责任制,明确崇川区的发展区域,市局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多次到分局检查、督导工作进展情况,积极引导崇川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再次,南通市崇川区委、区政府对崇川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寄予厚望,倾心关注和大力支持,每年都把有线电视、广播列入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把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纳入文明创建的总体部署,召开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动员部署乡镇积极参与,落实具体的推进措施。区领导也经常深入到广播电视发展的第一线检查指导,了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协调、沟通,并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如区里的利税大户南亚塑胶、江苏宏信、顺发面粉厂等单位要安装有线电视,区里都采取了财政贴一点、企业出一点、我们分局优惠一点的办法加以解决。乡村是有线电视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在有线电视发展的过程中,乡村基层组织给予了鼎力支持,有许多村委会积极鼓励村民安装有线电视,每安装一户村里补贴200或300元不等,早安装早补贴、晚安装少补贴或不补贴,这一举措对消灭有线电视空白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措施到位是事业发展的保证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我们分局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多措并举,乘势而上,集全分局之智,举全分局之力,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使我们的有线电视事业不断地前进和提高。第一招"三抓"。在有线电视的建设上,我们分局提出了抓总量、抓增量、抓重点的"三抓"战略,将事业发展指标分解到各个镇街广播站,并制定了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鼓励各广播站争先创优。各站又根据实际情况有的将任务分解到个人层层加压。观音山站实行分片而治将任务化整为零,即把管理区域分为若干责任片,每个片委派1~2名维护工负责安装、维护和收费。任务个人包干逐月考核,按月公布个人业绩,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结合片内工作完成的情况与资金挂钩,并列入年终考评。在此氛围下有的职工家属也主动参与、走亲访友寻找发展信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拓展,文峰、狼山两站都面临着发展机遇,他们的做法是小区安装求速度、讲质量、重安全,农村补户不怠慢、见缝插针拾遗补缺两手抓,推出了电话预约、现场安装服务等便民项目,深受群众喜欢,全力提升了辖区有线电视入户率,两站均已超额完成全年的发展指标。第二招"争先创优"。我们分局在年初提出了

年内建成"省有线电视先进区"的奋斗目标,这既是挑战自我,检阅自我的机遇,也是崇川区有线电视事业能否实现"大跨越"的机遇。我们在系统内推行全员竞聘上岗、风险抵押、奖惩分明,将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是压力也是动力,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统一思想集合力,千斤重担众人挑。同时,我们积极贯彻"事业建设的重点是覆盖,覆盖的重点是农村"的方针,提出以"双入户"为突破口。年初根据市局的部署和要求,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在观音山镇进行了有线电视和有线广播双入户工程的调查摸底、规划工作,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寻求支持,制定了组织实施方案。在市局事业处及网络中心的指导下,做好了将南通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节目的调频信号混入有线机房前端的准备。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我们在观音山镇国胜村、中沙村进行了试点,建立了村广播室,深受农民的欢迎。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12月底可完成1000户的安装任务。随着"双入户"工程的深入实施,也推动了有线电视的巩固和发展,群众要求安装有线电视的势头良好,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第三招"有奖安装"。从今年开始,我们分局把每年的5月列为"有线电视安装月",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促发展,全面开展有奖安装活动,将这一活动深入到田间地头,在建设中与村委会达成发展协议,入户率达到要求后分局即进行奖励,大大提高了入户率。三、管建结合是事业发展的动力建设和管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在建好有线电视网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上下功夫。[1][2][3]下一页

深化改革创机制 强化管理增效益 努力推动我县城乡供水持续快速发展 我们XX县位于渭北旱塬北部,面积123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万人。全县水资源严重短缺,境内无径流,境外补给少,地下可利用水资源大多埋藏较深,人均水资源量仅170立方米,不足全省的1/6、全国的1/12,且水质较差,高氟水、苦咸水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贫水大县。 近年来,在省、市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把水利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全县上下形成了"要兴富,先兴水"的共识,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治水高潮。在水利建设中,始终把城乡供水工作放在首位,坚持统一规划,水源共享,建管并举,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效益,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工程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以来,共完成投资4751.72万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6处,解决了6.54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增固定资产3880万元,年供水量360万吨,产值600多万元,安置水利职工68人,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城乡供水工程是城乡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九五"初期,由于水源贫乏,水质较差,导致缺水人口增大,全县饮水困难人数达62万人,在全省较为突出。特别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城乡供水分别由水利和城建两家管理,农村供水工程因水量上不去,效益较差,县城供水因水源不足时常断水,两家管理的供水工程都面临亏损和难以维持的严重局面,城乡供水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打破原有供水体制造成的僵局,谋求供水事业新的更大的发展,我们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城乡供水管理工作的切入点,通过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外出考察学习,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等,使大家提高了认识,解放了思想,牢固树立了 "四个观念":一是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新观念。改变城乡供水多口管理,实行"统筹规划,水源共享,城乡结合,统一管理"的新体制;二是水权,水商品,先购买后使用的水市场新观念。改变产权不清,盲目开采,喝福利水的现象,建立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保证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引入竞争机制,市场化管理的新观念。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创新机机制,增强活力。四是可持续发展新观念。改变只顾眼前,忽视长远的做法,实现水源、工程规模和建后管理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经过更新观念,转换思路,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极大的推动了我县城乡供水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理顺体制,实现涉水事务一体化 实践证明,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是实现供水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性选择,也是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的体制保障。在九六年成立水务局的基础上,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初步形成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并在涉水事务管理上迈出四大步: 第一,重新组建了城乡供水总公司,全县实现了"一龙管水",水源共享,供水统配,集中连片,从水源头一直管到水龙头。县上明确规定,凡是国家投资修建的集中供水工程,产权均属国有,由县水利部门管理,城乡供水总公司具体管理。由国家补助、农民集资修建的小型、一家一户的饮水工程,产权私有。近几年来,通过改建、扩建和续建并网,收回过去由乡镇及村级管理的国家投资兴建的供水工程12处,均交由水利部门统管,改变了权属不清,责任不明,关系不顺,管理不善的问题。初步目,部门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的包联责任制。并纳入县上年度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三是各方配合。县上五套班子齐抓共管,形成了发展供水事业的强大合力;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第一线,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人大、政协每年都组织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检查;计划、财政、卫生、水务等部门分工负责,通力协作,共同打好供水工程建设总体战。各有关乡镇全力配合,狠抓落实,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四是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供水工程建成后的管理,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把好"四关":即"设计关"、"建设关""材料关"和"验收关"。㈠认真做好前期工作。选择有资质的水利勘测设计队进设计,保证了前期工作的深度,保证了单项工程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项目奠定了基础。㈡加强施工管理,县水务局按照有关规范,认真组织,严格管理,精心实施;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和合同管理制。成立了"富平县水务局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坚持按"设计施工,合同管理,验收签证,审批报账"原则。

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微课汇总

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微课汇总

聘请了2名具有监理资质的水利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理。并抽调12名工程技术人员进驻工地,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对新打水源井进行抽水试验,测定水量,满足项目用水需求,配合市、县防疫站对水质进行了采样化验;工程队施工实行"三检"制,即施工企业自查自检,项目办不定期抽查,整体项目进行终检;㈢严把原材料关。工程管材由县项目办抽调水务、计划、财政、卫生等有关人员组成招标领导小组,县监察局、县采购中心进行监督,统一招标,统一采购,实行工地质检、验单接货制度,按计划实物供应到每个项目工程,确保原材料质优价廉。对地方建筑材料采购,坚持先检验、后付款。大胆尝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赵坡改水工程输水主管道采用柔性深缩短管连接,提高了输水管道的安全性和质量。㈣严把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关。对基础部位、隐蔽工程等及时进行阶段验收,验收合格并经质检人员签字后方可实施下一道工序。对单项工程,实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单项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由施工队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提出验收申请,报监理验收。监理工程师、现场技术员验收合格后,填写分部分项工程鉴定书;单位工程,以合同为单位进行,在工程完工后,由施工队提出书面申请,由县项目办验收,填写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单项竣工后,由县水务局核对,经县财政局委托中介机构审核,报县项目办验收,填写单项工程验收鉴定书。同时,严格执行报帐制,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效益的发挥。认真执行《渭南市农村饮改水项目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重点落实饮改水项目资金专户的设立和资金报帐程序规范运作。工程资金实行分级管理。县项目办管理、监督国债资金的使用,国债资金存入专户,主要用于工程管材、土建主体工程建设;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配套资金由乡镇负责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主要用于征迁占地、青苗赔偿、投工投劳和其他工程建设。县项目办将群众自筹资金记入工程专户。严格资金使用和管理程序,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近两年来,全县建成的21处项目工程均达到了优良以上标准,受到省、市领导和省、市、县业务部门的肯定,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 四、创新运行机制,保证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运行机制,是保证工程长久发挥效益的重要措施。 (一)健全管理机制,落实管理主体。在明晰工程产权的基础在的每方水1.8-3.5元,综合水价每方水2元,加上多种经营等收入基本达到收支平衡。对于农村供水工程水价,结合农村实际,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采用指导水价,目前执行每方水1.5-2.5元。通过水价改革,达到保本经营。其次是水费的征收和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农村供水由于范围大,用户分散,用水量少,加之计量设备落后等问题,给运行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针对各站不同情况,实行指标量化管理,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制,任务与工资挂钩的办法,夯实责任,实行专管员对片长负责,片长对站长负责,站长对供水站负责的层层岗位责任制,要求专管员每十天抄表,汇总核对总表,保证抄表率、回收率在85%以上。三寨供水站共有管理人员6人,每人承包10个组,任务承包到人,收费直接到户。针对跑、冒、滴、漏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抢修,白天定时供水,晚上关水,确保了供水效率和运行安全;并结合农村实际,在群众接受的前提下,实行每表每月1元表损,每户每月2方的基本用水定额。每十天抄表,分表复核,基本达到总分表计量相符,群众十分满意。近几年来,随着供水量的增加和价格的调整,全县供水年收入由过去的200万多元增加到600多万元。基本实现了城乡供水的良性发展。 (四)加强管理,保证供水安全。饮水工程建成后,在设立供水管理站的同时,县水务局给各站及时下达了"农村供水工程管护责任书"。⑴明确了工程管理站站长是工程管护责任人,全面负责该工程设施的保护、运行、维修和供水安全。建立管护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定水源调度和安全供水预案。⑵加强水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农村供水工程都要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饮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核定供水价格,严格实行有偿供水,合理收费,保证工程运行维护费用,长期发挥效益,实现良性运行。水价经县水务局审核,报县物价局批准后实行,水费按水表计量征收。同时规定在不影响该供水工程正常运行和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水费收入中的折旧费、大修费,由城乡供水总公司进行统一调配,保持全县各供水工程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⑶设立水源保护区,防止水源污染。禁止在保护区内堆放垃圾、排放污染物等危害水源水质的行为。定期化验水质,并通报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确保供水水质卫生完全。⑷在水源保证的前提下,降低供水成本,拓宽经营渠道,使供水工程在规范运作下效益明显增长。各站积极开展优质服务,不断开拓供水市场,组织专业施工队为用户及时安装供水管道,并在管道分支处和用水户家中安装水表,电话报修,上门服务,减少了水事纠纷,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用上自来水。依法管水,积极推行"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让群众吃上放心水、明白水。供水经营者与用户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水价政策,签订供用水合同。一方面要求水管单位按合同规定保障供水,另一方面要求用水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按时交纳水费,以合同形式明确双方权利及违约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真正实现水商品市场化管理和依法管理,兼顾了供水经营者和用户双方的利益,促进了供水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依法运行。 由于我们转变经营机制,不但取得了自身效益,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是解放了农村劳动力。缺水区家庭的主要劳力不再为找水而长年奔波,为从事其他劳务工作创造了条件,仅此一项,年可节约400万元;二是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氟病区氟斑牙、萝圈腿等困挠群众身心健康的氟骨症将成为历史;三是改善了农村环境条件。一些严重缺水地区群众不再远距离拉水了,现在水龙头都通到了灶房。过去,农民在家里一年很难洗几回澡,现在大部分村镇都有浴池,一些有条件的农户和城里一样,家里装有暖气 ,设有卫生间,洗澡、入厕方便多了。同时给洗衣、打扫卫生、养花种草等也创造了条件,生活条件的改善也使农村人焕发出新的精神面貌;四是支持了相关主业的发展。通过供水工程水源建设,富余水可用于支持相关用水产业的发展。县陶艺村用上城区矿泉热水后,温泉浴已成为宾馆一大特色,同时,新建的千亩世纪观光、生态农业的节灌工程水源也有了可靠保证。 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努力去解决,以保证我县的城乡供水事业健康发展。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下面几项工作:⑴是利用苦咸水项目,加快"380岩溶水"的合理开发,建设由典等大型供水工程,解决4个乡镇7万多人饮用苦咸水、高氟水的问题;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批示精神和中省市城乡供水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县城乡供水工作新局面,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范文最新推荐------------------------------------------------------ 1 / 1

随机看看

NEW ARTICLE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