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山西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

招生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和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 (教职成厅) 2015 ) 2号)和《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晋教职) 2016 ) 10号)等相关文件精神,推进我院常态化自主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机制建设,有效开展我院教育诊断和改进(诊改)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 2014 ) 19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晋政发) 2015 ) 22号)精神为指导,以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提高相关人员对人才培养工作满意度为目标,实施“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多元诊断、激励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诊断与改进机制,提高我院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二.组织领导

成立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院的诊改工作。 各系和职能处室相应成立整改工作质量组,负责本部门负责的诊改工作。

三.工作思路

1 .需求导向建设系统

根据社会需要、培养目标、学校现状建立实际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行机制,切实发挥学院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以满足经济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2 .问题界定标准

梳理找出的问题,总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规避问题的质量要点,针对多种因素确定质量标准,综合构建医院整体质量标准体系。

3 .并排找出差距

各质量团队人员针对相应的质量标准,逐一认真查找诊断问题,形成真实可靠的诊断和改进数据。

4.'三全'落实到位

对诊断的各项问题和提出的改进方案,进行全面落实和实施。 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整改,协同配合,全面落实。

5 .建设推动发展

通过诊断和改进的循环发展,将医院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公信力。

四.实施步骤

我院质量保证体系诊断改进工作计划三年完成,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建立质量保证体系(2016年9月-2016年12月) ) ) ) ) ) )。

1 .全院学习动员。 对医院各级人员、不同部门进行分级培训学习。

2 .增强医院整体“质量意识”。 通过全员培训,全面提高全院教职工的质量意识和对开展诊改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

3 .以问题导向为手段,找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

4 .建立各种内部质量保证标准。

5 .形成完善的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二)自我诊断和改善(2017年1月-2017年12月) )。

1 .各部门成立改善工作质量小组。

2 .各质量组根据我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对照各自部门质量标准,查找问题,提出诊改建议; 各部门根据质量组诊改革建议制定相应的诊改方案和措施。

(三)完成学院内部质量自检报告,并提出新的质量目标

(2018年1月-2018年12月)

1 .汇总各部门诊断结果,编制内部质量自检报告。

2 .学院根据诊断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新的质量目标。

五. 2016年诊断和改进工作任务

2016年的主要任务是理顺机制、明确责任、推进分类,完善数据支撑,从专科看病切入,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1 .学习“精神”,掌握内涵

学院诊断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和改进工作准备会议召开全院各部门处室负责人动员大会,学习掌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和改进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2 .收集数据,寻找问题

认真完成“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活动情况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的数据采集与报告工作,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预防和改进措施。

3 .制定标准,形成体系

学院各部门根据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逐项查找问题,制定标准,形成完整的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六.保障措施

1 .认真组织学习,树立质量观念

多渠道开展学习活动。 加强宣传,学习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文件,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把这项工作深入基层,落实到个人。

2 .设立组织机构,确保工作的推进

为保障诊断和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书记院长任组长,主管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系主任均为领导小组成员。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尽其职。

3 .加强过程监控,完善各项制度

制定相应的制度和保障措施,列入学院工作计划,使之常态化,实现流程监控和工作一体化。

4 .加快平台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在现有条件下,加强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撑,加快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以满足看病改革工作的需要,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满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山西省轻工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表

附件

山西轻工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表

诊断项目

诊断要素

诊断点

影响因素参考提示

数据管理平台

符合条件的号码

支撑材料

1全系统框架

1.1质量保证理念

质量目标和定位

学校发展目标定位是否科学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标准是否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质量保证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达成度。

专科是大专吗

专科是大专吗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科学明确,符合实际,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具有实际效果。

1.3/7/9

1 .质量保证体系各系认知度

2 .质量保证体系各职能部门认知度

质量和文化建设

师生质量意识、对学校质量理念的认同度、质量保证、全员参与程度、质量文化氛围; 持续改进质量的制度设计是否科学有效,是否实现持续改进。

2.2/8

1 .在校生对质量保证体系的认知度

2 .各项质量保证活动教师参与的比例

3 .各项质量保证活动学生参与的比例

1.2组织框架

质量保证机构和分工

学校、本科各级质量保证机构、岗位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分工和职责权限是否明确。

8

1 .改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和领导小组

2各系、职能处室质量保证体系诊断改进工作质量组

质量保证小组

质量保证团队建设是否符合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要求; 人员配备是否符合岗位职责要求对质量保证机构、人员是否有考核标准和考核制度; 机制是否严格规范能否实现持续改进。

8.2/8.5/8.6

质量保证体系诊断改变工作质量团队人员考核制度

1.3制度框架

质量保证制度

学校、本科、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水平的质量保证制度是否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8.1

教学与学生管理档案

执行和改善

质量保证制度的落实情况和改进措施是否具体实用质量保证制度是否不断改善和完善是否定期出具质量年报,质量年报结构是否规范,数据是否准确,医院(系)、专业自检改革是否常态化。

8.7

1 .本科年度质量报告

2 .本科自我诊断制度

3 .学院的审查情况

1.4信息系统

信息的收集和管理

是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建设人的财产是否有保障,管理是否齐全,运行是否良好; 是否建立信息采集和平台管理工作制度,数据采集是否实时、准确、完整。

3.4/8.1

1 .信息化建设情况

2 .各部门信息管理系统情况

三.信息化机构和人员情况

4 .平台建设管理工作制度

5 .教育和学生管理文件

信息APP应用

是否运用平台进行日常管理和教育质量流程监控,各级用户是否定期开展数据分析,形成常态化的信息反馈诊断分析和改进机制。

3.4

1 .各部门信息管理系统情况

2 .信息化建设情况

2专业质量保证

2.1专业建设规划

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专业建设规划是否符合学校发展实际,是否可行;规划实施情况如何,专业机构是否不断优化。

1.3/7.1-7.6/9.2

1 .招生计划

2 .专业设置

3 .课程设置、资格证书、顶岗实习、产学合作、就业情况

4 .就业率

目标和标准

有无明确的专业建设目标和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规范、科学、先进、不断优化。

7.1/7.3/7.4

1 .专业设置

2 .资格证书,顶岗实习

有条件的保证

新的专业设置程序是否规范; 专业建设条件(经费、师资、实验实习条件)是否有明确的保障措施。

3.4/4/5.1/5.2

6/7.4/7.5

1 .信息化建设情况

2 .实践教育条件

3 .经费收入和经费支出

4 .教师队伍与产学合作,顶岗实习

2.2专科诊疗评审

改变诊疗制度和运行

学校内部是否建立常态化的专业看病改革机制; 校内专业设置能否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

3.4/8.1/8.7/9.1/9.2

1 .信息化建设情况

2 .教育和学生管理文件

三.评价情况

4 .招生和就业情况

改善诊察效果

看病效果如何,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校企融合程度、专业服务社会能力是否不断提高品牌(特色/重点)专业)集团)建设成效、辐射影响力是否不断增强。

1.4/5/6/7/9

1 .社会评估

2 .招生情况

3 .专业设置

4 .师资力量

5 .资格证书

外部诊断(评估)结论的应用

是否积极参与外部专业诊断(或评估、认证); 外部诊断(评估)结论是否得到有效应用,对学校自我诊断(自我改进)是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4月5日/6月7日/9

1 .社会评估

2 .招生情况

3 .专业设置

4 .师资力量

5 .资格证书

2.3课程质量保证

课程建设计划

课程建设规划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7.2/7.5

1 .核心课程有效性

2 .内容评估

3 .材料有效性

目标和标准

课程建设规划目标达成度课程教学标准是否具备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和完善性。

7.2/7.5

1 .课程目标科学同行评估

2 .目标合理性同行评估

改变诊疗制度的实施和效果

校内是否开展对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诊改,形成常态化的课程质量保证机制; 对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否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4/7.2/8.1/8.2/8.5/8.6/8.7

1 .教师参与率评估

2 .学生参与率评估

3 .满意度

3教师质量保证

3.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制定计划

校、系、专等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一致性和可行性; 计划目标达成度。

关于职业教育的通知

关于职业教育的通知

5.2/7.1/7.2/8.1/

1 .能力评估

2 .行动评估

3 .效果评估

3.2教师建设诊断改进工作

改革诊疗制度

是否制定专职讲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聘用资格标准; 是否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效果诊疗改革,将形成常态化的师资质量保障机制。

6.1/6.2/6.3/6.4/7.2

1 .教师队伍

2 .课程设置

实施效果

教师质量意识是否提高教学改革主动性是否提高教师队伍数量、结构、水平、稳定性、社会服务能力等是否持续改善学生满意度是否持续提高。

6.1/6.2/6.3/6.4/8.7

1 .教师队伍

2 .评价情况

4学生全面发展保证

4.1育儿体系

育儿计划

是否制定学生综合素质标准学生素质教育方案制定是否科学,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人才教育,是否重视分类培养和分层教育; 是否在全员全过程中培养人,加强创造性、创新性和创业教育。

5.2/8.3/8.4/7.2

1 .经费支出

2 .专职学生管理和招生就业导师情况

3 .课程设置

改革诊疗制度

是否实施对育人部门工作和效果的看病改革。

8.1

管理文件

实施和效果

育儿工作是否常态化;诊断改进机制是否形成; 育人目标达成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兴趣、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2/3/7.2/7.3/9.2/9.7

1 .辅导员参与教学与学生联系情况

2 .基本办学条件

3 .课程设置和培训及职业资格证书

4 .就业率

4.2增长环境

安全和生活保障

是否对服务部门的服务质量进行看病贵,形成常态化的安全和生活质量保障机制; 学校的安全设施是否不断完善; 学生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吗; 学生投诉应答速度、学生满意度是否持续提高的事故率是否在不断下降。

3.1

1 .工作满意度评价

2 .服务满意度评估

3 .问题和解决

特殊学生群体的服务和资助

建立家庭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学生生活保障管理运行机制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状况能否为特殊学生群体提供必要的设施、人员、资金、文化等保障。

5.2/8.8

1 .学生遇到问题的比例

2 .学生问题解决率

5系统运用效果

5.1改善外部环境

政策环境

能否促进社会资源的引进、共享渠道的拓展政策环境是否有助于学校质量保证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改善和完善。

资源环境

能否促进校内办学资源的持续优化; 学校资源环境能否促进质量保证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改善和完善,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合作发展环境

学校自主诊断改革机制是否有利于政校合作、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不断优化合作发展的成效和作用是否不断显现。

7.5/9.3

产学合作与社会捐赠状况

5.2质量事故管控

气管控制度

是否建立质量事故管理反馈机制,制定质量事故的分类、分等认定管理办法,对质量事故的处理及时有效; 是否设立学校、本科两级质量事故投诉受理机构,制定质量事故投诉、受理、反馈制度; 是否定期进行质量事故自查自纠,形成质量事故管控常态化管理反馈机制。

8.1

管理文件

发生率和影响

学校质量事故的发生率、影响程度安全事故、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速度和能力学校质量事故和投诉的发生率逐年减少吗?

预警的工作原理

是否建立过程信息监测分析机制和质量事故预警制度;

是否有突发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应对预案

是否有近3年质量事故分析报告及其反馈处理效果报告;

8.1

管理文件

5.3质量保证效果

计划体系的构建与效果

各项计划是否完善,体系是否科学,实施是否顺利,目标达成度如何?

标准体系建设与效果

专业、课程、师资、学生发展质量标准是否完善,是否先进系统;能否在改进诊断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 社会认知度如何?

诊断机制的建设和效果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越来越完善吗; 不断改善的机制是否进入常态化、良性循环,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持续提高。

5.4体系特色

学校质量保证体系的特色

学校自身质量保证体系能否形成特色,应用效果好,能否发挥辐射和影响作用。

随机看看

NEW ARTICLE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