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职教高考

职教高考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市政协文史委员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工业立市、物流兴市发展战略,推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今年5月,市政协多名副主席和文史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实地考察了职教中心实训基地。 访问了教育局和劳动局的就业培训中心。 通过视察、座谈、交流等形式初步了解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思路进行研究和探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职业教育现状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职业教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以教育中心为主体、民办技校、专科教育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目前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教育中心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民办学校、技训学校3所,以短期培训为主(*市鹏程电脑培训学校、**市**电脑学校、**市边缘职业培训学校); 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市就业培训中心)。

*市职业教育中心作为全市职业教育龙头,创建于1993年,是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农村双带培养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占地面积95亩。 1995年被评为**省示范性教育中心,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3776人(含农村涉农专业1841人),教学班69人。 教职工296人,其中在岗正式教师231人,学校聘任教师33人,高职教师54人,双师型教师73人。 主要开设电子电工、计算机、财会、建筑装饰、数控焊接、生化工业、农林牧7类14个专业,班级69个(农村涉农27个)。 办学17年来,学生一共招收了17855人。 二.职业教育成绩和经验

我市职业教育在发展中积极探索,不断开拓创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一)端正方向,优先实践,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

我市教育中心根据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明确办学方针,坚定办学方向,教育要素逐年增加,专业设置不断更新,在校生从原来的几百人扩大到三千多人。 2008年7月,改变原有职称制度,停止普通高校招生,整合资源全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就业为主,兼顾升学,立足本地,面向京津,拓展沿海办学思路。 对升学班,一方面按照对口高考要求抓质量、提质量,另一方面就业班本着实用优先的原则,实行半日理论、半日实践的教学模式,把课堂与训练场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与北京大兴五职联合成立的生物制药专业开展一二对接模式教学。 并与**瑞丰、**热力等校企合作,培养实用人才,在**瑞丰、**制冷设备维修部、天津天奎、天复、精手等校外教育基地实习,接受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达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零适应(二)服务经济、稳定就业、激发中等职业教育活力的职业中心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为发展方向,近两年主要开展**财政局电算化培训、**国税局自动化事务培训等社会培训。 **与省瑞丰内燃机缸体有限公司校企携手开展订单培训; 为艾特、**热力、纺织配件、远征氟塑料公司等企业员工1500人开展企业技能提升培训; 会同市安监局对亚泰、隆邦等危化企业6012人进行了安全生产培训,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赞誉。 为确保就业渠道畅通,多次赴北京光电、天津三星、天津可新等单位考察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打造离家近、待遇高、有保障的京津绿色就业渠道。 97届毕业生李会宾在**创办**省凯利特经贸有限公司,任薄利电器商务总经理,拥有固定资产300多万元。 99届电子电工专业毕业生苏喜旺,现任**科艾特智能仪表传感器销售中心总经理。 (三)培育双带、送教下乡、促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班通字(2009 ) 27号、**教) 2009 ) 3号文件精神,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申请设立农村双带头人培训基地,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免费送教设立了8个教学点,涉及6个乡镇、70多个村。

职教本科

职教本科

各驾校出勤率均在95%以上。 (四)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协调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2003年,筹集200万元修建了可容纳近1400名学生的宿舍; 2005年,建设投资290万元的国债项目教学楼和投资80万元的1000平方米高标准食堂2007年,筹资650万元建设数控及模具厂; 2008年,投资30万元更新实验实习设备,新建3间多媒体教室和2间微机室; 2009年,又投资近百万元对教学楼、实验楼和运动场等设施进行了改建; 从2006年开始,向5756名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700.1275万元,解决了困难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二、我市职业教育存在问题:我市职业教育尽管面临着较好的发展形势,但职业教育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重普高、轻职高的思想还普遍存在,上大学被视为正道,职业教育被放在次要教育的位置。 升入普通大学、升入重点大学、升入名牌大学仍然是家长、学生的努力方向和主要目标。 教育中心常年抓招生,忙着招生,动员全校教职员工奔走,几乎勉强完成招生计划,尽管一般职位比例严重失衡。 据了解,我市每年约有6000名初三学生升入重高约1700人,4300人被重高拒之门外,30%至40%的毕业生会选择兼职。 由于大众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等原因,以及一些环境因素,制约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仍然突出。 (二)基础设施差,不满足职业教育发展。 就教育中心而言,现有基础设施与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价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实习基地的不足,也不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除电工电子、计算机、会计专业基本满足学习实习外,其他农林牧、建筑装饰、焊接、生化工业、数控、模具等专业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师资力量匮乏,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我市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较差。 许多专业课教师文化课教师中途跳槽,部分老教师长期脱离生产第一线,导致掌握最新技术相对滞后,教师专业技能老化弱化问题日益突出。 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显著较低。 师资队伍存在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师资学历达标率低、实践技能水平低的现象。 教师编制、结构不合理。 目前,中职学校教师编制沿用一般标准。

高考招生网

高考招生网

根据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专任教师的平均师生比应该达到1:16,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中所占的比例应该达到65%。 实际上由于教师不足,学校不得不聘请教师到学校。 外聘教师的工资由学校自己解决加重了学校的负担,工资也降低了,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 经费投入不足,是中等职业学校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职业教育基本支出相当于普通教育的3.5倍。 职业教育对师资配备数量和实验实习设施要求高,但学校收费低,学校聘用教师工资和水电供暖、地租、班主任费、办公费等庞大费用支出,学校财力负担大,学校投资不足。 学校很难依靠自己经费的积累来扩大校舍,增加和改善设备、设施。 (四)服务发展能力不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教育资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还不紧密,无法准确培养和提供不同产业、不同行业需要的各类人才,有的地方企业招不到位,职业学校学生在当地就业困难,也需要出国就业。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我市企业大部分在乡镇、村,距离县城较远,加之待遇低下,对毕业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二是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需求不紧密结合,所学专业不对口,还没有实现订单式培训。 四.措施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和方针政策,大力宣传我市近年来职业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做法,形成全社会关注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氛围。 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增强教育意识。 通过广播电视和新闻媒体系统介绍职业教育和就业政策法规,发布招生信息,跟踪报道毕业生创业和就业典型案例,推介企业中长期就业信息,让更多的人认同职业教育,增强参与培训的主动性。 (二)加强政府统筹管理,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市政府应当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全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方案,打破部门和职业学校类型界限,通过优带薄、同类组合、邻里合并等方式,整合利用现有各类教育资源,发挥办学规模效益,提高办学效益。 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建立职业教育评价机制,将职业教育纳入政府评价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评价体系。

(三)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经费。 要针对职业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逐步提高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积极组织和鼓励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社会化考试或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资格,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研究职业学校社会招聘、招聘、专业人才选拔政策。 建立稳定的经费渠道和来源。 一是确保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和学生平均事业费逐年增加。 二是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政策。 (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要转变办学模式,转变办学机制,调整专业结构。 要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树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办学理念,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产业大军的摇篮。 二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升级改造、设备转型不断调整专业设置,迎合企业职业教育,向市场推出专家,按需求培养人才,积极适应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三要形成以产业为先导、就业为先导、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多渠道、多形式、工学结合的格局。 四要扎实稳妥开展学生挂职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形成校企一体办学新模式,实现校企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随机看看

NEW ARTICLE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