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卡尔技师三名服务社人才的摇篮——杭州财经职业学校

全国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

全国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

职业学校教育的诊断与改进制度的实践思考周俊

全国职业大学教育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职诊改专业组组长2017年3月10日武汉报告思路:

1 .为什么——要清楚实施原因,坚定行动信心——如何把握政策要点3 .如何明确——实施途径,科学开展诊改查词

三大目标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行动路径:

1 .加强内涵建设——,而不是扩大规模2 .加强精细化管理——,而不是粗放管理3 .重点关注内生增长——,而不是外力4 .进行供应将改革——而不是维持现状查词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设立职业院校教育诊断和制度改善的通知】【2015】2日教育部《提高职业院校管理水平行动计划》【2015—2018】【2015】7天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暂行办法和通知》国教事务局【2016】2号促进中等教育质量提高的政策措施:引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通知】【2016】2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诊断与工作改善的通知】【2016】37日促进中等教育质量提高的政策措施:引用构建推动质量提升的动力机制大数据平台上的一体两翼一体:以质量——质量为中心外部:教育督导、评估内部:诊断和改善(反省、补缺) )。年度质量报告书(总结、外部表示) )。

提高管理水平((健身) ) ) ) ) ) ) ) ) ) ) ) )。查词《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 :职业院校教育的诊断与

改善制度建设查词

进行“诊断和改善”的理由:1 .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然2 .培养职业学校自我发展能力的必然3 .提高职业学校质量、培养特色的必然查词报告内容:

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三.“诊断和改进”的学校行动四.“诊断与改进”教师发展讲座的内容命题的提出:

2014年12月26日,葛司长尝试中职评估在总结会上首次提出了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诊断和改善命题2015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关于职业院校教育的诊断与改进

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 ) ) ) ) ) ) ) ) ) ) ) ) ) )。一.诊断与改善的内涵认知2016年4月7日,教育部职成司颁布《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诊断与改进》工作通知”

(教职成司状〔2016〕37号)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诊断与改善方案(试行)》一.诊断与改善的内涵认知(一)“诊断”含义:

“看病”——看病“断”——判断诊断:诊、方

首先,我们要把“诊断”的原理社会科学作为内部管理很重要需要手段的是企业——形成了企业诊断理论一.诊断与改善的内涵认知

进入本世纪后“诊断”进入普通教育视野成为新的应用教育管理技术 2015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线索 ——公开了文件 ——成立了组织 ——执行了行动 ——配置了检查一.诊断与改善的内涵认知(二)“诊断”行动核心核心:问题

——“目标驱动”下的“问题驱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现状“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的鸿沟及其障碍一.诊断与改善的内涵认知

“问题”的确立依据:目标、标准(学校)确立目标:学校对象:学校教育工作

“问题”:基于学校,为了学校

——不同的学校,“问题”的产生原因也不同——不同的学校解决“问题”的路径不同一.诊断与改善的内涵认知

(三)“诊断和改进”要旨从学校教育现状入手,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目标是学校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寻找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入定义和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改进着力于方案、改善的过程一.诊断与改善的内涵认知

行动导向:教育活动——“大教育”学校组织一切都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核心素养的技能技能型人才活动:学校教育、课外活动、劳动、讲座学生集体组织的文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

一.诊断与改善的内涵认知“小教育”工作: ——教育狭义理解教育:核心是课堂教学

“小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专业建设、制定教育计划,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编写教材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师管理理、教育研究、教育设施管理等一.诊断与改善的内涵认知工作诊断和改进:是全体人员参加的学校的工程——学校所有教职员工都需要诊断和改进的工作主体

一.诊断与改善的内涵认知

(四)中职“诊断与改进”工程特点1 .以“质量”为主旨

——诊改是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质量是满足顾客的需求2 .扶持"制度"用——制度启动看病改革以——制度推进诊疗改革一.诊断与改善的内涵认知3 .以“平台”为载体——数据平台建设——数据诊断问题——通过数据显示进行改善4 .标记“循环”

——周期性改诊,养成看病习惯——质量提升永远走在路上一.诊断与改善的内涵认知5 .以“三全”为根本——全员参加——覆盖教学(大)全过程◼——全方位体现

◼6.以“目标”为依据◼——围绕学校工作目标

◼——对照学校标准和要求,寻找差距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7.以“自诊”为主体◼—用自己的“尺子”丈量自己的“个子”◼—学校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是诊改主体◼8.以“校本”为愿景◼——解决学校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力显共性基础上的个性特色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9.以“改进”为目的◼——诊断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工作◼——找出问题的同时,提出改进措施◼10.以“复核”为推手◼——以复核为压力◼——复核主要看学校的“尺子”合不合规,量得准不准

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

◼(五)“诊断与改进”的学校焦点◼ 三类学校的发展愿景:

◼ 1.期盼走出困境的学校:解决困难◼ 2.期盼步出平庸的学校:创新特色◼ 3.期盼奔向高峰的学校:谋划辉煌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2016年4月7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附件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内 容:7个部分 附 件:2个附件——省本方案以此“方案”为基础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

◼(一)“诊断与改进”的工作方针诊改工作方针: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需求导向(五大需求)

(1)政府需求:培养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满足政府需求的学校行动:

职业教育培训

职业教育培训

(2)行业需求:培养与行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合格人才满足行业需求的学校行动:

——深入社会调研,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为行业未来发展培养人才——创新行业可持续发展必备的技术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3)企业需求:培养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合格人才

满足企业需求的学校行动:——深入企业调研,把握企业需求——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开发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4)学生需求:优雅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条件;完备的实训资源;过硬的师资力量;科学的办学理念

满足学生需求的学校行动:——建构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环境——建构学生广泛参与、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5)家长需求:健康、成人、成才

满足家长需求的学校行动:——建构家长参与的学校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家长调研——建构家校沟通机制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自我保证教育行政:

(1)研制省本方案、规划和细则(2)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检查改进情况(3)完善抽样复核条件(4)组织抽样复核(5)形成抽样复核结论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学校层面:(1)建构质量自我保证制度(2)建构自我诊改工作机制

(3)建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4)制定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5)完善抽样复核条件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多元诊断:诊断专家组成:

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学校管理者、校本专家、企业人士、教育对象、第三方人员诊断层次:自主诊断、专家诊断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重在改进

学 校:致力于问题查找、致力于补短专家诊断:同时提出改进方案抽样复核:结论考虑改进质量教育行政部门:督查学校改进情况(一校一策,一校一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工作机制三大要点:(1)建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前提)(2)学校自主诊改(主体)

(3)教育行政部门抽样复核(保障)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三)“诊断与改进”的工作任务1.构建诊改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构建时间:5年左右工作指向:人才培养质量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2.搭建数据管理系统

——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系统层级:四级

学校、地(市)、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

3.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

◼ (四)“诊断与改进”的工作程序◼1.自主诊断◼——依据省执行方案,建立教学诊改制度和工作机制

◼——建构学校工作标准和要求◼——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诊断,找出差距、找出问题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2.落实改进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落实改进措施◼——评价改进效果◼——教育行政部门对改进情况组织检查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3.抽样复核

◼(1)抽样确定复核学校

◼ 依据“标准”通过抽样确定复核学校◼(2)组织现场复核

◼ 组织专家深入学校进行复核◼——复核“尺子”制作得准不准◼——复核用“尺子”量得准不准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五)“诊断与改进”的抽样复核学校成为复核对象的前提条件:(1)建立了教学诊改制度(2)建构了教学诊改机制(3)实施了自主改进措施(4)5项指标符合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要求的学校

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五项指标:

◼①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在校生数◼ (1200人以上 )

◼②师生比 (不小于1:20 )◼③专任教师中的专业教师占比◼ (不低于50%)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④校舍建筑面积◼ (不少于24000 m2 )◼⑤生均仪器设备价值

◼ (不低于2500元)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抽样复核的结论依据:◼(正常、异常、待改进)◼ ( 1)自主诊改结果与复核结果的吻合程度

◼ (2)改进举措有无针对性◼ (3)改进效果明显不明显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

◼(六)“诊断与改进”的行动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诊断项目参考表”的结构安排:◼ 基于“三个基本”、质量提升◼ 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二、诊断与改进制度要求◼诊断项目与诊断要素:◼一、办学理念

◼ 1.办学定位 ;2.人才培养目标◼ 3.素质教育◼二、教学工作状态

◼ 1.专业建设状态; 2.课程建设状态◼ 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状态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三、师资队伍建设状态◼ 1.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状态◼ 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状态◼四、资源建设状态◼ 1.教学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状态◼ 3.教学资源建设

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五、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 1.校企合作状态◼ 2.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 3.质量监控状态◼六、需求方反馈

◼ 1.学生反馈; 2.用人方反馈◼ 3.其他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诊断要点◼ “诊断点”的设计思路:

◼ 设计依据:能够显示“要素”的状态◼ 设计:99个诊断点◼——通过“诊断点”测量“诊断要素”的◼ 状态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一)确立三大意识◼1.质量意识(新质量意识)◼基本质量观:

◼(1)传统的符合性质量观◼基本定义:质量符合标准的程度◼(2)现代是适应性质量观◼基本定义:质量是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三、诊断与改进的学校行动◼ 2.闭环意识

◼全面质量管理:PDCA◼ 计划、执行、检查、反馈◼每项工作都需经过四个阶段◼计划:目标; 执行:过程◼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反馈: 改进三、诊断与改进的学校行动

戴明质量管理思想(PDCA)P(Plan)——计划,包括确定方针、目标,制定实施计划D(Do)——执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PDCA循环

C(Check)——诊断,检查结果与计划目标的吻合程度

教学诊改

教学诊改

◼数据意识特质:量化意识

◼正确认识数据:科学管理、精细管理◼正确采集数据:数据不能造假◼科学管理数据:分析数据三、诊断与改进的学校行动◼ (二)做好诊断准备工作1.建构诊改工作机构(1)质量监控办(2)数据中心2.建构数据平台——依据省诊断项目参考表——采集数据(真实)三、诊断与改进的学校行动◼3. 确定学校工作目标

(1)解决困难; (2)推进发展◼(3)个性特色; (4)区域标杆◼4.明确学校诊断对象(1)学校;(2)专业; (3)课程;(4)教师;(5)学生

5.制订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围绕诊断对象

三、诊断与改进的学校行动◼6.制定诊断程序、诊断周期◼ 月?学期?◼7. “诊断点”分解

——综合性诊断点由学校专家进行——具体诊断点由相关部门、个人完成◼8.明确校、部门、个人的诊断任务◼9.建构质量文化,让诊改成为正常三、诊断与改进的学校行动◼ (三)实施诊断工作◼1.分析反映诊断点状况的数据◼——定量与定性的结合

◼2.依据标准找出目标与现状之间的差距◼——定量与定性的结合

◼3.综合相关诊断点数据列出诊断要素存在的问题,进而归纳出诊断项目存在的问题三、诊断与改进的学校行动

◼ (四)着手改进工作◼1.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2.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3.落实改进方案,改进问题◼4.检查和评估改进效果三、诊断与改进的学校行动◼ (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计划的诊断点融合◼ 计 划:工作的依据、诊断的依据◼ 做好“诊断点”融入学校计划的工作◼ ——将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融入规划、计划之中

三、诊断与改进的学校行动◼ 2.评价标准的校本研制◼ 标 准:评价的依据◼ 每项工作任务都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或工作要求

◼ ——学校标准

三、诊断与改进的学校行动◼3.改进方案的论证◼——思想上重视方案的论证

◼——重大问题的改进不能只有一套方案◼——注意明确改进的时间、检查的时间三、诊断与改进的学校行动◼4.改进效果的评价◼——评价以工作标准为依据◼——评价专家多元化三、诊断与改进的学校行动•面对质量提升的新时代,我们怎么办?• 教师是学校的主角,教师素质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

•《教师法》:“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四、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一)教师发展的新要求:

•1、“专注教学”向“注重育人”转变•思考:如何做一个善于育人的教师•2、“着重提升技能”向“全面发展”转变•思考:如何做一个内涵深厚的时代教师•3、“传道授业”向“培植能力”转变•思考:如何做一个注重创新的教师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

•4、课堂演员”向“课堂导演”转变•思考:如何做一个精于课改的教师•5、“关注地气”向“天地融合”转变•思考:如何做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6、“单打独斗”向“融入集体”转变•思考:如何做一个宽厚包容的教师三、策略谋划 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7.“单一素养”向“综合素养”转变•思考:如何做具有综合素养的教师•8.“传统要求”向“新要求”的转变•思考:如何掌握“新要求”•9.”直线思维”向“循环思维”转变•思考:如何自我反思、自我提升三、策略谋划 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二)教师发展的新使命

——提高专业化水平

专业化:社会学概念,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教师专业化的两层内容:1、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职业使教师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区别开来2、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走向教师岗位后,通过学习,提升专业素质,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 一、内涵探析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要求:1、有自己的教学信条——对教育教学的看法、价值判断2、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对如何有效教学的思考3、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主张的程序

一、内涵探析 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4、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以自己特有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5、有突出的教学业绩——学生口碑好一、内涵探析 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专业化成长”必须明确的三个关系:1.激情优于方法激情是一种精神状态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举措、程序

——方法很重要,但教师专业化成长仅靠方法却不行二、路径认知 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2.反思优于苦干波斯纳——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美国优秀教师评价标准:教学反思是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

反思是对过去工作进行梳理,进行思考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成长和完善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3.研究优于经验

经验是成长的财富,但若固守经验,不研究新的环境、新的问题、新的规律,思想就会僵化、麻木,会被淘汰

研究是探求事物的真像、性质、规律的一种能力,是面对问题时主观积极采取的“为什么”“怎么办”等的行为状态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专业化成长路径:1.学会三个“学会”(1)学会自主学习——远离实用主义的读书三个问题:

为什么读书——读书目的读什么书——专业、人文、社科怎样读书——掌握读书方法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2)学会自我完善——建构自己的核心素养——做具有六种意识的人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核心素养: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合格公民底线要求与未来公民必备素养的结合◼——个体发展基础与社会发展条件的融合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

核心素养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第一需求◼ 优秀企业的形象靠什么支撑?◼ 优秀企业员工的形象靠什么优化?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职业人——有六种意识的人(1)做一个具有奉献意识的人(2)做一个具有团队意识的人(3)做一个具有规则意识的人(4)做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人(5)做一个具有谦逊意识的人(6)做一个具有感恩意识的人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3)学会自我发展确立“情境、意愿、能力”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

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建构适应自己发展的“情境”发展离不开情境,情境要靠自己来创造情境——适合自己发展的有利环境有利于自己成就事业、发展事业的社会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

——定位自己发展的“意愿”意愿——个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人的发展都离不开意愿引导。没有意愿就可能没有行动的方向,没有发展的目标意愿从客体讲:政治、专业、社会意愿从时间讲:短期、中期、长期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培植自己事业发展的“能力”能 力:事业之本、发展之基、成功之源教师的能力:教书的能力;管理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五、诊断与改进的教师发展做一个有操守的学校管理者“四不当”:

一不当糊涂,没有教育思想的管理者二不当人云亦云,没有独特见解的管理者三不当看摊守业,没有奋斗目标的管理者四不当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不思进取的管理者共 勉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价值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共 勉谢谢聆听!

随机看看

NEW ARTICLE

标签

Tag