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高迪技工学校申报省技校自评报告

职教云智慧职教

职教云智慧职教

广东省惠州市高迪技工学校申报省一类技工学校自评报告

广东省惠州市高迪技工学校(原广东省惠州市新世纪技工学校)是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于2009年2月批准设立的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市属全日制技工学校。

我校自创办以来,遵循服务社会、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德技双修、乐学明志”的办学理念,根据市场需要着力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 学校在省厅和市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技工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围绕广东省惠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谋划学校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办学条件创立办学模式,构建办学特色,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构建以学生优势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平台,努力把学校做大做强做优,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

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不断加大校园设施设备建设和实践教学设备投入力度,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扩大办学规模,现已建成校园环境优美,生活设施齐全,教学设备统一,校运学校秉承“德技双修、乐学贤明、教官齐抓、校企结合”的办学宗旨。 努力做到管理让家长放心,服务让学生满意,教育让社会赞誉,技能让企业信任。 坚持德治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依托学校区位优势,加强校园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在办学场地、设施设备、师资、教学、管理等方面上了一个台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学生及家长的普遍好评2010年获“热心公益、回馈社会”荣誉; 学校发展势头良好,在2011年获得广东省技工学校招生倍增贡献三等奖的2011年度广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考核的21个地级市中,我校取得优异成绩,排名全省第二。 经过三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广东省惠州市技工教育中具有一定规模、发展迅速、潜力大的技工学校。 目前,我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省一类技工学校评估自评工作,自评总分为986分,符合省一类技工学校标准。 现将我校的自我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请高级领导人和专家组审议和指导。 一.学校概况

现有在校生1027人,校园占地面积62.69亩(约41790m2 ),校舍建筑面积24969m2,现有硬件设施容纳1200多人。 目前学校教职工108人,校领导4人,中层干部8人,教师84人(理论教师46人,实习指导教师38人)。 学校目前有八个专业:企业管理、财务会计、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网络应用、电子电工、模具设计与制造、幼儿教育、商务英语。 二、开办以来取得的主要办学成效2009年以来,学校在实训场所建设、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德育管理等方面狠抓,取得了显著成效。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投入350万元以上建设实习教学场地,配备实习教学设施设备,满足学生专业教育和实习教育。

(二)坚持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办学道路,采取多种形式,中国高迪集团、东莞高迪电子有限公司、惠州智科实业有限公司、安东尼奥投资有限公司、惠州钲成手套有限公司、长城宽带惠州有限公司、东莞永连织造有限公司、东莞怡力制衣(三)拓宽招聘渠道,加大教师招聘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同时通过校内外的培训和进修,使加强师资队伍培养的教职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利用学校资源在校内创业,通过人文关怀等形式,稳定师资队伍。 (四)建立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科学的德育管理体系,实行班主任工作责任制,调动全校师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共同管理的良好局面,营造良好的校风校纪。 三、申报省这样的技校以来,集体改进和落实工作

为申报省一类技工学校,迎接省一类技工学校的申报评估工作,我校在省一类技工学校评估指标的具体指导下,对省一类技工学校的评估标准,认真研究落实整改工作,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重促进”的原则,真正做到

成立以来,学校在省厅、市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校董事会和校级领导班子的领导下,牢固树立为广东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围绕广东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努力培养中级工人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根据社会需要,积极开展多种职业培训,承担省厅下达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同时毕业生品德优良、理论过硬、技术过硬,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得到社会广泛赞誉,更多优秀学生报读。 同时,学校坚持“校企一体、产教研一体”办学道路,突出技工教育特色,重视教育研究和改革,实行科学、规范管理,不断增加投资,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坚持实事求是的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办学条件,巩固常设专业,开拓新专业

学校自2009年批准创办以来,目前已达到1027人的办学规模。

为适应惠州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需要,除了常设有机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网络应用、计算机动画制作、商务英语、服装设计等专业外,今年针对惠州地区的情况和深化校企合作,还包括企业管理等技术2、加强校园硬件建设

(1)自行申报省一类技校评估以来,学校进一步改善校园环境建设,投入850多万元改善校园环境和配套设施,包括加强校园绿化建设和养护,新建实训实习基地。改造学校大门口、加装教学楼的升降电梯等,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2)为能更好满足学生学习和实训的需要,学校投入3500多万元,新建了48000平方米集研发、实训、实操于一体的综合大楼。 (3)投入了1950多万元新建了数控加工、模具制造车间,购置了与机械制造、电子模具、计等专业设置相配套的仪器设备。 (4)根据新开拓的制冷设备制造安装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增设了制冷、CAD\实训室等,新增了326个工位数,满足了学生的专业实训和实习教学。

 目前,校园占地面积已达到41790 m2;校舍建筑面积为24969 m2,其中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和实验室面积21651m2,实习场地48000m2,共有1200个实训工位(包括CAD实训室、电子电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电加工车间、数控加工车间、模具制造车间等),行政办公室用房3421 m2,学生宿舍(公寓、普通宿舍)面积15405m2(生均15 m2),两大食堂面积1627m2,可以容纳1200人同时就餐;运动场地(跑道田径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器械体操区等)面积5129 m2;图书馆藏书数达13351册,其中专业书籍5710册,其他书籍和资料达9567册,满足了师生教学和学习需要。 校内还配置饭堂、小店、校车及太阳能热水系统、电热水器、空调等生活设施,同时在学校饭堂、小店的消费提供校园一卡通服务,教育、教学、实训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配套完善、功能先进。 学校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等六大建筑群完全按照技工教育学校的要求和标准设计,现已具备容纳1500人以上的硬件设施。 3、深化校企合作

(1)采取多种形式,与中国高迪集团集团、东莞高迪电子有限公司、惠州智科实业有限公司、安东尼奥投资有限公司、惠州钧成手袋有限公司、长城宽带惠州有限公司、东莞永连织造有限公司、东莞怡力制衣有限公司等建立有效合作,还与省级产业园企业建立紧密校企合作。为加工企业定向培养人才,进一步保障了学生学习和就业,实现了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2)我校还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结合惠州地区经济产业的特点,与中国高迪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分别在服装设计等项目的开发、经营,满足了学生的实习实践,力图实现学校校企文化,学生员工化,实施校企共同渗透教育管理,使学员毕业后就能适应企业要求,真正为企业发展提供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又能从中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3)2011年底,我校切实做好与省级产业园区对接合作工作,与中国高迪集团就建立招工即招生的"校企双制"合作办学模式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合作定向培养"企业管理"专业200人,由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入校即成为公司员工,根据公司岗位需求,开设与岗位对接的技能课程,公司派出技术人员组织专项技能训练,适时安排学生到公司见习,毕业后,学校为公司优先推荐急需的技校毕业生。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学校完善了教务处、三大专业组(理工组、计算机与艺术设计组、经贸组)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各专业组配备专业组组长,实行处、组目标管理制,并优化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效果较好。在教务处的带领和严格要求下,以及学校教学督导队伍的督查下,各项教学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有条不紊,教学管理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记录、有总结;从编写授课计划、教案到课堂组织等教学环节,逐渐趋于规范化。实训室设备、工具、物品的布置和摆放科学合理,实训现场整洁规范,学生能够自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生产实习零安全事故。 2、教研教改工作有序推进

 (1)为促使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和各专业组经常性开展教研组会议、集体备课、公开课、说课、技能竞赛、外出交流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如:认真组织和开展每学期的教学能手比武,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示范课"和新教师的"汇报课"活动;每学年要求每位教师必须上一次以上的公开课,切实组织好相互听课和集体评课活动;积极开展企业调研和校本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组织教学工作专题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由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带领开展教改科研活动。  (2)由学校专业组组织启动教学改革科研项目立项,校级教研课题研究项目:杨荟芝主持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曹童主持的"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兴趣",谢树俊主持的"探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对学生的教学方法"等课题。开展项目调研,已提交结题报告,努力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  (3)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学校积极推行新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成效显著。如我校引进北大青鸟"项目式"教学模式和一体化新教材;艺术类专业教师积极创新,采用"模块化"教学;经贸类专业教师推广"尝试教学法";机械与电子类专业教学采用"一体化"教学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注重技能训练和考核,坚持双证毕业制

  为了切实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学校及时调整了训实操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规定了各专业必考的职业技能证书,积极组织在校生参加技能等级考核,还坚持以赛促学,每学期在校内开展专业技能大赛,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国家)技能竞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近年来,学生专业技能证的参考率达100%,毕业生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率达98.65%,学生毕业率达96.3%。 4、教学成果 (1)学校自编教材多本。其中计算机与模具专业组曹立中老师主编了教材《机械制图》另等校本教材已在校内使用。

(2)2010年服装专业老师程律征获惠州市服装制作大赛一等,2011年11级服装班学生孙雪飞参加惠州市中职技校田径运动会获标枪一等奖,2012年杨会芝老师获惠州市第四届中职技校优秀班主任。 ⑶ 2012年11商务英语班学生卜思琪、朱青青获广东省职业英语大赛惠州市前10名,卜思琪参加决赛获广东省职业英语大赛前三名。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学校把打造一流职业教师资队伍作为提升办学质量的关键工作来抓,着力构建以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为主体的人才梯队,扎扎实实地抓好教师队伍的群体优化。如:在学校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管理人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职务聘任制度,从社会上聘请一批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技能的专业教师;广泛吸收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工到学校从事专、兼职教学工作,大大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今年来,学校增聘了10多位有较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储备足够的师资力量。此外,学校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每年评选和奖励优秀教师,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对教师的表彰奖励等。  目前,学校现有教师84人,其中理论教师46人,实习指导老师38人(含一体化教师19人)。  (1)文化、技术理论教师均为本科以上学历;中、高级职称36人,占78.3%,其中高级职称6人,占13.2%;技术理论教师均获得初级以上技能资格证书。

  (2)实习指导教师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实习指导老师均具有高级以上技能资格证书;一级实习指导教师、技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4人,占10.5%,其中高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技师6人,占15.78%;"一体化"教师19人,占50%,均具有中级以上技能资格证书。  2、注重师资的培养和稳定工作

(1)通过送出去、请进来、集体学习、一对一传帮带等多种校内外培训方式,促使新教师尽快成长。每年聘请省内知名的教育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如2012年惠州大学温教授来我校进行中职技校论文写作讲论。2012年周厚运奥运火炬手来我校进行励志讲座。 加强师德教育和参加省市组织的"四新"培训:如李伟等参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新理论培训;肖娟等分别参加"广东省技工院校管理知识讲座"、"技工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新知识培训;计算机网络应用、服装设计与工程、企业管理等专业领域已经培养出11位师德高尚、水平过硬、经验丰富的专业带头人。  此外,学校还出台了《资助教职工报读在职提升管理办法》、《关于教职工取得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后申请认定及调整相关待遇的暂行办法》,鼓励教师申报教师职称及参加专业技能证书评定,从而提升教师的学历和技能水平。

教务网教务系统

教务网教务系统

 (五)以德育工作为首,严抓学生管理,成效显著  1、健全与完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技工学校学生守则》、《技工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本校实际,建立健全了《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操行评定办法及细则》、《学校学生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学生宿舍管理制度》、《晚就寝前和晚就寝期间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定》等,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意志教育、纪律作风教育、早操队列训练、食宿进行全方位管理。  2、德育工作齐抓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学校调整德育工作结构,在继续实行班主任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制的同时,成立以主管校长为首,由学生科、各组共同组成的德育工作体系,各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从班主任、辅导员、宿管员到学生干部全方位的学生管理队伍,上下左右密切联系,步调一致,发挥德育管理的功效,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为更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学校建立以校领导为组长,全校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轮值班。任课教师晚自习下班辅导,课余时间到宿舍与学生谈心,真正做到与学生共学习、共成长。 学校严格执行《技工学校学生行为规范》、《技工学校学生操行评定》学校结合两文件制定的《惠州市高迪技工学校学生行为规范》,更细化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①每月一次学生仪容仪表检查。②每天实行课前点名考勤制度。③每天早、晚两次学生宿舍内务检查。④每周"文明班"和每月"文明宿舍"评比活动。⑤每月不定期开展宿舍安全检查。⑥每月以学生科带头,以班主任为主的加强后进生的转化活动。 学校长期开展双创活动,以此来树榜样、树新风、树正气来教育培养和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自我要求、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自我意识。激励潜在自我意识。阶段有评比总结,期末有表彰。学生探行优良率75%以上。学校重视学生的管理,办学以来无任何严重违纪和违法行为。

此外,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和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和引导,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后进生学习班,成立学生干部检查队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学生干部每天进行轮值,并参与课室卫生、公区卫生、宿舍卫生以及早操、晚修出勤和纪律检查管理工作等,全方位保障学校教学和生活秩序的正常运行,为学生创造安全和谐的学校、生活环境,校内秩序井然,校风严肃活跃。自办学以来,学校未发生过严重违纪违法事件和恶性事故。

  3、通过对学生思想的纪律教育,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技能竞赛、体育竞赛等,为学生发展个性、施展才华提供各种舞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2010年10月份开展的校风校纪教育整顿活动,以"四抓三促"为主要内容,通过抓学生到课率、抓学生宿舍管理、抓学生行为规范、抓校容校貌,促学习、促守纪、促管理,建立良好、高效、有序的教学秩序与团结和谐的校园生活环境。2010年11月份起开办的"校园活动日"(每周二),全校10多个社团(健美操、舞蹈、篮球、羽毛球、营销、轮滑、动漫、书法等协会)以培训、展示、表演等形式,组织各类活动比赛,丰富广大师生第二课堂活动,增进师生间交流。学校每学期在校内开展的技能大赛,各专业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专业技能展示与竞赛,开设项目多,范围广,激发学生学理论、练技能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此外,学校每年还举办田径运动动会,以及开展篮球比赛、趣味运动会、拓展训练、拔河比赛、羽毛球比赛等各类体育活动,锻炼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4、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氛围浓厚  自开办以来,学校在加大校园环境建设的同时,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完善了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宣传栏、橱窗、等各类标语知识文明整洁,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2011年出版了校报和校刊,大大加强对学校的宣传力度,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六)完善行政后勤保障体系,形成强力后盾

  学校行政后勤保障体系健全,分设的行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科、总务处、财务室、招生就业办、培训中心等七个行政职能部门,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办学思想,做到后勤精细化管理,主动为教学和师生服务,供应及时,保障有力;后勤社会化管理,从总务到安保、交通、饭堂,师生满意度较高,确保学校教学和生活秩序的正常运行。在安全和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学校坚持做好校园卫生和防疫工作,加强对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和"三化"建设,后勤处定期对饭堂进行安全卫生检查、监督和服务质量调查等。办学至今,学校未发生过食物中毒或疫症。 四、学校今后的发展与设想   根据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和目标:2012年力争达到省一类技校标准;2013年达到省重点技工学校的设置标准;2015年达到国家重点技工学校的设置标准;在教学质量、学生规模、学校影响力方面实现跨越发展,达到高级技工学校标准。为此,学校今后具体的工作设想: (一)继续加大软件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以适应新专业开发、品牌专业建设和办学层次提高的新要求

根据2012年专业建设和教学需要,董事会决定,计划2012~2013年期间投入1000万元用于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设备的更新,以满足中技、高技技能培养以及企业职工、社区人才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二)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与现有联合办学的多家企业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双方共建的合作项目,完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规划建设。

2、为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设置专门管理机构以推动校企合作;积极争取政府部门、主管部门的支持,依托他们为学校搭建工学结合,学术与技能交流平台,并确保与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 3、各专业组每个专业逐步建立3个以上紧密合作的校企合作基地,并有具体的实习安排、实习计划、实习内容,确实保障学生熟练掌握上岗技能。 (三)深化课程改革,完善技工教育课程体系

严格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结合各专业就业岗位技能水平的要求,开设与企业需求同步的新课程,采用课程综合化,构建教学模块等方式,建立新的专业课程体系。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专业学习、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以能力为单位,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教学练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安排足够的时间和项目对学生进行仿真训练和时间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较快地胜任岗位工作,增强就业竞争力。 2、加大具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锻炼、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聘请行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3、每年投入并安排足额的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使教师在进修、社会调查、学术活动经费上有保证,人才引进、校内教师的教学、科研奖励措施到位。在学校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力争教师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以实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 (五)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1、进一步细化学生科、校团委等学生管理工作部门的职责与任务,明确辅导员、宿管员、班主任等学生管理队伍的工作职责,在继续沿用班主任工作责任制基础上,重点发挥辅导员、宿管员、学生干部在宿舍管理中的作用,加大宿舍管理队伍建设力度。 2、调整班主任工作职责,加强班主任对班级内务管理与学生教育引导工作,做好"促优改后",为学校管理工作培养出更多优秀学生干部。 3、引入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树立"市场、服务、质量、效益"的意识,用经营的手段提升教育的品质,盘活教育资源,改善办学环境,服务于教学教研,服务于人才培养,提高教育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面对目前竞争激烈的职业教育与发展形势,我校要想在职业领域中继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我们坚信,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市局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借助这次申报省一类技校的契机,以省一类技校的评估体系办学标准,明确今后的培养目标、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力争成为全省民办技工学校的名校。

                广东省惠州市高迪技工学校

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一日

      

 

17

随机看看

NEW ARTICLE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