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诊疗改革报告

校园教务系统

校园教务系统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诊疗改革报告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编号: 560301开设院(部)机械工程学院报告撰写人:王前洪院(部)审标:完成时间: 2018年1月1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诊疗改革报告

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扎根《教育部办公厅关于 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高等职业大学》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和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文件精神,与《鄂州职业大学内部质量》相结合根据量保证体系诊断和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学校决定对现有招生专业进行内部诊断评审。确定标杆学校为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对我校近两年机电专业建设情况和专业质量进行标准化与准武船机电专业建设相比,发现了许多问题。 现将我校机电专业诊断情况说明如下。一.专业发展目标(一)专业基本情况1、学生情况:

本专业设置于2008年,目前累计招生约1700人,毕业约1200人,在校生497人人(15级学生206人,16级学生162人,17级学生129人)。2、教师情况: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人,副教授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副教授1人,双师素质教师5人,占83%。 专职教师的年龄是35岁到50岁。 校内兼授课教师10名,兼职教师库57名。3、教育环境:

本专业建成的校内专用实训室为传感器技术实验室、PLC实验室、电机拖动技术实验室实训室、单片机技术实训室、自动生产线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机械装备调试实训室等建立七教合一实训室院内公共实训室10多个,如机械创新实训室、钳工实训室等等; 校外实习基地有武汉海尔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集团、鄂州合强等20多个。 基本上可以满足本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和顶岗实习的需要,是专业教学的有效保障。4、专业影响力:近年来,随着大学招生变冷,特别是大学制造业专业的招生数量急剧减少本专业招生人数在学院的比例逐年上升,2016年本专业新生占全院招生比例

37.1%; 2017年,本专业新生占全院招生新生的比例为39.6%。 这两年,我校机电专业的计划完成率分别为162%、129%; 新生报到率分别为99.4%、98.5%; 这两年,我校机电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7.6%、98.1%; 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专业关联度达到82.6%、84.2%。 本专业每届毕业生获得一个职业资格证的比例为99%,获得两个职业资格证的比例达到84% (分)不是钳工中级和电工高级)。 根据马克斯的第三方评估,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将发放工资比大学毕业生平均工资高400元以上。 本专业于2015年秋季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品牌专项立项专项于2016年秋季被确立为《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级骨干建设专项。 我校的机器电力一体化技术在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上的评价越来越高。 (二)专业发展目标

机 电 一 体 化 技 术 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代表着机械工业技术革命的发展方向。 2015 年 5 月,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 2025”行动纲领。该纲领将定位成“立国之本,兴国 之器,强国之基”,并提出到建国百年 2049 年时,我国制造业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建成 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产业体系。 通过对 TCL 集团、海尔集团、京东方集团等武汉及周边城市的 30 家企业的调研,发现 新型机电设备、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占据企业设备的绝大部分,传统机电设备只占很小的比例; 进口设备比例大,国产设备比例小;高端技能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门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 大。 2017 年 11 月,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

称,湖北与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共列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第一梯队。湖北已将装备制 造业的发展标杆立在了国内一流、世界水平。《中国制造 2025 湖北行动纲要》明确指出,打 造全国智能制造发展高地,成为全国一流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强省,强在“智造”。 鄂州作为武汉城市圈中最具有活力的城市之一,已经逐步融入了以武汉为中心向周边辐 射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圈。根据“鄂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相关精神, 鄂州市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大型成套卷板设备、汽车零部 件、数控设备、环保机械设备、精密机械设备等。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的特色与优势:牌子响(湖北省机电行业特色专业、湖 北省教改重点专业)、特色足(船舶机电)、实力强(专业实训设备价值高、专业教师能力强、 教学资源库丰富)、步伐稳(一步一个台阶,有计划有效果)、干劲大(激励政策好)。 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诊改目标:近 1-2 年来,把机电专业打造成主动适应鄂州及武 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接和服务区域设备制造业,改造提升区域传统设备制造业, 打造成省内同类专业中领先的、得到社会公认的省级品牌专业。 二、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效果及现状分析

我校机电专业的专业建设,在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框架下,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的建 设、资源库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以及校企合作建设而展开。 (一)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

根据教育部 2016 年 11 月公布的《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 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6〕46 号)精神,在机电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与协调下, 对鄂州及武汉地区的机电行业及部分企业进行调研,完成了《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 《机电专业培养目标》、《机电专业业务范围和人才规格》等调研报告。

中专学校

中专学校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执行 我校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每年进行寒、暑两次大型的社会专业调研,紧扣企业及 市场上对机电人才需求岗位及技能的变化而适当改变;我们会针对不同的企业需求,成立各 种订单班,并制定出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紧贴企业的岗位的需求而培养。 我校机电专业 2017 年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如下:总课时数为 2238,实践课课时比例 为 57%,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时比例为 1:1:3,A 类、B 类、C 类课程课时比 例为 3:10:1。 (三)资源库建设

机电专业教师一直在致力于课程改革建设以及资源库建设,以核心课程为重点,从 2009 年以来,建成了校级精品课程 2 门,校级重点课程 1 门, 2017 年建成校级在线开放课程 1 门。本专业所有的课程已建成课程标准,建成课程标准数量 21 门;计划在 2018 年 9 月完成 《传感器技术应用》、《C 语言程序设计》、《电气控制及 PLC 技术应用》、《单片机技术应用》、 《机械基础》、《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六门在线开发课程,完善数字资源库。 自 2009 年以来,机电专业的教师主编教材 1 部,副主编教材 6 部。其中建设省级及国 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数量 2 部、开发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 4 部,另外与企业合作开发校企合 作讲义 2 部。 (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机电教研室专任教师共计 6 名,专任教师年龄、学历、职称情况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机电专业专任教师情况表 序号 姓名 年龄 职称 学历

1 严俊杰 46 讲师 本科 2 王前洪 43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3 江宁 43 讲师 硕士研究生 4 刘小清 50 讲师 本科 5 张鹏 35 讲师 硕士研究生 6 丁志锋 35 助教 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专任教师职称结构情况如下:高级 1 人,占 17%;中级 4 人,占 67%;初级 1 人, 占 17%;本专业专任教师年龄情况如下:50 岁以上 1 人,占 17%;35 岁至 49 岁 5 人,占 83%;本专业专任教师学历结构情况如下: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4 人,占 67%;本科 2 人,占 33%。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为 83%,均获得三级技工或技师职业技能证书;专任教师参 与暑期顶岗实习比例为 100%;专业团队中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兼课人员、校外兼职教师、 校外兼课教师比例分别为 2:1:2:1,专业老师获得鄂州市技能标兵 1 人次、获得湖北省科技 发展进步贰等奖 1 人次、叁等奖 1 人次、湖北省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2 人次等。校外兼职 教师 2 名(未包含企业顶岗实习指导师傅 50 余人),主要在钳工实训等岗位教学。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 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1.优化“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主要由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 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设计、开发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人才 培养和社会服务,团队规模适度。

2.强化专兼结合的保障制度。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 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 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提升教学质量。 (五)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 1.校内本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建设。

2012 年 7 月建成 4 个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分别是 JX306,电机拖动实训室(工位 32 个); JX312 单片机控制实训室(工位 32 个);JX313 PLC 控制实训室(工位 24 个);JX314 传感器技 术实训室(工位 40 个)。2017 年 11 月,机电专业新建校内实训室 3 个,分别是 JX307 自动生 成线实训室(工位 20 个);JX315 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室(工位 20 个);一楼车间 机械设备装 调实训室(工位 20 个)。另外公共实训室十余个。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共计 600 万、实 训室总面积约 475 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1.2 万、企业捐赠设备值 30 万、生均 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1.5 个、生均校内实践场所使用时间 2000 余小时。 2、校外实训基地 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有二十余家,基地接待学生数量 300 余名、基地接受半年顶岗实习 学生数为 150 人、年生均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实训时间 180 天、顶岗实习参与人数比例 98%、 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 90%;顶岗实习的签到率为 96%。

国家教学资源库

国家教学资源库

1 京东方集团 机电设备生产、组装、调试 2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机电设备生产、组装、调试 3 江苏协易科技有限公司 各类机床的生产、安装、调试 4 湖北富升锻压机械有限公司 机电设备加工方法 5 鄂丰模具有限公司 机电设备的维护 6 鄂州亚琦模具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的结构、安装 7 鄂州市凡口塑料机械厂 塑料设备生产、组装、调试

8 武汉重冶机械成套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机电设备生产、组装、调试 9 湖北兴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机电设备的维护 10 武汉电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电设备维护、检修

11 武汉瑞吉特工装设备有限公司 机电设备维护、检修

12 深圳开元国际物业集团 物业电气设备的检修 13 武汉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线设备生产、管理 14 武汉炬火光电有限公司 光电设备安装、调试、售后

15 武钢集团鄂州公司 设备检修、维护 16 鄂州鸿鹄锻压机械有限公司 设备零部件的加工、制造 17 鄂州同方高科泵业 设备保养、维修 18 鄂州合强机械有限公司 设备安装、调试、售后 19 湖北顾地塑胶有限公司 机电设备维护、检修

20 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 机电设备维护、检修 21 LG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机电设备维护、检修 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机电设备维护、检修 (六)校企合作建设

我校机电专业的校企合作的深入企业有十余家,比如鄂州顺合、鄂州合强等。校企合作 的内容包括技术咨询、员工培训、产品开发、项目开发等多种合作内容与方式。我校机电专 业的学生与京东方、武汉海尔开展企业订单培养学生,订单学生数所占比例约为 25%。企业 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约为 70%、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门数 3 门、专业平均拥有校企合 作共同开发教材数 2 部;机电专业教师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6 个,合作开发企业项目 6 个,为行业企业开展的职工培训约 1000 人次等。 (七)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通过上述专业建设的效果分析,明显发现我校机电专业建设内容极其不平衡。在数字资 源库建设、信息化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严重滞后,在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 教 科研项目和校企合作建设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三、专业建设特色与创新

(一)“突出技能培养、实现双证融合”的教学特色

充分利用校内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专业教师在企业的企业工 作站,充分利用专业教师的强大服务企业的科研能力与专业技能,深化“工学结合、校企互 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相应项目课程训练中,将职业素质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并根据岗 位能力考核标准和职业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完成“机修中级钳工”、“维修高级电工”等职业 资格认证工作,实现学历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 “双证融合”。 (二)“专利开路、项目实干”的教师社会服务特色 机电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逐渐成为我校机电专业的建设特色,比如 2017 年机电专业教

师的社会服务成果:2017 机电专业教师共有实用新型国家发明专利五项:一种新型四维力 传感器弹性体;一种精炼炉使用扳手;一种 RH 真空炉加料检查装置;一种板坯连铸火焰切 割机冲渣装置;一种十字滑台滚珠丝杆对称度的测量量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一项:固高机 器人力位混合控制实验系统。校企合作横向项目四项:武汉江夏体育场电气设计与组装调试; 仙桃市体育馆电气设计与组装调试;中车成都压力机、校正液压机技术研发。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把我校机电专业建设情况与标杆学校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及专业质量 标准深入比较,针对我校机电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与资源建设、专业教学团队、专业实践教 学条件、专业校企合作等方面建设情况,诊断出我校机电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 一些具体问题: 1. 机电专业的师资数量和结构不合理,且缺一个在教科研、实践技能、学术等方面有一定 影响的专业带头人;

2. 专业资源库建设数量少; 3. 学生顶岗实习的专业相关度有待提高; 4. 学生参加本专业的省级技能大赛无; 5. 本专业没有教师参加各级信息化大赛; 6. 教育教学模式还缺乏新的技术环境的支撑; 7. 社会服务还不深入。机电专业是一个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的专业,但目前教研室仅有少 数教师扎根到了企业;

8. 人才培养方案中未出现第二课程;

9.《电机拖动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两门课程中有部分内容重复。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针对上面的诊断,对症下药,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如下:

1. 武船职院机电专业在校学生数比我校机电专业略少,武船机电教研室设置了专业带头人、 教研室主任、教研室副主任,共计 9 名专业教师;

3. 需要进一步加大学生顶岗实习专业相关单位的引进,力争专业相关度达 90%。 4. 教研室主动联系各个省级技能大赛的委员会,组织学生参加省级技能大赛 1 项。 5. 积极动员本专业的教师参加信息化大赛。力争每年参加校级信息化大赛 1 人次。 6. 建议学校加强校园网建设,试用智能移动终端辅助教学课程 1 门。 7. 加大教师走进企业的机会,推进教师进行社会服务,每年人均 1 项社会服务。 8. 希望由学校在专业标准中统一规定第二课堂要求,按要求补充。 9. 《电机拖动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两门课程可以合一为《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随机看看

NEW ARTICLE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